企業不賺錢..不代表缺錢..老彭別搞錯了

我對彭淮南的唯一疑問,就是他長期控制台幣匯率
讓台幣匯率失去彈性(別跟我說什麼柳樹...那種控制法不用 8A 的來, 1Z 的都會)

現在的薪水漲不起來,台幣長期以來呆板近乎『礦物』的匯率可說是元兇
今周刊之前有一篇匯率與薪資的文章,修理彭老修理的很慘

不過沒差...人家 8A 還是繼續拿,搞不好還會拿 9A, 10A...
只要匯率維持穩定,台灣失去競爭力,薪資停滯甚至倒退?! 無所謂的啦!

韓國有沒有 8A級的央行總裁?好像沒有...不過人家彈性的匯率政策讓面板在今年把台灣打掛...
我們只能拿一個 8A 在說嘴... 唉~~~
老彭也只會控制利率這一招吧,我是沒看過他有什麼更高的招就是了

所以你我應該都可以當半個央行總裁才是

不然我真想看看8A總裁的真正實力是什麼~
我愛01

/h,n wrote:
我對彭淮南的唯一疑問...(恕刪)


我還是只有一個疑問?匯率像所謂的"礦物",真的是造成薪資不漲,企業無競爭力的最重要原因嗎?

/h,n wrote:
我對彭淮南的唯一疑問...(恕刪)


我還是只有一個疑問?匯率像所謂的"礦物",就是薪資不漲,企業無競爭力的最重要原因嗎?
michaelliupac wrote:
我還是只有一個疑問?...(恕刪)

只是部份原因.
利於出口,就不利於進口,要增加出口競爭力,進口就會上漲.
以國內情況而言,進口上漲直接反應就是物價上漲.
取捨之間,就是要犧牲物價還是犧牲出口競爭力.

DreamBiker wrote:
如果利率降 房貸如...(恕刪)


房貸的利率暫不了多少的,你真正付出的是因為低利率讓很多投機客只需付2-3成自備款,頭兩年只須付低利率,這樣去炒房,差距可是30-40%的,別以為賺到了低利息,在總價上可吃了大虧‧

cckm wrote:
只是部份原因.利於出...(恕刪)


我還是不太懂匯率像"礦物",跟薪資,競爭力的因果關係,是指:
1.匯率上漲,可讓薪資上漲,企業有競爭力?
2.匯率下跌,可讓薪資上漲,企業有競爭力?
3.匯率大幅波動,可讓薪資上漲,企業有競爭力?
4.匯率像"礦物",可讓薪資不漲,企業無競爭力?
michaelliupac wrote:
我還是不太懂匯率像"...(恕刪)

台幣貶值,等於成本降低,有利於出口,企業會獲利,理論上,員工也會有好處.
但是進口成本高,薪資雖上漲,部份也會被物價抵消.
台幣升值,不利於出口,無薪假倒閉的機會就大.
相反的,物價會下跌(此時物價不下跌,有人薪水就會漲)
薪水不動,但物價下跌,實質收入等於增加.

匯率不動,就是不好不壞,日子照過.

michaelliupac wrote:
我還是不太懂匯率像"...(恕刪)

薪資上漲和企業有無競爭力,很難一起論定.
有些公司以低廉勞力見長,薪資上漲,競爭力就低.
這類公司頗為雞肋.
根據你以下的問題, 可知你的企業=出口業, 薪資=有錢人的收入

1.匯率上漲,可讓薪資上漲,企業有競爭力?
匯率上漲對進口業,對內需有利. 台灣的所需物資主要源自於進口,
因此匯率上漲,相對薪資所形成的購買力增加,是變相的加薪,內需企業
也因成本下降更有競爭力.

2.匯率下跌,可讓薪資上漲,企業有競爭力?
匯率下跌對出口有利,所以對出口企業有競爭力.然而企業賺錢,反映到薪資
成長,一般至少要1~2年"以上", 所以匯率下跌對於出口企業薪資幾無影響,
主要是企業主賺錢.

3.匯率大幅波動,可讓薪資上漲,企業有競爭力?
匯率會波動, 表示國際情勢有變化. 而有以上兩點可知,對某些企業有利,
對有些企業不利. 然而在匯率卡死的情況下, 好的企業凸顯不出來,壞的企業
淘汰不掉,最後就是一起爛. 另外內需也無法在匯率高時,多賺一點來擴張,
此為我國內需長期不振的原因之一.因為消費者沒能在匯率好的時候,看到便宜而多買,
在匯率差的時候又少買, 總消費量自然無法有效增加.

4.匯率像"礦物",可讓薪資不漲,企業無競爭力?
上面3.已經講了. 並且,由於央行的實力沒那麼強,所以採取的方式是封盤交易,
簡單講,就是沒有人能交易在央行的價格, 所以出口商也無法獲利(收盤價
30, 但出口商實際拿到的是29.5這類的, 根本沒有獲利), 所以出口商在帳面
上獲利(因為照牌價計算),但等到要發薪水, 去市場拋匯換台幣時,卻換不到這個價格,
這些只好列為"匯損".這就是為什麼央行被老張罵得半死的原因, 因為這導致出口進口
雙輸, 因此, 韓國匯率忽上忽下坐雲霄飛車的"匯率"競爭力, 其結果竟比台灣強的原因即在此.

另外,如果你不瞭解,從央行出來的錢,並不會均勻的流到每個產業,每個人手上,
這種簡易的道理的話, 美國的QE就告訴大家,錢會怎麼走. QE目前造成的結果就是,
其有錢人比雷曼之前還有錢, 但薪資回復緩慢, 目前還維持在高失業率,以及低經濟成長,
也因此引發佔領華爾街的活動, 因為QE導致財富分配M型化更加嚴重. 央行若只會發錢
而不知道錢將流到哪裡去, 那就直接設定程式就好了.央行行長未來改由機器人
來做就行了. 不過老實說, 我是希望央行行長是機器人,因為不會受到財團,
不會為了個人名譽, 而去執行短期見效, 長期有害的政策.也會忠實執行他的天職,而不會
找一堆藉口,為了一堆其他跟他無關的事情,而忘了他的主要職責. 因為匯率,利率,印鈔票這些
事, 都是正反面的. 當央行選擇某一面時, 代表另一面的人要倒楣了. 也因此貨幣政策與操作,
按理是最不得已的手段. 而把貨幣政策當成常態在運作時, 代表某一邊是長期受損的狀態,
國家經濟就會變得不均衡,而抑制甚至扼殺了產業的發展與正常更替的可能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