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lotw wrote:奈何高雄就是如花啊!...(恕刪) 高雄現在大概是林X豪在板凳時的等級未經琢磨,但給他機會,給他資源,他就會變身給你看!!不過,水源我倒是不懂,請專業人士開示一下......遷都真的是個應努力的大方向,大家不覺得是這樣子嗎?
哪有這麼簡單說遷就遷這麼多政府機關是要去哪找辦公地點?搬下去的人力成本有多少?台中市已經做好準備容納突然增加的人潮嗎?如果都沒有,那怎麼遷?你這假設在中國大陸那我相信共產黨說幹就幹了BUT現在是在台灣言論自由、各方意見很多你想要遷..鐵定一狗票人出來反對不要遷你想太多了
豪哥大 wrote:已舉過澳洲.巴西甚至緬甸遷都的例子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就是"經濟活動一切不變"...(恕刪) 我之前提過了,台灣很小,台北高雄只要一個半小時高鐵就到了,遷都之後金流人流一定馬上快速流動,造成高雄的高度經濟成長,台灣很小,拉抬一個城市的GDP對國家的貢獻就很可觀了!澳洲因為人口少才兩千多萬, 之前已有Sydney與Melbourne兩大城存在,遷都Canberra沒辦法再吸引更多人口, GDP拉抬效應不夠明顯, 但其實Sydney與Melbourne這雙引擎就可讓澳洲擠身強國之林了.巴西的人口將近兩億,遷都Brasília後是有促進其蓬勃發展的,但因為人口多的關係GDP拉抬效應當然也較差一點,但不無小補, 另外他們也本來就有São Paulo及Rio de Janeiro這雙引擎的存在.至於緬甸,根本就農業國家,資金與人口流動本來就慢,我們不能跟他們比.拉回台灣,目前只有單引擎,就是台北,雞蛋不應該都放在同一籃子裡,要促進資金與人口流動,讓台灣變得更好,就是要建立雙引擎,而且第二個引擎一定要在中南部, 才能達到最高效益,而讓資金能快速並有信心的流動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