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政府公務員,沒業績壓力,那一個行業不是做到流汗,但沒政府當靠山,又隨時可能被fire,還不一定領的到錢,老了不一定有豐厚退休保障。

像近期完工台北捷運內湖線,是全部政府出錢,台北巿政府興建,有人算出每公里造價約48億元,還問題一堆,比同時期溫哥華捷運每公里31億元,高出許多,溫哥華工資高,捷運大半地下化,還必須蓋一座過海隧道穿越False Creek 跟一條長橋連到Richmond. 至於高成本的藉口都差不多,什麼背負甚麼政治外交經濟使命,不然就是用數字魔術把成本做低呼嚨百姓

電廠給民間蓋,尤其是績效好的民間企業,否則像核四最近不也㢢端一堆,台灣官場是最中國化的一環,中國當官名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像陳定南那種真正清廉官,少啊,了解中國,就能體會台灣困境,台灣雖然民主化10多年,但幾十年累積下來風氣很難根治。

u82232016 wrote:
我想大家都能接受的
就是台電這類國營企業全面民營化
關於他的採購,不要去,非要跟哪個國家哪個廠商購買
關於他的商品定價,也不用顧慮甚麼民生經濟
可以賣多少,那就賣多少

那這樣經理人,當年公司賺多少,就分得一定比率盈餘當薪水
反之達不到業績,下台走人
其餘幹部,職員亦是如此

真為那些營業所那些台電人感覺不值啊
做到流汗,讓人家嫌到流爛
人家還以為他們很爽哩~
我想大家都能接受的

科瑞岱爾 wrote:
除了政府公務員,沒業...(恕刪)


那十萬雪花銀,輪不到,也根本分不到在第一線作工的小兵
就算是事業體的經理人
也只是把十萬雪花銀送出去的過路財神
這也就是我為什麼絕對贊成事業體一定要民營化

你說的捷運
那一點都不成問題
只需要把票價提高三倍就行了
愛坐,不坐,隨便你




科瑞岱爾 wrote:
台電、中油等等,最大問題是在沒有淘汰制度,沒人願意作壞人,也不夠權力,除非是犯很大錯。採購常常買那種值遠超所物的東西,易生弊端,台電購煤連合約都能不見。 國營事業很沒効率。

全部電廠可民營,政府只要保留定價權就夠了。

其實軍人退休部分,全民負擔也很重。以前好友父親職業軍人退伍,再轉榮工處,真的是領到爽翻了,過逝後,配偶繼續領一半,台灣軍隊也沒打過什麼仗(不然就是敗仗撤退來台灣)且真正基層都是我們這些義務役,在當預官時,跟職業軍官聊,才知道他們福利這麼好。...(恕刪)


你確定台電,中油無淘汰制度?

哪來的啥"台電購煤連合約都能不見"???
連記者會都早已公開說明了...
考證,爬文應該不會有那麼困難吧?

何以見得"國營事業很沒效率"?
以高同質性, 高透明度及多客觀數據指標的銀行業來說.
國營銀行全數是前段班, 但後段班全數是民營銀行!
而民營銀行的前段班, 如國泰世華, 台北富邦等皆是併了優質的公營銀行才得以宛如吃了大補丸功力大增.
再以金管會等單位對各銀行的懲處紀錄, 民營銀行違法犯紀受到懲處的案件數之高是公營銀行遠遠比不上的.
再以同一間公司而言, 現在財團化的開發銀跟過去官股時代的開發銀, 相差多少?
"國營事業很沒效率"的立論完全不成立!


如果沒有長約價格保障, 且官方有單方面的定價權, 所有民營電廠都不會成立.
光是在bp階段的聯貸案就肯定不會過的..
事情沒你想的如此簡單..
無利可圖(或利潤太低,回收期太長)的投資, 民間企業是不會有興趣的!!!
又不是在做辛酸的. 做公益的..

至於職業軍人其福利是經濟部所屬國營企業員工遠遠比不上的.
這是另外的議題不要混為一談..
mts1 wrote:
公開發行的原始資金是哪裡來的?...(恕刪)


追溯到最初的"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其創辦資金中,日本總督府出資4成,日本企業出資6成.
而直接承自"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的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直到現在的也不是100%官股.
若以股本及投資收益的觀點, 台電之持股人透過幾十年來發放的現金股利, 其投資早已回本.
雖現在台電累虧淨值降低很多, 持股人持有的股權股數依舊, 並未消失減少.

u82232016 wrote:
我想大家都能接受的
就是台電這類國營企業全面民營化
關於他的採購,不要去背甚麼政治外交經濟使命,非要跟哪個國家哪個廠商購買
關於他的商品定價,也不用顧慮甚麼民生經濟
可以賣多少,那就賣多少

那這樣經理人,當年公司賺多少,就分得一定比率盈餘當薪水
反之達不到業績,下台走人
其餘幹部,職員亦是如此

真為那些營業所那些台電人感覺不值啊
做到流汗,讓人家嫌到流爛
人家還以為他們很爽哩~...(恕刪)


民營化其實要看怎樣的定義? 以中華電信而言, 交通部為最大股東,官股佔絕對多數股權(合計約佔四成以上), 且除獨立董監外(其實也是官股找來的), 全數為官股代表, 民股最大股東僅持股不到6%, 此公司講白一點不過是上市櫃的國營公司, 其營運基本上完全掌握在官股手中. 將官股持股降至50%以下, 理論上免除了立法院等一堆部會的監控或干擾, 但實際上可能就不是如此理想了! 為何官股不敢釋放出全數股權? 這個問題你可以仔細思考一下. 當然財團化是必然的後果(中華開發就是現成的例子), 其他還有更嚴重的原因.

其實以台電vs中華電信而言差別只在於台電尚未上市櫃, 及官股股權釋出沒中華電信多.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台電其實也是有民股股東的.講到中華電信就會令人想到一堆民營固網及電信業者及一些政客的醜陋且貪婪的嘴臉. 為何那些業者不自己鋪設卻要以成本價向中華電信租用? 到底是誰准這件事的? 至於中鋼, 從林益世的事件就可看出官方是怎樣將黑手伸進中鋼了...

科瑞岱爾 wrote:
除了政府公務員,沒業績壓力,那一個行業不是做到流汗,但沒政府當靠山,又隨時可能被fire,還不一定領的到錢,老了不一定有豐厚退休保障。

像近期完工台北捷運內湖線,是全部政府出錢,台北巿政府興建,有人算出每公里造價約48億元,還問題一堆,比同時期溫哥華捷運每公里31億元,高出許多,溫哥華工資高,捷運大半地下化,還必須蓋一座過海隧道穿越False Creek 跟一條長橋連到Richmond. 至於高成本的藉口都差不多,什麼背負甚麼政治外交經濟使命,不然就是用數字魔術把成本做低呼嚨百姓

電廠給民間蓋,尤其是績效好的民間企業,否則像核四最近不也㢢端一堆,台灣官場是最中國化的一環,中國當官名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像陳定南那種真正清廉官,少啊,了解中國,就能體會台灣困境,台灣雖然民主化10多年,但幾十年累積下來風氣很難根治。...(恕刪)


請記得民間企業向其股東(大股東)負責, 以獲利最大化為目標,
公益性(國家,社會,民眾甚至弱勢等的利益)是完全不列入考量的.....
(有的會講, 但通常都是講好聽的)
如果這樣的公司獨佔全國性之民生必需產業
後果是很可怕地...

國家政府是否貪腐?, 司法及監督單位是否失能? 那是另一層次的大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