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太好笑了!


cdhome wrote:
但我很好奇
假設現在...(恕刪)


是啊, 可能永遠降不下來
等不到就算了
當我退休了
就將老家重建一下
應該還可以養老吧

如果真得老了還是一間房都沒有
只好去偏僻便宜的地方買房了
反正以後也是長眠在那吧
先去熟悉環境也不錯
先不談房價租售比投資保值等因素..

能有一間窩還是優點多於缺點的.. 如果買不起.. 先從遠一點小一點先買.. 再換..

優點:

1. 不用常搬家
2. 有"根"的感覺.. 否則老了之後.. 怎麼落葉歸"根"?
3. 家是需要佈置的.. 如果房子不是自己的.. 怎麼佈置? 家的佈置有助於家庭氣氛

按目前大環境看.. 這波行情要持續暴漲應該不容易了.. 也許樓主可考慮給自己找個"窩"..

ps:我不是仲介.. 想買房不用問我.. 以上是肺腑之言.. 望你參考...
(自刪)
系統怪怪的重複發言了
1515151515

raymoon wrote:
單純分享一下想法,希...(恕刪)


退休後再去郊區或鄉下買屋,過悠閒退休生活

那些說有自己房子較安定的是現金購屋嗎
如果是貸款的,那跟銀行租屋有什麼不一樣,貸款繳不出就被法拍,跟被房東趕出去也差不多。

AL168 wrote:
是啊, 可能永遠降不...(恕刪)


價格總是漲得快跌得慢
如果你有孩子,他也必須年輕時在大都市求職發展
而房價還下不來或下太慢
可能世襲一樣的過程

我就是,將來我小孩也會是世襲
不過我女友說不需要考量這個
孩子不一定要到台北才能工作才能發展
他總是很樂觀

但台北房價不是一天造成
中南部年輕人很多往台北找工作
為何? 以後的孩子真的不需要這樣做了?

cazando wrote:
兄弟,或許你懂投資,但我發現你根本不懂房地產的價值

1980萬是包括土地和建物的所有權

2.3萬則是只有建物使用權

土地價值會年年增值,建物價值是年年減損

這樣你明白了嗎?不要把這些混淆了


==================================================
土地是原料
房子是麵包
無法拆掉變成原料的土地 有什麼價值?
現在公寓就很難都更了
何況是大樓
我是還沒看過有人在賣大樓的土地持份的
應該會收的人也還沒看
要整合到可以拆掉變成原料的狀態
應該會瘋了

而且大樓的容積率幾乎都是蓋滿的
所以要重蓋等於建築成本住戶要分擔

公寓還可以都更是因為還沒蓋滿 有的還有獎勵容積
但公寓有幾個真的都更成功呢
最近的訊息連公辦的都失敗了

這才是真相吧


房價租金比是國際上再計算的一個數值,所以您算的都是土地跟建物分開?

我以前的文章中就有提到建商的建築成本 類似計算方式
建物應該叫作折舊

你自己計算 扣掉你的土地坪數*市價 剩於的錢
在加上持有成本

再去換算
同樣的房子的租金成本

如果你真的會算 比較一下 每個月付出的成本哪個比較划算
應該就會知道了 但希望你真的會算

回覆你的文章 讓我想起年輕的時候在光電產業上班的情況(我20幾歲就管台灣廠的產線品質了,我離開之前還拿過TS16949 國際客戶的稽核滿分 )
我們是上市的公司有很多廠在各個國家
以前都要跟製造部主管以及研發部主管開會
檢討每週產品品質的問題

一開始的時候,我都是一直被打槍的

比如金線斷裂 某個型號 有問題 是本週的TOP 5
別的部門的就會問 大約什麼時候發生比例多高 照片 斷裂情況 是金球接點斷裂 還是支架接點斷裂
我回答不出來 其他部門就會說 那就下週再開吧 這個會議無意義

到後面 我準備很充份才會去開會 那時候是各個主管都跑給我追
不敢去 去了不是要寫報告 出來 就是要裁員 不然沒有交待
我就會聯合客戶 由客戶端施壓 由董事長去定他們了
那時候的我可以把台灣跟美國上市公司的主管玩的團團轉

分享給你 準備一下 確定真的是那樣 再發難吧

不過我也不會再回覆沒準備好的文章了

==============================
不過01怎都是類似的文章
感覺就好像比誰口水吐的多一樣


請看莊子與惠子的「魚樂之辯」的典故
你又不是魚怎知道於不快樂呢??

你又不是我 怎知道我明不明白呢?

garychen1024 wrote:
那些說有自己房子較安定的是現金購屋嗎
如果是貸款的,那跟銀行租屋有什麼不一樣,貸款繳不出就被法拍,跟被房東趕出去也差不多...(恕刪)


有差別
銀行不爽不能把你的房子拿去法拍,除非你沒還貸款

房東不爽可以重新訂約把你趕出去,你無計可施
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己的狗窩
一輩子租屋~~~等退休沒收入了租金怎辦? 靠小孩養嗎? 別傻了自己都養不起自己的父母了
別渴望自己的小孩還會養你

既然家中有房子,留給長輩住吧
趕快搬出去
現在還沒實價課稅前要有信心。
就是買個屋子住成了鬼屋照樣轉手未必跌價。
也就是住不爽要賣不會虧囉。
當然近一年來賣屋還蠻艱難的。
但是買房安身是件大事。
有錢的話六十五歲買房自住。
可以養老。
也算有給後人個依靠。

兄弟阿對你我才說實話 wrote:
而且大樓的容積率幾乎都是蓋滿的
所以要重蓋等於建築成本住戶要分擔

公寓還可以都更是因為還沒蓋滿 有的還有獎勵容積
但公寓有幾個真的都更成功呢
最近的訊息連公辦的都失敗了


你說的沒錯 我也想過這樣的問題

但都市總是要更新 未來會有解決方案的 國外也有很多高齡大樓 維護的好一樣可以撐很久

日子總要過下去 還是正面思考生活比較快樂

我自己的解決方案就是-持續換屋, 所以先買的房子地點就很重要 再來 選擇鋼骨大樓 如果換屋不成 至少鋼骨大樓結構百年不朽 拉拉皮換換管線 整理整理繼續住下去

40年前蓋的公寓都還能住人 現在蓋的大樓撐不了50年以上? 當然小建商蓋的我也不考慮 至少找個上市公司的建商或營造蓋的比較有保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