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鶚:不動產實價課稅一定要做


jack老大 wrote:
空屋率是這樣算的
你老家在鄉下,鳥不生蛋的地方,你長大了,到都市工作,先在都市租房子
由於你沒在鄉下老家住,所以老家變成空屋
全台灣有2300萬人
約780萬戶這156萬戶,絕大部分是在鄉下
鄉下從來也沒漲過,你要住嗎
都市的空屋,就是有錢人的投資工具
如同黃金一樣
有錢人寧願買房擺著,北中南各買一棟,喜歡住哪邊就這哪邊
要不然就租人
所以都市房價要降很難

雖然說物極必反,但是你也要有足夠長的週期
一個地方從稻田到都市計畫到繁榮,到沒落
這當中是要經過幾十年,現在房價漲的,可能只是都市計畫到繁榮這一階段
你要讓他從繁榮,到沒落 也要幾十年吧
重要的以下幾句話,就看你能不能想通了
政府每年投入數千億用於公共建設,這些都是你我的納稅錢
當政府建設了基礎建設後,周遭變便利了,你卻沒有一棟房子來承受政府投入數千億後的果實
是你的損失


======================================================================

所以政府的統計台北市的空屋數是12.7萬戶
這代表是什麼??

中信房屋~十年一次的政府調查資料

當政策工具只要把公告市價調高
在目前已經漲了十年的房價下,絕對會有很大的影響
因為如果沒有資本利得,那房屋持有就會一直虧損

而現在再投入房市的論點,套牢大過於資本利得的機會,何況政策工具已經要增加稅金收入了
要買房地產是以前就要買了,現在要買除非你是有權力的人士,知道哪邊要規劃重劃區
先買土地等公佈在和建商一起合建,這種的才可能會賺大錢。

台灣人口要出現死亡交叉了,青壯年去國外工作的比率越來越多
加上以前有土施有財的概念,老一倍的大多有自有住宅
靠繼承就一堆房子了,而且人口數越生越少,未來的小孩結婚兩個人只會繼承更多房子
經濟發展的點是會移動的
以前是一府二鹿三艋舺
現在的點整個移動了
未來的點在哪還說不定
現在都已經房價租金比全世界第一了,還在期望現在買進得到資本利得嗎?

時間點不對了,價格也不對了,要享受果實是以前買進的再享受,現在買進的在國民薪資水準沒提高一倍以前,都是買貴了



看這篇反應這麼熱烈
就知道有痛到了
要快點上來滅火
但再怎樣滅火,稅金會增加本來就是既定的
今年繳房屋稅就會知道了
明年也是一樣會調漲
去年就已經制定政策了
只是看調漲幅度多少而已

而張金鶚本來就是主張要把價錢調整到接近市價
不然怎會叫做實價課稅

還很多搞不懂得出來喊,他又不是財政部長,或者不能立法
他要做的只是調整公告地價,這樣就會直接影響稅收了
這是地方政府的權限

依現在的租金,只要公告地價調到現值,一定都是虧錢的
要調高租金,就會空著
商業住宅已經很多類似新聞漲價,知名店家就換別的地方租
一般房屋的租金漲價,就只能搬離那邊,因為薪水無法負擔

不能調漲租金,而稅金又比租金高的情況下,如果房價不動,每年就是虧錢


台北市的房屋稅
住家用

1.2%

營業用

3%

非住家非營業用(
適用對象包括私人
醫院、診所、自由
職業事務所、及人
民團體)

2%

(一)一般用地稅率

稅級別 計    算    公    式
第 1 級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未超過累進起點地價者)×稅率( )
第 2 級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超過累進起點地價未達 5 倍者)×稅率( )-累進差額(累進起點地價×0.005)
第 3 級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超過累進起點地價 5 倍至 10 倍者)×稅率( )-累進差額(累進起點地價×0.065)
第 4 級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超過累進起點地價 10 倍至 15 倍者)×稅率( )累進差額(累進起點地價×0.175)
第 5 級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超過累進起點地價 15 倍至 20 倍者)×稅率( )-累進差額(累進起點地價×0.335)
第 6 級 應徵稅額=課稅地價(超過累進起點地價 20 倍者以上)×稅率( )-累進差額(累進起點地價×0.545)

(二)特別稅率

適  用  土  地 稅 率 種 類
(1)自用住宅用地、勞工宿舍用地、國民住宅用地
(2)公共設施保留地
(3)工業用地、加油站、停車場等事業直接使用之土地等
(4)公有土地

土地增值稅

自用住宅用地稅率一律 10%
修正後一般土地稅率速算表 持有年限∕稅級別 20年以下 20年以上 30年以上 40年以上
第 1 級 a × 20% a × 20% a × 20% a × 20%
第 2 級 a × 30% - b × 10% a × 28% - b × 8% a × 27% - b × 7% a × 26% - b × 6%
第 3 級 a × 40% - b × 30% a × 36% - b × 24% a × 34% - b × 21% a × 32% - b × 18%

備註:
a:土地漲價總數額; b:原規定地價或前次移轉申報現值(按物價總指數調整後之總額)




empirepenguin wrote:
實價課稅是現任總統競選重要政見之一,一定會逐步落實。


+1
實價課稅對於現任總統的歷史定位是很重要的里程碑,馬應該會做
反正民意已經這麼低了,應該沒什麼好怕的

jack老大 wrote:
房價這麼高,大家不是都掃走了
房價低一半,豈有不掃的道理


掃了就要多繳重稅啦
值不值得就自己看著辦
高層官員指出,台灣出售不動產是連同房地一起出售,很難區分個別價值,但因房屋與土地課徵稅捐不同(所得稅與增值稅),若缺乏個別市價,就很難課稅。

而且有許多移轉案件並沒有「實價」,例如取自繼承或贈與的不動產,實價課稅如何執行,涉及課稅價值的計稅,還是要靠公告現值。

財政部說,除非採行房地合一課稅制,否則,仍需要維持公告價格的機制。但目前並不清楚張金鶚所指的實價課稅,內容究竟是什麼。


看出來了嗎
財政部並不積極要做實價課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