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要為了2%~3%通膨,去買漲了50%~100%的房子

mikewws wrote:
2%~3%通膨

通膨?
你以為這 "通膨" 不是受一隻 "看不見的手" 所控制的??
不然早晚會出經濟問題.

所以,
只要還在 "穩定控制之下",
想買房,
想要擁有 "所有權",
就是要學會 "認命"!

除非是: 已經失控了!
empirepenguin wrote:
因為太多人被財團養的...(恕刪)



empirepenguin wrote大:
為什麼買賣交易量不斷減少了7年?
1、奢侈稅限制
2、人口紅利到頂
3、價格已高、再獲利空間有限
4、、、
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成交量減少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奢侈稅導致的吧?
成交量減少並不完全代表房價會降低,只能說政府的奢侈稅能減少短期交易的問題罷了!
還有就是M型化社會的關係使得目前交易者都是M型的富人端,少數中產階級,
而窮人階級因為認為房市會崩盤所以集思廣益的不買房,不助紂為虐,
(但是有房可繼承的窮人階級,賣房一定是跟進富人思維的,不會賣他理想中的(低價OR可成交價)
人口方面!
雖然台灣老人化社會來臨,少子化社會也進行中,但是台灣的總人口數卻不斷的上升!
我想大多能移民OR搬來台灣的外國人的經濟能力都是可以"買房"的吧
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sinacn/20130314/0126721338.html
美帝國人口也是減少ING,但是精華地區也沒有再跌價,即使他持有成本高,買房的還是一大堆!
價格已高,在獲利空間有限,但是對投資的人來說,蚊子在小也是肉!除非他只剩骨頭!卻要不斷付出成!
才有可能達成!

------------------------
2006年~2012年成交量減少
M型社會開始,富人掌握成交量,中產階級硬撐中,窮人們嫌貴不敢買,
如此無限迴圈~~~~~
2106年~2112年減少
L型社會成形,富人即是成交量,中產階級消失,窮人們還在租屋,
買, 用力的買, 能買多大間就買多大間

然後, 天上突然掉下來兩個關鍵字: "廢ECFA" "一邊一國"

恭喜你

千算萬算, 不如老天一算

mikewws wrote:
為什麼我要為了2%~...(恕刪)


你不買建商就倒了,所以買了是做功德喔
crab69 wrote:
買, 用力的買, 能...(恕刪)


其實不必等那麼久
也許H7N9會給你最快的答案...
你覺得銀行會倒嗎???

你覺得保險公司會倒嗎???

你覺得退休公務員會因為收不到房租而餓死嗎???

台灣現在房價居高不下最大的原因在於,熱錢太多,而世界性的經濟不景氣造成投資縮手
銀行錢多到炸,不想辦法丟出去怎麼養一堆理專,養高層,分股利
保險公司也一樣收了滿滿的保費,推了一大堆投資型保單,哪來的高投報標的

慣老板賺了錢,存銀行沒利息,買保險已經買太多,養小三小四小五,總要有房子藏嬌

夫妻同為退休公務員,手上4~5間房子,收不收到租金對他們來說根本雞毛蒜皮,
他們照領1x萬月退俸,房子留給子孫,收不收到租,房價漲或跌對他們根本沒意義,也不會賣
生活一樣愜意,沒事兩個月出個國玩,按月收租金他們還閒麻煩勒,養蚊子他們也沒影響

台灣房價不會降的原因是什麼,銀行沒有投資目標,連動債炸了,老美狂印鈔票,美國公債誰敢買
歐洲金融波動也夠嗆了,金磚四國??別變金屎四國就不錯了,26也一樣好不到哪去

銀行拼命收房貸,大戶拼命炒房,泡沫???二次金改有倒過半家銀行嗎???
到最後還不是政府買單................也就等於全民買單
保險業的情況也是一樣的,政府不敢放手讓這些銀行,保險公司倒
結果就是大戶拼命從銀行保險公司挖錢,炒房價,炒的起來就炒
炒不起來就給他倒,把債丟給銀行,反正最後政府會出來處理,保險業也是一樣

政府買單的結果就是印鈔票,印鈔票的下場就是通膨無可抑制
2~3%的通膨,等到房地產泡沫膨脹到無法處理的時候,那通膨不會是簡單的2~3%
2~30%都有可能................你手上的儲蓄和動產可能連麵包都買不起

台灣房價本來就不正常,但是政府不敢也不願意動,不敢抽空屋空地稅的結果
就是保險業,金融業一再買屋屯地炒高房價,政府也以此營造假象的GDP

以我個人和我同事為例就好,我們兩人的薪水是差不多
我10年前買了間600萬的房子,10年後目前有人來估價1200萬,我純粹自住也沒賣掉的打算
工作穩定,居住環境早熟悉,根本不願搬家,附近也找不到便宜的房子了

我同事10年前開始買基金買股票買保險做投資,結果基金虧了3成,股票腰斬
唯一的定存股台GG,還算差強人意,10年他的房租支出是120萬
他的總收益由股票,基金,保險通通加一加約有250萬,其實沒虧多少
而我的房貸目前只剩100萬,算起來我們10年可存下約400萬左右
他還要多扣一筆房租10年花了120萬,加上投資250萬,370萬其實差不多打平
但我們兩個的資產差距已經變成快到1000萬
如果這麼煩惱 那就還是不要買會比較輕鬆的
也沒有人規定一定要買房子呀
買房子也不見得對每個人都是較好的選擇呀@@
豪哥大 wrote:
你要不要為2%~3%...(恕刪)



恩..........


買不買是你家的事情.....


mikewws wrote:
為什麼我要為了2%~3%通膨,去買漲了50%~100%的房子

請問哪位大大可以回答我這個問題?

不知道耶
我也很想知道,當初為了賺2%~3%通膨,卻賺了50%~100%的本錢

GC_幾米 wrote:
因為台灣自光復以來,...(恕刪)


你說的這個理論適用於全世界任何國家及產品,想當初盤古開天,還是用石頭交易呢!

你有沒有想過當時物價及收如比例如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