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zeforprp wrote:
房地產每五年左右就在...(恕刪)
我是一個公司的製造部門主管,
也就公司要收起來前,先死的那一批人~

我看了很多的22K年輕人的辛酸,儘管有的人來的時候已經不年輕了,
多數卻不是他們不努力。
------------------------------------------
我想您說的應該是年輕人的心態調整,
可惜的是企業主的心態卻不會調整(不是指全部),
現在多數的企業已經不太需要用腦袋去經營了,
只要小月就是裁員(派遺人員),
再加上有最低薪資的加持,反正22K就請得到人了,
如果整個產業都用22K請人,那你就只能找到22K的工作~
所以請來的員工對於產業的忠誠度!?
所以生產的產品品質較差也是可以預期的!?
------------------------------------------
至於有沒有才,我和您的立場相同,
年輕人應該檢視自己的能力而為之,不能總拿懷才不遇作藉口。

------------------------------------------
一個月多8000元能提升多少生活品質!!
我想每個人的感受不同,
有人戴300元的耳機,覺得就很好聽了,
有人花了8000買耳機~戴著耳機聽著喜歡的音樂感到放鬆,是否也提高了生活品質??
有人每個月庸庸碌碌的忙碌著,1個月賺22K,要帶家人出去玩,這也省那也省,然後一日遊趕著回家,因為住一晚要1/10的薪水,多了8000元,他可以住一晚,玩兩天一夜隔天再回家~是否提升生活品質??也許有的人不相信,但現實就是這樣,比這情況更糟的也不少。
這是個人的部分,我們很難斷定什麼,也許他上輩子OOXX,是唄。
但相較於個人!!
一個月多8000元,對次稅收、對於政策推動、對於內需、對於勞健保、對於企業獲利都能有所提升~
唯對老闆/周遭人士的口袋進帳會減少。所以我上面說的都是屁

近10年來的原物料上漲,隨之而來的物價上漲,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台灣原物料缺乏嘛!?
唯薪資不漲,實在很難理解~(懂的就懂~不懂說了也沒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