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沒差?]買房子根本不是住不住的問題!!而是一個風險問題!!

買房子只有想法的問題

剩下補足15
台灣的問題並不在於真的是房價太高~ 如果買方買不起~ 賣方自然會降價求售
台灣真正的問題是在於薪水太低,貧富差距過大,結果中產階級買不起~ 有錢人炒房賺錢房價下不來

跟蝦咪有沒有自己住~ 人生規劃,鄰居開啥車啥麼的 沒太大關聯

如果真要CARE房價~ 其實國外的房子更貴.....別的不說~ 就光連隔壁的香港跟深証就比我們貴多了
更別提北京上海跟英國了

Jimmy0317 wrote:
這問題吵不完。總之,...(恕刪)


房子不是一定要房貸繳完才能交易 .... 而且 , 房東也有可能不租你 , 誰知道

就事論事而已 , 買或租都可以 , 看各人規劃

kevinniba wrote:
買房自住沒差是普遍流...(恕刪)


那請問您知道房價未來走勢嗎?
如果知道就請開示一下
也好驗證一下您自己的分析能力

說穿了, 猜房價就是一種賭博
如果說真的可以等
難道就能等到
幾年前就一堆人喊空, 就算從現在跌
恐怕也回不到那個價了吧!
或許現在喊機率大些
但那也還是一種賭博
也不能這樣說拉

因為大家就是預期心理

覺得房價會漲

所以趕快買

因此房價跌不下來

但如果依你的想法

降到700了 會再降嗎

降到650了 會再降嗎

沒完沒了

房子和股票、黃金有本質上的不同

你既然都說非投資客了

再用價差來討論不合適

當然這個問題很複雜拉

觀念有錯誤請指教

缺口真 wrote:
Ans:買台北新北。...(恕刪)


搭高鐵是要花時間,但以現在新北房價,一般授薪階級30~60K的薪資較可能負擔的3房+車位,至少得找到第三環的林三淡甚至樹林、鶯歌才比較有可能了,除了樹林和鶯歌外,這些地方要進北市,不論是客運、轉捷運或是包含開車上下班塞車時間,絕對不會比單純從桃園、新竹搭高鐵轉捷運來的快。
而住在新北第二環內,到台北市上班就一定比較快嗎?
這可以不一定~記得以前我剛開始工作時,工作地點在南港,家住在新店~每天捷運+轉公車通車時間至少要花到1小時以上。

我也是後來到外到發展和置產的台北人,離開台北後才發現,現在其它縣市工作,要置產相對輕鬆很多很多。而所謂台北工作機會多,但眾多都是為了維持台北這座巨大的城市機能,衍生出的工時長卻低薪的服務、文書、行政、維修類工作。
看了主計處統計資料,才發現原來新北平均家庭所得,竟然是低於桃園和新竹的。
城市發展飽和了本來就要往外圍拓展,通車1hrs左右上下班到最熱鬧的市中心,其實也算是很正常的事;現在不只美國,在一向擁擠的東亞,南韓、中國甚至日本很多地方也是一樣。
不理解一大堆人買房還是硬是要往台北擠,假日卻又要離開台北渡假的原因為何。
其實離開台北,雖然少了一點方便(MRT),到哪都要自己開車,卻多了很多自由的生活空間和緩和的生活步調~
台北密集的水泥叢林下,很多地方是根本看不到綠地的。
除了被地下錢莊討債到不還會被殺全家的情況之外
我很難想像我的鄰居會把原本1000萬的房子用700萬賣給準備拿300萬去買C180跟出國旅行的人


你要不要把故事的周密性想清楚一點再發文?


就是獨立 wrote:
舉列:假如一個小家庭現在買了新北市房價約為1000萬上下的房子,若房價跌-30%,你瞬間損失300萬。請問你年存60萬,你要花5年時間才可以將300萬賺回來。

如果你現在35歲,已經把人生第一桶金來付頭期款,要花5年時間才存到300萬(省吃儉用),結果乓,房價跌到700萬,當初沒買的人,僅用700萬就買到你隔壁房子,你還會覺得沒差?此時同樣薪資水準的鄰居,已經下訂了賓士C180 (你還覺得沒差?),下個禮拜正打算用剩下的錢去出國旅行(你還覺得沒差沒差?),就算他沒買C180與出國,手上的現金夠他好好的過更有品質的生活,可是你呢?到了40歲才將價差補回去,如果此時你不小心失業,老實說:房子也逃離不了被法拍的命運,結果房子因為你已經住了一陣子加上折舊只被拍700萬以下(你還覺得沒差?)(恕刪)
人生如果工作到65歲退休,從25歲開始工作,40年的工作*12月*每月薪水10萬(假設)=4800萬
如果平均每月負擔5萬(包含養車/小孩1位/食衣住行),也就是說....這1輩子所賺的錢可存2400萬,如果房價1400萬,所剩1000萬.....用於退休20年=1000/20/12=每月有4萬佐佑的生活費可開銷...................
但以上狀況純屬理想,太多的意外和不可預防……所以我得到1個結論
人的一生都在不斷的投資,投資的項目必須是自己熟悉清楚和了解,才能降低風險,包含求學/結婚/生小孩/工作/金錢等等……各種言論的成立,都會架構在每一個人的各自專業(熟悉或懂)領域中,在沒獲利了結前都僅止於理論+理想,並不代表任何意義,賺多賺少,有沒有差不必在意………

針對以上見解我將房子賣掉獲利了結,另買1間(大換小),但地點更好,可結餘現金500萬以上,用於投資我熟悉了解的標的,年獲利7%~13%不等,目前複利運作第3年,符合預期,目前小孩2位,國產車1部,近期打算租大一點的房子,(原本的出租),預算約2.5萬~3.5萬,老婆問我幾歲可以退休,我算了一下,應該50歲前可達成我的目標,家庭年收入200~400萬…這樣的數字是經過計算的,因為我想過號一點的生活……..至於能否達成…..再過12年就知道囉………

重點是;人的一生.任何的投資都有風險,能全身而退的方式就是你要清楚知道自己要的並選擇熟悉的標的,逐步進行…..至於期間的過程已不再重要,因為時間到了,結果論英雄…..
以上分享是個人經驗…..但不要問我投資什麼….標的很多,只看各位能承受的風險和想要花多久時間去研究,天下無白吃午餐……

缺口真 wrote:
Ans:買台北新北。...(恕刪)


搭高鐵是要花時間,但以現在新北房價,一般授薪階級30~60K的薪資較可能負擔的3房+車位,至少得找到第三環的林三淡甚至樹林、鶯歌才比較有可能了,除了樹林和鶯歌外,這些地方要進北市,不論是客運、轉捷運或是包含開車上下班塞車時間,絕對不會比單純從桃園、新竹搭高鐵轉捷運來的快。
而住在新北第二環內,到台北市上班就一定比較快嗎?
這可以不一定~記得以前我剛開始工作時,工作地點在南港,家住在新店~每天捷運+轉公車通車時間至少要花到1小時以上。

我也是後來到外到發展和置產的台北人,離開台北後才發現,現在其它縣市工作,要置產相對輕鬆很多很多。而所謂台北工作機會多,但眾多都是為了維持台北這座巨大的城市機能,衍生出的工時長卻低薪的服務、文書、行政、維修類工作。
看了主計處統計資料,才發現原來新北平均家庭所得,竟然是低於桃園和新竹的。
城市發展飽和了本來就要往外圍拓展,通車1hrs左右上下班到最熱鬧的市中心,其實也算是很正常的事;現在不只美國,在一向擁擠的東亞,南韓、中國甚至日本很多地方也是一樣。
不理解一大堆人買房還是硬是要往台北擠,假日卻又要離開台北渡假的原因為何,
如果只是要安身立命,沒必要一定得把自己綁在台北吧!?
其實離開台北,雖然少了一點方便(MRT),到哪都要自己開車,卻多了很多自由的生活空間和緩和的生活步調~
台北密集的水泥叢林下,很多地方是根本看不到綠地的。
人生如果工作到65歲退休,從25歲開始工作,40年的工作*12月*每月薪水10萬(假設)=4800萬
如果平均每月負擔5萬(包含養車/小孩1位/食衣住行),也就是說....這1輩子所賺的錢可存2400萬,如果房價1400萬,所剩1000萬.....用於退休20年=1000/20/12=每月有4萬佐佑的生活費可開銷...................
但以上狀況純屬理想,太多的意外和不可預防……所以我得到1個結論
人的一生都在不斷的投資,投資的項目必須是自己熟悉清楚和了解,才能降低風險,包含求學/結婚/生小孩/工作/金錢等等……各種言論的成立,都會架構在每一個人的各自專業(熟悉或懂)領域中,在沒獲利了結前都僅止於理論+理想,並不代表任何意義,賺多賺少,有沒有差不必在意………

針對以上見解我將房子賣掉獲利了結,另買1間(大換小),但地點更好,可結餘現金500萬以上,用於投資我熟悉了解的標的,年獲利7%~13%不等,目前複利運作第3年,符合預期,目前小孩2位,國產車1部,近期打算租大一點的房子,(原本的出租),預算約2.5萬~3.5萬,老婆問我幾歲可以退休,我算了一下,應該50歲前可達成我的目標,家庭年收入200~400萬…這樣的數字是經過計算的,因為我想過號一點的生活……..至於能否達成…..再過12年就知道囉………

重點是;人的一生.任何的投資都有風險,能全身而退的方式就是你要清楚知道自己要的並選擇熟悉的標的,逐步進行…..至於期間的過程已不再重要,因為時間到了,結果論英雄…..
以上分享是個人經驗…..但不要問我投資什麼….標的很多,只看各位能承受的風險和想要花多久時間去研究,天下無白吃午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