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導致房地產狂飆嗎?


neuroman wrote:
我猜得利的會是商人,損失的會是容易被低價取代的勞力工作...(恕刪)

你確定??
你老闆只要在對岸掛個牌
俯合跨國企業的標準
就可以用跨國企業員工申請來台就業的書面申請
無限展延留台期間

也就是說
從高.中.低階的工作都將與對岸全面接軌
以往你應徵的競爭者也就是2300萬人中的某些特定人士
簽了
也代表你要與13億人競爭
不但競爭能力,薪資也要競爭
因為人家比你便宜
你真有把握你老闆肯花多一點的錢留著你??
現階段是一定不會,小弟的工作是有特定執照,目前沒有開放;老闆變大陸人倒是有可能。

將來呢?我不知道…

面對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就在我們的隔壁,搭這順風車是很自然的。就算我們不想,商人早就用腳投票,去了不知道多少…留在台灣生氣的,是去不了的我們。已逝的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早就預言,未來的世界是屬於有跨國競爭力的知識工作者。

政府該想的是,怎麼樣保障留在台灣的民眾。我個人所想的是,怎麼樣得到跨國的競爭力。



板上有大大提到克里米亞和俄羅斯…克里米亞的大多數人,可是想加入俄羅斯,並不想留在烏克蘭…

將來也許有一天,中國會變成另一個美國(生活水準、民主自由…等各方面)。台灣的多數人會怎麼想?

之前不是有個玩笑,解決兩岸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台灣發射飛彈攻擊美國,當美國宣戰以後,就投降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

~~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


不過我目前的想法,和多數的台灣人一樣,是寧可保持現狀。畢竟我們比起中國好得多…

就像我留言的,如果開放要影響到我的工作權,那肯定是要上街抗議了…

當然有人說,我們一步步傾向中國,將來甚麼都要開放,甚至統一…

誰知道呢?


不過FB上流傳蔡康永說的,基本上我是贊成。不論國民黨或馬英九認為服貿有多好,總要用民主的方法,不能用黑箱的方法。

piwu0531 wrote:
現在兩岸在談的服貿項目, 其實台灣早對除中國以外所有的其他國家開放了. 而這些年

來你有看過那些國家有因此增加來台投資 或是讓台灣人因此而"失業"的嗎 ?


也不要以為中國真的對台灣市場這麼有興趣 .. 當年政府開放中國餐飲服務業來台, 不是

也一堆名嘴說台灣小吃攤及餐廳會被消滅 資金被掏空嗎 ? 結果你實際看看 這些年真的來

台灣投資的餐飲集團有幾家 .... 加起來搞不好還沒有我親戚去大陸開的連鎖牛肉麵家數

那麼多哩 ~

若服貿簽訂實施後,陸資企業在台灣也是這般景象,就是對台灣有利的嗎?
台灣並不缺資金,台灣企業資本或許沒有陸資高,但單就台灣這片土地上來說,
還是非常充裕,只是這些錢絕大多數都被拿去投資炒作,並不用在民生上!
大陸企業來台灣投資,可以期待他們提高就業機會,當就業機會增加時,
就有機會增加本地勞工的薪資,但若投資失利,就不會有就業機會!
這樣對台灣真的有好處?
不必動一兵一卒, TW人就自投羅網了.

kenation wrote:
不過對方開方歸開放,...(恕刪)
忍忍忍
不管你喜不喜歡
服貿是一定會通過的
立法院國民黨佔有絕大多數
怎麼可能無法通過?

倒是大家可以開始想想對房地產的影響
覺得會漲的就趕快進去
覺得會跌的可以考慮賣出唷!
而我一眼卻看不完 wrote:
不管你喜不喜歡服貿是...(恕刪)





私心.知識.經濟會限制到自己視野
那最近一堆商家做了快十多年倒了是自己沒本事??現在只靠中國不叫鎖國?
以前的報紙一翻就是工作,現在一翻開有的只是服務業
這叫台灣年輕人不努力
無薪假從哪開始
失業潮由那開始
一堆外國企業來台找人才,台灣有人才但有工作嗎,這叫年輕人不努力嗎
一堆產業沒債留台灣出走嗎

沒中國台灣就倒了??沒服貿就叫鎖國??台灣以前的經濟奇蹟是靠鄧小平還是毛澤東??
要簽服貿 要蓋核四的 不要一堆都是雙國籍,還女兒往國外放

現在香港有的困境之一就是中國人大量進入造成他們醫療上的佔用,台灣呢
以後你們看病要像香港一樣和中國那堆人搶名額
買一間房子給你放一堆人頭來台看病
他們還不用付健保你們呢 漲到有人交不起

他們來房子漲漲完了 還不是一丟 又往國外去
萬一來台買空賣空又和銀行借錢
台灣你們要讓他們怎麼攪

到時兩黨奸官飛機一搭 死是留下來的人

你們的子孫不要以後就是那些立法院的小朋友
他們本來就該煩腦他們的未來嗎
他們本來是該乖乖去上課
以後學有所成學以至用

明明該由大人有理性去做判斷的事
由你選出來的人幫你守護國家 守護你的錢 守護你們的下一代
然後大家乖乖納稅不用煩腦工作

台灣以前不用靠中國就是"經濟成長中" 國家

lulalla wrote:
動物園並沒有分動物收費,所以只要總入園人數增加,動物園的營收都會上升,也有更多資源去照顧其他動物。


好好笑

竟然有人以為木柵動物園的營運是靠門票營收的

有去買過票嗎?

台灣人自己要問自己

你希望自己的國家像北歐一樣

不那麼商業化但是均富

還是希望自己的國家像香港

極度的商業化但是貧富差距大得不得了

窮的人貧無立錐之地,富的人生活環境也不佳

先決定自己的國家地位

不要迷失在眼前的胡蘿蔔裡

尤其還是有毒的

要當香港的

祝福你

我也沒話說

這是個人的選擇

脆弱Bruce wrote:

台灣跟中國不是正常國家的關係

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有特殊的政治關係也要有特殊的經濟關係

不是我國對他國開放甚麼就可以對中國開放甚麼

中國大台灣小

不是中國允許我們派200萬人過去我們也可以中國派200萬人過來

我們是要當新疆西藏克里米亞是不是?

舉個例子來說

香港跟中國簽cepa

這是一種點滴在維持香港的生命

但其實這也是一種鴉片讓想香港少數人獲利多數人受害但是平均起來經濟數據還可以這樣

香港有比英國統治時更好嗎?

摸著良心講吧

中國對台灣的策略是以商圍政以政逼和

台灣就笨到完全照著劇本走讓商人得利去圍政讓政客得利去求和?

台灣投資中國是中國獲利而台灣受害

以結果論來說就是資金外移薪資停滯經濟數據不準

這20年被泛藍政客編織的美夢所騙的台灣人麻煩一下用實踐檢驗真理

633有嗎?

ecfa有發嗎?

台灣有向前走嗎?

鎖在中國對台灣有百害只有對商人有利

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是小老百姓的台灣不是商人的台灣

與中國保持距離才是維持台灣小康局面的唯一方法

不要在做亞太營運中心這種大頭夢了

中國要讓台灣窮才會比較好併吞不會讓台灣富而增加併吞的難度

這簡單道理很難懂嗎?

...(恕刪)


我只知道水果出口至中國後的結果是臺灣內銷水果因量少而飆漲,香蕉居然一台斤可以將近50元!
等一下一定有人說,還有其他水果,不一定要吃蕉啊。那就請這些人說說你此刻可以買到什麼便宜水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