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雙薪上班族的家庭(只靠自己)能買的起多少價位內的房子?

glassfish wrote:
無意冒犯,只是想強調年收不重要,存多少才重要這個觀念而已
我們家年收只有你們的1/3,不過可以存80吧(家庭的支出每個人都不一樣...)
也是只能買得起新北市千萬以內的小公寓而已
你的6年還款期限算是很保守的,想想我自己爸媽那個年代都是慢慢還20年的
每個人的安全感不一樣吧,抱歉,先前話說得重了點


別介意
我回覆此文目的也只想表達: 目前房價的不合理程度

即使如此年收入,也很難買3000萬以上房產,3000萬在台北也買不了太好的房子
那麼台北市的那些房子真的有這麼強勁的買盤支撐嗎?

這也是我只買1200萬房子的原因之一,房價跌的時候比較不會肉痛!
先買在說.還沒買就那麼多疑慮.乾脆別買.

人算不如天算.以後的事您也算不出來的.

自己買一間總比幫人繳房貸的好。
所以是說...兩個人的薪水加起來沒有十萬還是租房比較划算嗎?

生活品值不會太差。又可以租在離公司近的地方不用為了買價格比較低的房子而通勤花很多時間嗎?
我有一個朋友, 他們夫妻收入一年大約450萬, 但他們覺得買超過二千萬的房子壓力就很大

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財的, 可以讓年薪150買到1500萬的房子

如果覺得房子1500萬太吃力,可以找低於1500萬的阿!

請問1500萬以上的房子是比較潮嗎?

說實在的,超跑人人想要,可能力就只到國產車,何必越級打怪?

600萬獨棟萬里還不少,真不能考慮嗎?

我自己租房也很划算阿,我目前租士林45坪,延平北5段這邊含有雨遮車位,附近鄰居售價1600萬,我才租17000元。我從30歲租到60歲好了,了不起500多萬。

500多萬很多嗎? 500多萬根本不是錢,就一台S350而已。

applepie010 wrote:
所以是說...兩個...(恕刪)


舊房子裝潢一下不就跟新的一樣?

選一個地點好的地方買比較實在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人家說房貸不要超過薪水的3分之一,你賺的薪水除以3也只能買1250萬的房子,再扣掉利息支出,也只能買1000萬的房子。這還要看生活費外,還剩多少來存退休金。要過好日子要再賺多一點,或是晚點退休
museum41 wrote:
別嘴砲啦,台北市政...(恕刪)



可支配所得的定義
所得總額減去無法自由支配使用之非消費支出 (如賦稅支出、利息支出、捐贈及其他移轉支出) 後,即為家庭可支配所得,可由家庭自由支配使用於消費或儲蓄。
因此樓主加的可支配所得,顯然會低於上面兩個區

家庭年收150萬,以全台灣庭算下去肯定不會是中下族群
但如果因為都會區工作機會多.....而選擇在都會區置產(1500萬購屋為例)
說真的,150萬應該會過得比較緊....尤其還考量到退休(失業)後的養老預算
討論串中有人提到,30歲薪水150萬,25年後有300甚至更多
這也要考慮到,前25年,台灣整體的經濟狀況&後25年....是否有機會還有這麼好的發展?


再次重申
百萬年收的人也許不是多到路邊隨便抓一個都中

但更恐怖的是
若以都會區來說

百萬年收真的不多
百萬年收真的不多
百萬年收真的不多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另外,以領的到這種水準的薪水族群來說,能順利撐到55歲,真的算不錯了
其實大多數人都不是自願55歲就退休的

月退要65歲才有得領,中間這10年要怎麼過....就看年輕時的規劃啦
更大的變數就是,天曉得到時候勞保退休金要怎麼領,能領多少

人生大部分賺來的錢只能買間很普通的房子,怎麼看就不合理
因此....小弟認為房價下跌絕對會是進行式&未來式
但除非大幅升息 or 世界上發生了些啥大事
降價的幅度應該不會很快很明顯才是....


darkcity_ntu wrote:
真的昰認真回你...沒有酸的意味
兩個人加起來150W是中等...可能偏下吧


沒圖沒真相
PO張你們家的收入來喬喬
證明一下01的水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