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死鴨子嘴硬了-房市反轉階段~不動產變現根本不易!


shojo wrote:
陸資不會來台嗎?雖...(恕刪)

樓主很坦白面對
搞不好跌個2成就一堆人接手了,
那期待腰斬的人,要等到何時?
永遠都有人嫌貴的。
我周圍一些朋友包括有職業醫生的包含我現在連看房子都懶得看了因為實在太貴了!!所以管他的 我希望他漲到一坪一千萬!!要死大家一起死 反正我們年收兩百都買不太起了 我想有七成的跟我一樣都不用想買了 花哈哈哈
医生与年收入200的买不起
只能怪自己。

越级打怪,让年收500的人买哪里呢?
路不转要山转的下场
123people12362 wrote:
日本

日本
人口數1億2730萬人
空屋數820萬戶

台灣
人口數2334萬人
空屋數155萬戶

差不多!
2010年,主計處算出來的是156萬戶。

從2011到2015,新成屋動工大概就蓋了90萬戶。

但是,這五年總人口只增加了大概三十萬人。

下一次2020年,空屋統計,絕對超過200萬戶。

台灣奇蹟又會再現。

空屋破200萬,房價漲到一坪2000萬。





ryanku wrote:
所以大大認為這波量縮是人口紅利走下坡的因素?
不是央行連年擴大限貸區域, 政府要修改房地稅制的因素?
立論依據??


政府政策對交易量萎縮的影響只是比較立即性的,
這裡我說的是循環週期的概念~
我認為房地產有一定的循環週期,
過去漲了十多年已經超漲了,未來進入衰退期造成價量皆跌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這個時間會持續很久.


ryanku wrote:
台灣少外債, 債務大多自家金融機構與國內法人持有, 台灣也有大量的外匯存底, 光這兩樣就和辛巴威完全不一樣, 反而比較像日本, 為何大大認為QE後會是走辛巴威模式, 不是日本?
現實是, 台灣跟著美國已經QE好多年了, 之前就有文章批判央行掠奪人民財富, 說的就是跟著美國QE, 該升值卻不升, 台灣不比美國, 央行沒必要大聲嚷嚷


不...台灣央行實施的其實是"台版QE",目的是要降低美元貶值造成出口業的過大壓力
額度增幅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的,depend on外匯和黃金儲量...可以詳見中央銀行法。
台灣如果學每日,真的來個無限量版的QE,短期內就會讓貨幣貶到一個離譜的地步。
到時4萬塊換一塊麵包的歷史會再重演...
因為全世界沒半個國家會買單你多印的貨幣
liou7364 wrote:
樓主是好心提醒大家...(恕刪)
yawoo555 wrote:
樓主很坦白面對
搞不好跌個2成就一堆人接手了,
那期待腰斬的人,要等到何時?
永遠都有人嫌貴的。




我樂見其成~
台北2成一堆有人接手我相信,
其他地方...
God bless you!

maxkingella wrote:
我樂見其成~台北2...(恕刪)

哈大大,我一直以為大家討論的都是台北耶
因為動不動就什麼房子隨便都1.2000萬,
不然就是年收好幾百買不起的?

看漲看跌都可以,可是總要有個入手目標對吧,
不然一直關心房價跌不跌的人,意義何在?

yawoo555 wrote:
哈,所以您看跌嗎?
會買的人就是會買,不會買的機會再好都有理由。
樓主是哪種呢?
有多少正義人士說房子是拿來住的?
負擔的起又怕價錢跌?
所以嘛,大家都想自住兼投資,
希望有朝一日處理資產時,能有個不錯的價錢。
人人都是高房價幫兇,對嗎?



現況難道您還能看漲嗎?
真是樂觀的人阿...相信你的人生一定很幸福。

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光靠個人信念要改變些什麼是毫無意義的
我不相信信念,只相信經驗和統計~
各國經驗顯示~房地產進入空頭階段,少說要5~7年才有機會回春。



jettyang wrote:
看著房價要跌不跌很焦躁厚
感覺有些人真的急了


急什麼?
開頭不是都說了空頭會持續5-7年阿...
您急有用嗎...
好戲還在後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