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hung wrote:政府有在【打房】?請問打在哪裡!
所謂的政府干預,打房就是政府干預吧

如果調高土地公告現值趨近市價、房地合一課稅,選擇性信用管制,這三項就被各位稱作【打房】。我想全世界各國政府幾乎都早就已經【打房】幾十年,甚至百年

政府如果真的有心【打房】,至少要跟對岸中國看齊,規定不准在單一地區購買第二戶宅,就算是有錢完全不貸款也不讓你買,這樣才叫做【打房】吧!!!

中華民國政府現在所作,只是讓已經扭曲許久的土地/不動產政策,稍微回歸到所謂【公平正義】的方向。也是柯P所說的:「用常識治國。」如此而已

政府其實並沒有真心想要【打房】,因為如果出手太重,終將導致金融體系崩解、全民受害。現階段是希望房價能夠【軟著陸】,讓不動產價格在未來10年內緩步下跌到合理水準。至於能不能夠達到目的? 我也不是很清楚



阿班0929 wrote:
想當初買房的時候是當省則省,縮衣節食,希望趕緊還貸款,當同事再買車,吃大餐,我卻只求溫飽就好!
當別人外出娛樂,我則盡力用其他方式來取代,買房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無法做到,
那就用租的,省下大把鈔票做其他事情,也可阿!
你似乎沒有看到重點..
>>想當初買房的時候是當省則省,縮衣節食,希望趕緊還貸款,當同事再買車,吃大餐,我卻只求溫飽就好!
同樣一個你...在炒房之前 買的話 只需要一半的時間就能還完了...你還看不到其中的差別嗎?
>>買房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無法做到,
這代價 就是免費幫人做工幾年.或十幾年..???
房價的增長並非真的是 由經濟增長 或是 薪資增加 而 自然增加的.而是人為刻意的 炒作的..
簡單的例子 A B C 三個人在一個社區擁有一些房產..
A把房子加價賣給B B再把房子加價賣給C B再把房子加價賣回給A
幾個循環下來 這個社區的房子就從一千萬變二千萬了..
A B C 這三個人 在 這社區的其他房產也跟著漲價了.. 這不是真的居住需求 而是為了賺錢的炒作..
那你想買這個社區的房子 本來只要一千萬 一年二年內就變成二千萬 了..你說你要付出多少代價..
現在己經不是這個社區在炒而己...是全台灣都在炒... 也不是ABC三個人在炒而己.是全台灣投資客都在炒..
受害的就是那些 有硬性需求 的 "自住客" 他們要花費更長的人生 來還房貸
更慘的就是若這房價泡沬破了..這社區的房子跌回到一千萬..那這些自住客就更慘了..
因為他們的房貸可能有一千多萬? 房貸比房價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