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nanTransformation wrote:
我舉個例子 (如果不考慮租金的波動、房屋每年所需繳的稅金、買賣房子的仲介費用):
假設房價是緩跌,今年買一棟房子1000萬,2年後,變成800萬,10年後700萬,20年後,600萬。
對於短期內要買賣的投資者,如果沒有出租的話,等於2年賣出,房價賠200萬。
但是自住者,2年賣出房價賠200萬,但是有賺到2年的房租,每個月2萬的話,房租約48萬,所以賠150萬。
如果自住者,10年後賣出房價賠300萬,但是有賺到10年的房租,每個月2萬的話,房租約240萬,賠60萬。
如果自住者,20年後賣出房價賠400萬,但是有賺到20年的房租,每個月2萬的話,房租約480萬,賺80萬。
即使20年後,房價跌到6成,自住與租屋都花400多萬,自住者還是比租屋者享受到更穩定的居住環境。
是我理解能力不好還是你故意亂算啊???
你買1000萬房子,假設真的租金對應是2萬好了
假設貸款8成是800萬,貸20年,利率算2%
你總共要付1160萬買這間房,跌到600萬,那可是賠560萬啊
更何況,如果你買在雙北,現在1000萬能買的房,絕對租不到2萬
所以你的租金不可能算2萬
那假設你買在別縣市,那未來下跌幅度也可能超過6成....
嘘は真実の影!
z759134628 wrote:
是我理解能力不好還是你故意亂算啊???
你買1000萬房子,假設真的租金對應是2萬好了
假設貸款8成是800萬,貸20年,利率算2%
你總共要付1160萬買這間房,跌到600萬,那可是賠560萬啊
...(恕刪)
你這個是買不起的人在算的,買得起的人在買時就算過自己的償貸能力了,房價跌40%,不代表屋主一定會斷頭,這時只要(好)乖乖繼續工作把貸款還完就好了,而貸款繳完之前,房價也不一定就永遠待在低點,之前921後,我家那條巷子的電梯華廈,最慘的那一間屋主面臨失業,新屋時買近300萬,170就賣了,現在同一社區一戶成交至少390萬;我家樓上的公寓5樓,新屋時約230-250萬/戶,現任屋主因為在銀行工作,921後搶下2戶銀行即將拍賣的屋子,一間才150萬,現在我們這社區一戶就成交350萬。
921到現在也才17年,房價就可以落底再漲回了。
買得起的人可以選擇依能力買下去,住自己的房,房價回落還可繼續住,等回漲時再考慮要不要賣。
買不起的人就該繼續賺錢存錢,或者一邊抱怨一邊存錢。
「自住客沒差」指的是有能力買房當自住客的人而言,而投資客就真的差很大了,而買不起的也沒差,只有跌到他買得起時,才開始干他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