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稅房屋稅之- 當懲罰有錢人的時候我沉默(甚至我支持),當懲罰我的時候已經沒人能替我發聲了


ozpo wrote:
沒辨法一堆不讀書只...(恕刪)


房價跌100萬多的錢拿來繳房屋稅可以繳幾年
1500萬的房子要繳多少稅金
我看跌個100萬讓你繳到過世都還有剩
買300萬的1%
3000萬%1
50年前買比較划算.因為低價買.所以稅低

快樂是自找的 wrote:
百分百支持實價課稅...(恕刪)

xxxxx26 wrote:
這幾年網路上有在流...(恕刪)


剛看到一新聞,其中一段文字

根據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的資料顯示,全台持有房產的852萬人中,超過99%持有戶數在3戶以內,皆適用1.2%的優惠稅率,僅不到1%持有超過4戶以上的房產大戶,才會被調高稅率。


新清烏龍屁 wrote:
根據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的資料顯示,全台持有房產的852萬人中,超過99%持有戶數在3戶以內,皆適用1.2%的優惠稅率,僅不到1%持有超過4戶以上的房產大戶,才會被調高稅率。


應該不是這樣子
我記得規定是一個家庭只能有三間,而不是一個人可以有三間
如果一個人可以有三間,那就簡單多了,一個家庭就可以掛十幾間算1.2%
天道酬勤
稅金要漲的前提是買房不應該花錢買公設,建商都是穩賺不賠,稅賦要公平否則對小老百姓是很痛苦的,尤其現在物價指數都在上升,動一髮如動全身需,都會有連鎖效應的
其實 不用發聲 因為沒房的人 是不用繳稅
有房的人需要互相發聲保護
沒房的人已經不需要叻
有兩件事要釐清。

首先,房屋稅是必要的,雖然出處是自由時報,有人不喜歡,張金鶚對房屋稅的說法,但可以大概參考一下,房屋稅是什麼東西。

張金鶚談房屋稅

房屋稅在國外稱council tax,其實很簡單,就是政府地方稅。你房子越大、越豪華,評定價格越高,代表你生活能力越好,公共設施的需求越大,比方水電的接管、汙水的接管、網路設施、甚至公園綠地道路交通教育等的公共需求越大,政府要投入越多來滿足你,所以你要繳稅,房子越大、越豪華,繳越多。

這一點,很簡單,陳沖講得確實不對,房屋稅的存在,絕對沒有違憲。沒有繳地方稅,難道稅金要全部從中央來?我不反對啊,但是天龍國人、六都居民,以後只會稅越繳越多,享受越來越少。如果要從中央去均分稅收,那台北市就別再蓋捷運了,錢大概就得砸進中橫跟蘇花公路,一天天修路,一天天等他崩掉再重修。總之,要讓山區跟海線居民,天天享受跟六都一樣的生活品質。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地方房屋稅稅基越大,代表享受越多,要繳更多稅,來換取更多公共設施。

簡單舉例,台北人應該沒人會買一塊5億的土地,來當作個人靈修的空間,如果你有5億要靈修,應該會到鄉間花5000萬買一塊更大、空氣更好、更安靜的地方。所以在台北買5億房子的人,肯定就是錢多人帥,更衣室拉出來比人家整個房子還大,廁所比別人主臥家客廳都還大。車庫裡面大概有六台車,一台保母車、一台買菜車、一台上班車、一台豪華休旅車、另外兩台5000cc以上掛臨時車牌的車。

---

第二件事,房屋稅稅制跟稅率的訂定,是可以討論的,拉高稅基,不能說是逞罰富人,如上所言,一個富人家可能只有四個人,但是他們需要的公共設施卻更多,這算不上仇富。

但也不需要仇富,有錢沒有錯。

房屋稅的稅基稅制,其實關鍵都是一樣,就是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沒有絕對標準應該怎樣制定稅基稅制,實價課稅是不可能,房屋稅是持有稅,你沒辦法用實價去課稅,就像汽車牌照稅,是按照CC數去訂,而不是這台車在市場上的價格。

所以地方政府缺錢要增稅,才是真正的議題所在,從房屋稅增加,並沒有太大問題,應該檢討的是政府效能,包括經常門跟資本門的支出是否合理、有沒有亂花錢的狀況?是不是真的缺錢?如果真的缺錢,就得挖錢,從哪挖,問題並不大。但如果不是真的缺錢,而是想撈錢,這就不合理。

所以只要政府真的是有需求,就公平正義來說,房屋稅調整並沒有不對。房屋價格理論上是應該逐年遞減,但過去十年間的房屋市場缺乏控制,也是事實,政府的公告房屋現值,並不能合理反映政府財政上的支出跟收入,這應該才是關鍵所在。
xxxxx26 wrote:
為了徵收補償太低的問題,政府調高土地公告現值

-->導致全國人民有賣房屋(含土地持分)或純賣土地的人, 土地增值稅大增
-->導致全國人民死亡遺有不動產時, 遺產稅增加

為了打豪宅, 調高新建的房屋評定價格

-->全國新交屋的房屋, 房屋稅金大漲

為了打多屋族, 調高第4戶以上房屋稅的稅率

-->全國有三戶(不含3戶)房屋以上的民眾, 房屋稅金增加
(這些人有很多只是和兄弟姊妹共同持有一家鄉下老房子,也算是一戶房屋)

能先告訴大家,若是自用,到底是多多少稅金,值得這麼緊張?

好像是多好幾"千"元,少吃幾頓大餐就回本了。

tdbigman wrote:
這一點,很簡單,陳沖講得確實不對,房屋稅的存在,絕對沒有違憲。沒有繳地方稅,難道稅金要全部從中央來?我不反對啊,但是天龍國人、六都居民,以後只會稅越繳越多,享受越來越少。如果要從中央去均分稅收,那台北市就別再蓋捷運了,錢大概就得砸進中橫跟蘇花公路,一天天修路,一天天等他崩掉再重修。總之,要讓山區跟海線居民,天天享受跟六都一樣的生活品質。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地方房屋稅稅基越大,代表享受越多,要繳更多稅,來換取更多公共設施。


除了贊成實價課稅外

上面的論述說明一個事, 地方政府拿稅金蓋建設

住得近的人享受到了, 住得遠的就可惜了

但都繳一樣的稅率, 這幾年倡導的公平正義去哪了?

應該依據距離來遞減(或遞增)稅率才較為公平
趁機把近期的房屋稅和地價稅整理一下,
這樣的稅率其實還好, 再漲個幾倍也還負擔的起,
每年的捐獻都比這些房子的稅還要多一些,

歡喜做 甘願受

當然啦, 都不用繳稅最好啦

房屋稅 = 房屋核定單價 × 面積 × (1-折舊率 × 折舊年數) × 地段率 × 適用稅率

個位數歸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