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ng wrote:建商乾脆不要蓋新屋...(恕刪) 可以啊,十年前日本也有不少人是這種想法。結果十年後去跟別人談價格對方開價開的比一台摩托車還便宜。因為日本年輕人的收入一直跌,加上房子放十年也舊了,加價賣根本沒人要買。
很好玩嗎? wrote:可以啊,十年前日本...(恕刪) 我覺得會兩極化,市中心還是一樣貴郊區一折你都不會買,建設也都在市中心少子化,老年醫療照護全在市區,消費力強的有錢人才住的起市區,台灣人又愛熱鬧,夜市也只會在熱鬧人多的市區,有消費力才會有更多就業機會,但現在工資太低,不符合物價房價,這才是政府該去思考的
JustinCraft wrote:我覺得會兩極化,市...(恕刪) 政府說要提高工資,企業就說會倒閉、要出走,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如果只用平均國民所得去算物價必定會讓越來越多人生活越來越困苦。很多有錢人說台灣物價太低所以所得拉不上去,但這些人只佔台灣百分之1,如果要提高台灣平均物價,其他百分之99還等不到所得提高就先被高物價給壓死,而且大多數企業還是不會相對提高工資。
很好玩嗎? wrote:政府說要提高工資,...(恕刪) 台灣物價便宜,也只是相對便宜,基本薪資還是不到人家日韓一半,有錢的大部份都是大老闆,物價先漲,當然他們先得利本來就不該先漲物價,薪水應該先漲,物價自然會應所得調整,不然國際性的東西,例如uniqlo等在日本和台灣換算起來是一樣的,但所得還是差的多,我們買一件人家買兩件,況且物價還不是年年在漲,話說公司附近常吃的便當這個月全部漲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