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7-94137 wrote:準備...?我家這邊...(恕刪) 我家社區有室內溫水游泳池25米長4水道 有三溫暖 有救生員 不錯吧16年了還是正常開放每次想去游 都看到4,5位老面孔在游 好厲害 都刷來刷去的十幾年了 我才游過一次
x18999 wrote:A案有豪華大廳跟泳池.健身房.影音圖書室,室內實坪16坪,一坪100萬,總價1600萬B案就只有政府規定的基礎公設,室內實坪20坪,一坪80萬,總價1600萬 至少選 B 的 可以少付公設維持費 管理費我選 B
x18999 wrote:原來如此消費者大部分只知道有公設原來還可以把公設給弄成登記在主建物內那這樣更應該改成實坪制了 我在文章中有提到,這是老屋才會發生的事,因為當時還沒有"公設"這個觀念,沒有"公設"這個名詞。現在的法規當然不允許這樣做了。86樓也有說明。
allianz623 wrote:至少選 B 的 可以少付公設維持費 管理費我選 B 你不會去買這種建案就好了現在也有建案公設很陽春的啊尤其是低於100戶的建案因為光養警衛/總幹事跟清掃人員 管理費就乾了至於那些隨便就四五百戶的建案說真的 那些管理費根本攤下來沒有多少錢
LearnRPG wrote:你竟然認真回 辛苦你了我看到那篇就覺得不是來反串的就是自己搞不清楚狀況連解釋都懶了 你卻圖文並茂 01本來就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人看到了,因此學習到了,那我也算是功德一件,是吧!
記得幾年前遇到朋友國外的朋友說國外買幾坪就是幾坪,不會像台灣買40坪實際只有30坪,公設是建商自己要吸收的?(印象中好像是加拿大還是美國?)還說只有台灣是這樣⋯當時我好驚訝⋯我沒國外友人,很好奇真的是這樣嗎?
jackey chang wrote:不管會漲多少至少讓我知到我家 室內可用空間到底多大吧 ~~你要漲 200% 也 Ok至少全球都是這樣計價台灣房產才有機會變成國際盤至於老外買不買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買房嗎?家裡有房嗎?沒房的話,google一下看權狀長什麼樣子
房屋權狀建坪,見範例權狀建坪=主建物+陽台+雨遮+公設+車位法規一直改,不同建照的建坪就有不同算法坪數牆外量,權狀沒登記屋內實際使用面積所以權狀建坪幾坪公設雨遮車位幾坪都隨它現在資源好,居家附近就有公園,健身中心...公設多寡非必要,依自己資金鬆緊作取捨花大錢買公設卻缺乏最重要的2生活設施放棄不碰:公設無冷凍廚餘室,無機車停車位購屋首重(住),查建坪的(主建物+陽台)幾坪1家四口牆壁內沒30坪很難住,遲早搬家換屋所以我獨創房屋成交價公式如下,儘供參考(我叫我兒子用此方式看新屋談房價)A)格局:主建物+陽台,查牆壁內屋內幾坪B)放棄:公設無冷凍廚餘室,無機車停車位C)單價;決定心中理想願成交的單坪市價D)總價:自己開給建商,合成交不合再看屋總價=單坪價x(主建物+陽台)x1.3公設+車位價以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