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ang3 wrote:
問個笨問題實坪計價...(恕刪)
pyang3大您好:
您的問題並不是笨問題,而是大家都可能會存在的疑問。
最常見疑問就是壓房價(以下會說明),
再來是要坳建商公設免費送(總價是由建商決定,坳公設意義不大)。
對於支持實坪計價民眾最常見抹黑是弱勢族群沒錢買房(樓主收入百分比在主計處統計同年齡層一般民眾裡是前3%應該也不算太弱勢)
(以下如有令人刺眼之陳述煩請自動跳過)
坦白講台灣房價下修已是必然趨勢,原因在於房地合一稅實施後投資客幾乎無利可圖能跑則跑;加上全台86萬棟餘屋量(目前仍持續增加中);少子化趨勢即將發酵,樓主當年大學聯考人數是12萬多人,今年人數已下降至4萬多人,未來呢?;再來是全國平均房價所得比9倍以上,已高於世界認定合理標準約3倍之多,目前房價與人民所得已嚴重脫鉤;房價租金比相對過高缺乏投資說服力,種種因素顯示台灣房價已過分膨脹且無基本面支撐,即便今天我們什麼事都不用去做,推測房價也難逃長期下修命運,如今又何必多此一舉,推動實坪計價來壓房價呢?若想用實坪計價來壓房價根本是事倍功半且不夠明智的作法。誠如pyang3大所說的若僅是為了讓單價看起看起來較高,進而讓民眾可能拒買,運用此攻勢顯然是大費周章且缺乏效率。
平心而論實坪計價之目的皆出於良善
三. 實坪計價制之目的
1. 使「房屋買賣交易」對一般民眾而言,更簡單、更直觀、更清楚、更透明
2. 讓一般民眾了解真實房價,並與多數國家有相同之計價基礎,接軌國際
3. 避免部分業者以增加公設面積方式,提高房屋之銷售面積
4. 避免未購買車位之消費者,卻必須承購車位公設(車道)之不合理情形
5. 使公設回歸房屋之「附加價值」定位,較為符合常理
6. 促使公設規劃趨於更實用、精簡
7. 促使房市產品規劃趨於多樣化、健全化
8. 促進房市之良性競爭
9. 促進房市之運作及交易效率
近來民眾買房時發生陽台二工變更為房間使用的案件層出不窮,若一旦發生消防災難時恐怕後果不堪設想。實坪計價也可一併解決此問題(陽台不計價)。
至於許多人擔心房屋單價上可能發生之變化就誠如"Houvalue好房價"所說
北市大安區老公寓80萬/坪 vs 新大樓100萬/坪
實坪計價後=>
北市大安區老公寓80萬/坪 vs 新大樓150萬/坪
如此也才能真實反映出老公寓及新大樓之價值差異
如屋齡新穎.休閒公設.社區管理.氣派外觀.結構及消防安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