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是不爽買房 10年後會怎麼樣?

舉極端的假設:
假如人口剩100萬人,這100萬人依然貧富不均,依然得以運作與生存達到平衡,依然有買房的能力、慾望和需求,或許95萬人已經可以住在售價降回200萬的老屋,甚至誇張到沒違法問題,有空屋就能進去睡,但另外5萬人還在爭奪成千萬上億元,當時評論最有價值的房!

而這95萬人中依然有人繼續脫穎而出,依然想買更好的房......依然..........
ado016435 wrote:
撒網吊起來

出,

繼續掰啊!還是自己編一部國語辭典吧!
ado016435 wrote:
沒本事的才來跟我炒吊釣)


真有Guts就對賭一下怎樣?沒"吊"出房仲雞排五百份。
以自住客來說(要永久居住)
買一間房約需要1200萬
如果你一年可以實存60萬(家庭總年薪可能要100萬以上), 不算(管理費+貸款保險+銀行利息+地價/房屋稅)你至少要附上20年的所有存款
人的生命有限, 現在要買房自住的人因該要思考你幾歲想退休!?
如果夠厲害24歲開始賺錢, 年薪就可破百, 每年至少存60萬, 你至少44歲才能還光貸款, 開始存退休金(未來勞保/退可能無法支應你的退休基本生活)
所以你至少要再工作17年存夠1000萬退休資本(不管現金或股票), 至61歲
也就是說你要維持年薪百萬以上至61歲.

以半自住半投資客來說
你可以買屋齡年輕的房子, 自住到屋齡20年內賣出-->如果你家裡有房可以繼承
用20年以內的時間去賭漲跌, 如果漲超過10%以上你的買賣房成本可以抵銷, 可拿回本金, 賺到期間的房租
相反的如果房價跌了, 你輸了交易成本, 以及這期間這些錢的投資成本
運氣好20年內房價漲了, 你44歲即可贖回本金1200萬, 退休回鄉下老家住(這就是賭最後一把刀接在誰身上).

以已經有第一間房的投資客來說
目前房租投報率約2%而以(扣除成本), 基本上大家都是在期待未來房價會繼續長, 可以賺價差, 收房租是附帶價值.
通常已經有第一間房, 可以再買房投資的人都是有錢隨時都可以退休的人.

以租屋客來說
隨時可以以自身現在的經濟狀況, 決定要租哪種房子或地點, 但需要搬家+租金成本
如果你會投資, 可將投資的被動收入來付房租, 待存足夠資產即可退休(年存60萬-月租金2萬的房子, 以台股年投報4%來算), 20年可以累積到1000萬資產退休, 44歲退休回鄉下老家住.

總結:現階段房價對自住客來講極為不利, 故非豪宅房價要衝破1500萬以上價位較為困難, 除非發生嚴重通膨, 而且大家的收入跳到200萬以上, 不然現階段房價在往上只是把泡沫再吹得更大一點.
asd125968625 wrote:
以自住客來說(要永久(恕刪)


1. 房價有漲跌風險,投資呢?風險與獲利成正比的法則是不會變的。
2. 租房隨收入選擇,難道買房不是嗎?
3. 台股投報率4%?這是平均數,但一個真實是九成的人賠,一成人賺。
4. 如果週期拉長到二十年,所有台灣既存的數據都告訴你,房價只指向一個方向,同樣,房租也指向同一個方向,因為:通膨也是同一個方向。
5. 在第4點的存在下,租房與付房貸間差額所存下的錢,經過二十年的長週期後,結果的價值很明白吧!
lichujen wrote:
1. 房價有漲跌風險(恕刪)



根據我近期研究, 股市其實就是每間公司分拆的股份, 只要選擇長期有賺錢大公司, 或是買指數型ETF存股
長期報酬絕對有4%, 你可以看大盤指數也是永遠向上, 因為大型公司都有賺錢, 未來也很難改變, 公司即使在台灣環境差也會去國外投資獲利, 淨值一直上升, 或是股息繼續投入股市, 沒賺錢就會跌, 最後下市淘汰(這是一個有生產力的市場).

房市在過去以經停滯多年, 最近在上攻, 就要看各方動能有沒有辦法支撐.

過往房市屬於保守型投資, 未來風險不一定跟過往一樣

股市波動大, 風險高, 較為複雜

基本上只要投資都很難講漲跌, 過往經歷都只能參考

只是單純要自住一備子的人, 因該要考慮清楚負擔能力, 除非家裡沒房繼承非得購買

一購買就是到60幾歲的負擔

我個人是50歲以內就不會在做過於勞累的工作, 預計50歲以後要享受人生, 何必把自己搞那麼累呢!?

人生短暫,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工作不會是你的全部, 何況只是為了一間房子而已!!
asd125968625 wrote:
根據我近期研究, 股...(恕刪)

看你這樣子,應該是單身沒結婚吧!而且應該住家裡吧?以後指望着長輩留不動產!而且……感覺蠻懶惰的,一天到晚想存股趕快退休,
asd125968625 wrote:
根據我近期研究, 股...(恕刪)

台灣的房子是用來跟銀行套錢的,如果你說股市長期都有4到5趴利潤,那我拿房子跟銀行搬錢出來付利不付本還有3趴多可以賺,為何我不買房?
asd125968625 wrote:
人生短暫,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工作不會是你的全部, 何況只是為了一間房子而已!!


你有問過你身邊的那位了嗎?

科學理論和化學理論都要跑馬燈走一遍,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案,but 可怕的是化學作用,要時時刻刻對應!
asd125968625 wrote:
只是單純要自住一備子的人, 因該要考慮清楚負擔能力, 除非家裡沒房繼承非得購買

一購買就是到60幾歲的負擔

我個人是50歲以內就不會在做過於勞累的工作, 預計50歲以後要享受人生, 何必把自己搞那麼累呢!?

人生短暫, 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工作不會是你的全部, 何況只是為了一間房子而已!!




我跟你的想法一樣。
以目前的房價來說,不會打算去買房(家裡有)


但比起台股,我會選美股。
去看美股這百年來的走勢,即使中間發生很多大事件(金融風暴、戰爭、疫情、恐怖攻擊),還不是越爬越高?

我覺得房市跟股市最大的差異是,房市最終都需要剛性買盤來支撐,也就是需要當地人買來住/來租。
但股市不是,美股會集了全世界的資金,如果你只有點小錢,或許會考慮去買美股炒美股,但你不會優先選擇跑去美國買房炒房對吧?

也就是只要有"人"存在,股市總會越推越高,而且推的速度也會比房價快,但缺點就是波動比較高,有壞消息時會快速跳水,但只要把買房要放20年以上的毅力拿來用,要賠也難。

ps.當然還是得選好股放,不然就買指數型ETF就好。
不選盲買的話就跟你隨便跑去買鄉下沒人住的鬼房一樣,要賣時沒賠就要偷笑了,不用妄想說還會賺一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