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我買貴20%?!消費者痛訴被信義房屋提供選擇性高價成交行情誤導

傑董2011 wrote:
簽約之前,多找幾家銀行問問行情比較實在


這是個建議

直接點

把貸款成數寫在買賣合約書中(7成..8成..想寫幾成就寫...不同意不買而已)

這一點在預售屋上蠻常見的

旦一般買賣..買方也可以要求

不行就不買而已

如果真的買太貴..貸款差太多..最少留一條退路

如果買太貴..旦銀行願意貸..那間接的證明..最少房子在銀行眼中還值那個價錢
tytath wrote:
原始新聞:https(恕刪)


買貴,他有逼你嗎? 還是強迫?
市場機制不就是一些話術和情境下你就乖乖妥協這個價格了,
實價登錄應該是每個買房子的人都該有的基本常識或是去google的基本功課吧,
當初我也是找信義房屋,我就沒這個問題,還是你的房仲有問題?
不要利用新聞的標題式殺人法來圖求安慰。
marinese
誰!? 我買賣一律都是狗與仲介勿擾 , 不是說你們僱主喔~ [XD]
cire
誰跟你雇主,講話提到狗這麼不客氣,你年紀大了不要傷了身體攻了心吧,買賣一間公司一定友好的員工也有壞的惡心員工,我要表述的是不要標題扼殺了信義房屋這公司,你帶頭回文信義不就表示你也在洗黑他?
黑心房仲不只信義一家,只是你運氣不好挑到一家特別黑的。(無)信義慣用手法就是用法條唬人,吃虧一次當作繳學費,以後拒絕往來就好。
黑羽斷翼 wrote:
你可以拿這三條去告仲介

保證你一定輸

問題不在於這三條

如果真的仲介拿出的近期的成交個案行情資料是真的

上面的資料不是假造出來的

那..你想告什麼??

動動你的腦袋行嗎?

沒錯..也許那份資料是挑選過的

都是該區最高的成交價

旦那又如何

這種公開的資訊

消費者本來就該自己心中有個底在去不是嗎



舉的例吧..

我去家樂福買冰箱...冰箱週年慶賣20000

上面也貼了幾家網購的價錢..真的都超過20000

我刷卡付錢了

後來我發現..大潤發同台冰箱沒特價也才18000

這代表家樂福騙我了嗎??

明明主打週年慶..怎麼還能比別人貴

明明有比他便宜的..為什麼他只列比他貴的店家資訊


一、先了解什麼是被動資訊跟主動資訊。

二、房仲是收服務、仲介費。理應提供有利資訊給客戶,替客戶雙方爭取最大利益。而不是爭取自己最大利益。

三、你開公司,你屬下搞東搞西,收回扣。遇到了,你會告他?還是只怪自己遇人不明?
marinese
我造跟那位仁兄說過了 房仲是服務業不是套利業 家庭式房仲公司的小仲介 沒眼界 [XD]
versant wrote:
黑心房仲


黑心房仲多得很勒~ 這邊還整串在洗白
194319431943
這樣你就能看出來,哪些是房仲的帳號。
marinese
幹嘛逼我 有好有壞麻 [笑到噴淚]
黑羽斷翼 wrote:
這點就真的可笑的

你分的出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嗎??

假設那實價資訊是假的...買方可以去告仲介...

因為仲介提出一份偽造的資訊來騙買方

問題是..買方有去告嗎?

沒有

所以那些仲介提出的實價資訊是真的機會比假的要大

也許是經過挑選的比較高價的成交實價資訊

旦..他一樣是真的..

不存在什麼造假的問題



這就像我提的冰箱

MOMO

PCHOME

東森

反正一台多家賣

那你買貴了

就是店家騙你???

每家店家都要保證你只能買到最低價才叫合理??


他不提供所有相關的資訊,雖然沒有造假,但是隱藏有利於買方的資訊。這是沒問題的?

如果你“付錢”請一個人幫你找這些冰箱的價錢,他卻只沒提供最便宜的價錢。

他提供貴的價錢,還可以賺一筆佣金。那你還是會怪自已?
marinese
cire 以前在代銷業 寫過客訴SOP , 不是信義黑不黑的問題 是你們在網路上處理站不住腳又下巴抬高高的問題 [大笑] 面子裡子都要 就是容易出事
cire
重點是我不是房仲呀,你一直你們你們的有事嘛? 我單純買賣房屋對信義房屋有好感不行嗎? 你倒底在洗黑什麼啊? 為什麼你要這樣抹黑我呢?
幾千萬的東西 功課都不做 謝謝你們的貢獻
媒體鋪天蓋地唬爛房價漲的後遺症


其實幾年前就開始折舊崩盤了

85大樓都折舊到兩折了

太少看空空文真會上當
marinese
這邊水也很深 沒想到跟隔壁政治版一樣 有房仲水軍 [大笑]
cire
水你個雕啦,我就不是房仲業你是在洗個什麼勁? 一直抹黑我是房仲業這樣你很有成就感嗎?
很多人買房子後都被親友們吐槽。那麼貴你也買。買貴了啦。白吃哦。笨蛋。不會再看看吧。
結果。幾年後親友們就說。神奇。你很棒。有眼光。當初便宜會先買房子。

還有一種要買房子。卻一直看房。看幾百間。一直殺價。10年過去了。看了幾百間都沒有下手。
事後。早知道也直接買了。一直比價一直殺價。都沒有買。越來越貴。

真的還有人看房看10年看幾百間房子。
現在後悔。早知道就直接買了。

所以
聰明計較事後反而不一定比較好
我買東西都沒有殺價。包括買房子也沒有殺價。
想買的東西。在我要出的價錢內我就買了。
以前買過一台收音機。老闆開1500
我沒殺價直接拿2000給找。
老闆又還我1000

第一次買房。去招待中心說要買房。要二樓。說沒二樓有三樓。二樓要和一樓店面一起買。
三樓240萬。剛好在我要買300萬內。我就買了。沒殺價。也不知道工地在那裡。
幾年前買第二間房。是套房
我也沒殺價。說多少。剛好我價錢內就買了。
可能當時被貴了吧。
但現在回頭看。買的都值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