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坪制只是行銷詐術,掩蓋實際房價其實很貴

一鴛一 wrote:
扒什麼皮總價又沒變我...(恕刪)


不就是藏在總價裡面了嗎?

不然何必列大小公設、車位呢?

這些持分的位置你都知道在那邊?總共算了幾次,你懂嗎?找的到嗎?
terrybog wrote:
不就是藏在總價裡面了(恕刪)


你看過你的買賣合約了嗎

算那個幹嘛

總價又沒變

合約可使用坪數才是重點

你個人戶交屋也是驗可使用坪數

難道驗公設坪數嗎

哪個建商敢騙你買30坪可用30坪

請公布出來

讓大家給它死

建商都嘛講的很清楚你才簽

黑羽斷翼 wrote:
我好奇...先不談實(恕刪)


價格讓市場決定就好,我們不必操心。
實坪制清清楚楚,「19.5坪」就是「19.5坪」,說實話有那麼難嗎?
terrybog wrote:
這些持分的位置你都知道在那邊?總共算了幾次,你懂嗎?找的到嗎?


這才是問題之所在,都要進到資訊 AI 人工智慧大數據的社會,需要立法強制房屋公佈公設計算方式與每戶分配到的比例細項 。

如果因不知道,就改成實坪公設不列出,公設短少,有缺失,求償權益損失無門。
omniyeh wrote:
車位買賣,是按車位一個一個賣的。車位登記面積太小,太接近格子大小,的確會有把地下室公設分配給未買停車位,不公平的嫌疑。
但這是資訊不夠透明的問題,早就有人提出要政府解決,在下認為要強制建商上網公布所有公設算法。資訊越透明,明擺出來大家看,不需每個人都會算,但總會有熱心人看出不對之處。

這才算是有一點深度探討公設問題,前面我的發言就像一個個在哄坐在地上哭閙耍賴的小孩。
車位的產權問題,非常複雜。法規變革歷史可以攘寫成冊。
目前法規:內政部於104年7月31日召開之會議,決議以建造執照及其平面圖說記載停車位總面積1.8倍為基準。
也就是說車位產權分配要大於車位面積X1.8倍。但在這之前某些時期。確有一些建商縮小車位產權分配來擴張地下室公設的問題。簡單的計算,車位一個約4坪,乘上1.8倍,車位產權若小於7坪,就有五鬼搬運的嫌疑。現在規定明確。以前我也沒買過產權坪數有問題的車位,但我知有案車位產權只有約5坪的,所以車位數移轉到公設確實發生過。
重點在車位問題很複雜,實坪制也不是解方,它只能用技術方法解決。
(實坪制還是要看公設,公設可能還要分法定和增設,消費者要對公設更有認知能力)
lawtaipei wrote:
價格讓市場決定就好,我們不必操心。
實坪制清清楚楚,「19.5坪」就是「19.5坪」,說實話有那麼難嗎?


權狀合約,早就列出了。

說實話,承認自己沒看到,有那麼難嗎 ?
Ace.H
第一次談買賣時就己經知道了
大家討論虛坪這麼熱烈
實際上卻無法跟建商或賣房的人這樣交易
一鴛一 wrote:
你看過你的買賣合約了...(恕刪)


這就是盲點

建商賣30坪附車位總價900萬,看起來一坪是30萬

但是推實坪制之後,不能再寫30坪,而是只能寫13坪附車位總價900萬這樣一坪就是69萬了
這樣大部分的人看到就不會想去詢問了,所以建商跟既得利益者才會抗拒實坪制
omniyeh wrote:
這才是問題之所在,都...(恕刪)


我自己在馬尼拉的房產,他們只賣實坪的部分,其餘公設部份全部歸屬建商,且要負起維護管理的責任
公設不能賣錢,但是必須要維護及管理,自然就會有建商的淘汰機制,比較有規模的建商願意負擔高比例的公設成本來吸引顧客,規模比較小的建商,自然公設就減少!
買屋的人可以自由選擇要公設多,還是公設少的物件。
就像是一台國民車它提供的配件越多,售後越多價格越低就會是大家目光的焦點!

至於法拉利、大牛等跑車這並非一般大眾需要的車款,會有他自己的市場。
一鴛一
那很棒呀,待在菲律賓就好[真心不騙]
terrybog wrote:
這就是盲點建商賣30(恕刪)


盲點個頭

你要不要去看一下建商廣告看板怎麼寫

大多都嘛寫總價xxx萬起去詢問

討厭實坪覺得被騙就不要買就好啦

還有現在大樓建商很聰明,廣告房子跟車位是分開寫分開算

只有中古屋才算一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