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後, 以後的年輕人, 是不是愈來愈富有?

人口減少的危機是國家生產力變弱,生產力減少要如何更富有? 只剩詐騙集團行業以少擊多可以賺錢了。
年輕人可能越來越富有,而且不少行業會跟外國一樣另外收服務費,然後政府各種支出越來越不夠,各種設施越來越老舊
並沒有
id104140alex wrote:
不見得~想想以前兩年兵役

以前這樣當兵不是有沒有出息的問題.而是戰爭的風險與代價是真實存在
(包括如今南韓新加坡等國也還是這樣當兵.那是務實的希望避免戰爭爆發因為後果難以承受.....所以只能透過當兵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像刺蝟.讓假想敵打消發動戰爭的念頭)

從烏俄開戰以來
新聞三不五時就會提到烏國戰後重建費用問題
金額有說是數千億鎂或說數千億歐元....而烏國司機在今年夏天甚至提到超過20兆鎂
反正戰爭還在進行.如今根本就難以估算
但肯定是天文數字
如今烏國只能希望自己最後能打贏
接下來在談判桌上.要求俄國加減付出賠償


再反觀台灣
說句較不中聽
若是讓對岸覺得已沒有刺只有毛....然後真的發動戰爭完成統一
接下來戰後重建費用?大概靠台灣人吧
而更悲觀的想法
對岸的戰爭支出.又是武器彈藥消耗又是解放軍傷亡撫卹....假設也要讓台灣幫忙買單?
就費用就更不敢想.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稅捐....
台灣年輕人縱然繼承房產
但少子化下大概空屋一堆不好出租.大概也只能變現.起碼先省下房屋稅地價稅....

新加坡建國超過半世紀未曾遭遇戰爭.如今還是堅持兩年義務役....再反觀台灣這裡有人一派輕鬆在酸以前的人能當兵兩年就較有出息?
只能說真是淡定啊
我怎感覺我越來越窮了...
winston58 wrote:
簡單地說,如果爸媽都...(恕刪)


你會發現會生很多小孩子的都是

很有錢的人 或 很沒有錢的人

很極端

生一個的通常都是 "一般人"
winston58 wrote:
簡單地說,如果爸媽都...(恕刪)


靠自己比較實在,等父母的錢,是在詛咒他們嗎
我只知道人口若變少,房地產的需求量變少,房市下跌,會讓擁有大量房地產的人,造成房地產賣不出去也租不出去的狀況,同時還要繳大量的房屋稅地價稅,最後變窮人
在非戰亂時代,現金還是最好用,其次才是固定資產
d885668 wrote:
靠自己比較實在,等父母的錢,是在詛咒他們嗎


版上還有人希望自己父母早點...

你就知道問題在哪了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就在羅馬出生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