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錦句#1]自住沒差

前幾個月買的.
早知道最近會是這種行情.(話說我5.19把手中所有股票全賣了)

不過,我買的這大樓,自住比例很高.附近也有同樣一年新成屋新大樓,但是有許多戶都還在仲介手中轉手來轉手去.行情可以看到差很多了.

當時有搶著買的感覺,價格沒得商量.

但是...自住啊.

沒啥好後悔.
現在要找我這個案的賣屋者,不太多.當時不挑的話,更難找到我喜歡的房子.
標題討論的是"自住沒差"這問題

回文的很多人偏偏還是喜歡以投資的角度切入
甚至我覺得某些回應的人可能連房子都沒買過

若以結果論來講
怎麼解釋都是有理, 因為已經發生了

房地產在大多頭的時候
非投資客的族群, 看空的通常有兩種人

一種是有需求, 等房價談到自己可負擔的範圍, 就會買

另一種是一直等著房價腰斬, 等到腰斬了,
不是賣不到喜歡的物件,就是繼續期待它再斬一次

房屋不能等同於股票解釋
股票跌了, 你買到的股票本質上仍是同一間公司的股票
沒什麼差別, 只在於購入價格的高低

而房地產每一個物件都是獨特的個案
你喜歡的物件, 一定也會有人喜歡
真的腰斬了, 這個物件是否還會輪到你買, 是個很大的疑問
就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 因此自住者評估進場的時機顯得更為重要
自住者若是想買到自己喜歡的物件, 最忌諱的就是一直在意短期起伏
一味地想買在最低點, 反而往往會錯過最佳購買時機
大多數自住者都不是投資客, 對市場的敏銳度沒這麼高
所以千萬別認為到了"低點", 你可以正確地選擇是否進場購屋
尤其在根本沒人知道什麼時候才是低點的情形下
未來就更顯得混沌不明
因此很多一直期待低點的自住者, 經常就是陷於此種輪迴
只能不斷地抱怨房價太高, 始終買不到房子

自住者只要評估你能負擔,也準備要付出的預算, 並鎖定喜歡的物件
大膽地出價即可, 不用一味追高, 也不要一直懷疑自己設定的預算
只要功課做足了, 只管相信自己, 不要盲目地買進超過自己能力的房子,
不管你最後成交的價格如何, 永遠有人可以買得比你更便宜, 也永遠會有人買得比你更貴
所以事後比價的動作就可以省省了
反正你是自住, 眼光放在十年以後吧
只要沒戰爭, 沒有外星人入侵, 根據歷史經驗, 以十年為週期
多頭的機會遠大於空頭....
這是自住者比較有恃無恐的地方
novell_75169 wrote:
看到大大舉的這個例子,小弟真的是有感而發....看看小弟的故事吧

小弟今年5月份在三重看到一間公寓三樓的房子要賣,因為在我們家隔壁巷子而已,價格其實開的也不高,最重要的是屋主自售不需要給仲介費,看完之後滿心動的,問到屋主要賣的價格是280萬,算一算自備款也要2-3成,因為屋主很硬價格堅持不退讓,再加上小弟的自備款只有80萬,銀行評估屋齡太舊只有約7-8成貸款,算一算實在太緊,於是小弟放棄了,後來6月份房地產景氣反轉,屋主來電表示願意255萬出售,我是覺得房地產可能還會再下跌也許以後還有更便宜的價格可以買到,過沒幾天房子就賣掉了,後來得知買的竟然是我國中同學買的,印象中他是一個個性很害羞的人,我一直跟他說房地產還會下跌你怎麼那麼衝動阿??他回答我說:家裡怕他賺的錢亂花要他買一間房子慢慢付貸款,自用沒差阿,那時候覺得他好笨喔,之後看屋就再也沒有看到適合的房子了,在這期間由於隨時可能買房子所以錢就不作定存,但是如果不定存那銀行利息又非常低,只好買幾筆績效比較好的基金作投資,至於股票小弟可是很小心的先不買,經過以前的教訓發現等到股市大跌再來買勝算會比現在買好,於是國內經濟不景氣還加上國外的也差,國內股票跌掉了1800點,心想這時候買也比較安全了比起我的同事我買的價位都比他們低很多,於是就把剩下的錢分批買進一些股票,好不容易利空出盡又陸陸續續爆發美國次貸公司倒閉,AIG跟雷曼兄弟,基金都是負的.股票腰斬,如果現在贖回跟賣掉總共只能拿回30幾萬了,也許不賣掉就不算賠但是小弟以後卻只能望房興嘆了,即使房子便宜也跟我無關了,等到股價回穩景氣回升我想大概房價也回升了吧,不知道版內多少大大跟我一樣正住在高級套房呢 有時候常常在想如果當初就傻傻的給他買下去,好像也不錯至少台灣的銀行再爆出虧損我也不用每天都要提心吊膽,奉勸各位還沒有住套房的版大,如果要買到便宜的房子就請先留著現金作準備吧....小弟已經出局了


同意你的看法... 也看到另外的的相反情行...周遭的朋友,就像你的朋友一樣..也都躲過這次的股災..

( 我在另一篇我有說明我的看法...)... 卻被一些 Mobile01 的人,說要沒圖沒真相.... 於是咱家選擇潛水!!

這次也是因購屋而躲過的股災....

+1 相同看法 --> 等到股價回穩景氣回升我想大概房價也回升了吧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自住沒差....前提是收入不能有太大變化,也許板上大大都是所謂科技新貴,面對不景氣時,股票沒賺但薪水仍能持平或小幅成長,但一般受薪階級不見得能長治久安;小弟的公司日前由外資進駐,經營階層都換成新加坡人等外國人,裁員及減薪傳聞不斷,家中又有老小要養,還是保持現金,心中比較安心。

dogtseng wrote:
如果你有能力知道房價"何時"是低點,
又不急著買房子的話,那就在你所認為的低點時再買。

如果你的薪水不足以負擔在低點時買進你喜歡的房子時,
那你只好存夠了錢,等到你所知道的下次房價低點的時候再來買。

如果你無法確知何時是房價的低點,
幸好你有存夠了一點的錢,
那麼你就找一間你認為滿意,且價格是你認為可以接受(當然是希望愈低愈好)的房子給他買下去。

因為你不奢求房價最低點(因為你不夠專業,無法知道何時是最低點),
恰巧你的存款夠你付完房貸後不影響生活品質,
那麼這個時候你買房的心態就是自住沒差。


dogtseng大哥說得中肯。「自住沒差」基本是建立在一些基礎上的,它不是絕對性的概念。當你的需求來到,衡量『當時』自己的狀況、社會經濟狀態,努力做功課下,買下自己滿意的窩,那便是最高理想的「自住沒差」。因為這句話的成立只是要相對於「想投資賺錢」而來的。祝福大家都能歡喜成家,成就自己的人生。
不認同自助沒差的人
好像總是陷入一個迷思
總認定說自助沒差的人
就是要人家買在高點或是不管負擔得起與否買下去就對了
這根本就是完全的認知錯誤

自助沒差不等於要你買在相對高點
自助沒差不等於要你錢不夠就下手買房

一般人誰會故意要買在相對高點?
一般人誰會輕易在錢還不夠時就輕易下手?
腦袋清楚點吧
fayol wrote:
自住沒差....前提...(恕刪)


絕大部分的人,如果遇到像您描述的這種狀況,即便是房價腰斬一半我看也不會去買。
自然就不會有自住沒差這樣的問題了。
自住沒差: 對仲介最好,對投資客更好,對自己最不好

當我要賣房子,我一定勸買房子的人,自住沒差,我才能賣好價錢


當我是仲介,我一定勸買房子的人,自住沒差,我才能成交賺5%手續費


當我是要買房子時,我一定貨比三家,價錢太高價錢不合理,絕對不買,最好市價(地區實際成交價)85折,因為買進後我就準備要賣出,買貴了我就賺不到錢
lkk77 wrote:
當我是要買房子時,我一定貨比三家,價錢太高價錢不合理,絕對不買,最好市價(地區實際成交價)85折,因為買進後我就準備要賣出,買貴了我就賺不到錢(恕刪)


同學 妳走錯地方了八?!

妳這是投資客 跟自住有什麼關係?!
\( ̄︶ ̄)>...
30kperm2 wrote:
小弟看房也有一陣子了...(恕刪)



沒房子到有房子之後, 腦子的思維會一夕改變...

有房子之後

漲的時後會很爽

跌的時後,也會丟一句 "自住沒差"



男人的浪漫~ RAV4 + IGUANA DISK + 5DII&24-70 F2.8 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