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255606 wrote:中時電子報:財政部打房出新招 房屋稅基朝市價調整.之前有立委提案房屋買賣要朝市價登記,當時板上很多人力 挺,看來財政部已找到他的用途,那時不是說資料僅登記用,不會有其他用途嗎? 呃...大家口沫橫飛,興致高昂的討論這麼多...但..這政策只需要行政命令即可施行...還是要政院提草案再經由立院審議三讀通過阿?P.S.還是只是看到奢侈稅假打房~反而越打越高~見馬腳快露出來了,再加個煙霧彈??(剩沒幾個月了)
看了先頭幾篇網友的留言,有的寫得很有道理,有的不知是沒常識還是...將房屋稅採實質課稅立意雖好,但是有那麼些的天方夜譚,首先要知道房屋稅是平時擁有課徵的財產稅,它與土地移轉時課徵的土地增值稅不同,建議房屋稅要採實質課稅者,是不是嫌自已的錢太多了,打擊房價,以水電多寡可推算房子使用情形,重課以增加房子使用率與移轉率,但是再好的政策遇到聰明的台灣人,還是沒轍...
b2255606 wrote:有些沒房子的人可能以...(恕刪) >no~no~no~他們不是以為房屋稅是交易時才課徵~而是他們現在沒有房地產~所以政府如果要對房地產課重稅的話~他們會有種莫名的興奮~但改天他們想置產時~他們又會出來反政府~說這是天殺的惡政~只不過想要有一間安身立命的房子~每年卻要繳貴到爆的房屋地價稅o
林大象 wrote:以水電多寡可推算房子使用情形,重課以增加房子使用率與移轉率,但是再好的政策遇到聰明的台灣人,還是沒轍... 要實價課房屋稅 非常困難! 怎麼各實價法? 房屋稅 是 每年都繳 不是 房屋成交時 才課稅!!同一棟大樓同一樓層 因採光 通風 裝潢 風水 個人喜好不同 也會造成價格不同!更何況 價格 是買賣成交而來! 誰說 房屋買了就穩賺不賠!難道每年都用當時成交價格來課稅嗎?房屋也會折舊吧!實價判斷有無公平之裁量單位?要稅務員每年來評斷這間房子值多少嗎? 要花多少人力物力電腦設備?我說 這各政策很難通過! 就算過了 也會民不聊生!還有網友更天兵! 用水電多寡 來推算 房子使用情況!我是屋主 我每天都開! 沒住人水每天放 冷氣天天開... 這樣還課的到 空屋稅 嗎?反而造成資源浪費!
板橋一介小仲介 wrote:我是邪惡大魔王一千萬...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那些沒收入只有個老房子的老人叫他們這樣付吃得消嗎?倒是想個正經的方法來對待高房價不是一直抽稅一直抽~~(恕刪) 在這個版,常常看到有人提出各種對付高房價的意見,然後哩,下場就是被酸可以住遠點、買爛點、可以用租的、自己不努力、無能等說法就丟了過來…怎麼政府沒打算用抽稅的方法前就不支持別人提出希望政府改善的言論等到政府想用抽稅這種通殺的方法時,才希望政府用別的方法?有時候想想,把「希望打房的人」逼到「任何打房方式」都會支持的地步的人,似乎也少不了你們一份。ps:以上非針對小仲介,只是有感而發。ps2:只要是抽稅,都要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法律才能抽,俗稱奢侈稅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也是立法院三讀通過的。
板橋一介小仲介 wrote:...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那些沒收入只有個老房子的老人叫他們這樣付吃得消嗎?...(恕刪) 同意這句話但是如果是類似奢侈稅的抽稅模式 , 只對非自用住宅實價課稅呢 ...不就可以抑制囤屋 , 又不會影響自住客 , 住了幾十年的老人更不會有影響又或者是級距式(中時電子報新聞)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教授黃耀輝指出,目前房屋稅基嚴重偏離市價,使豪宅和一般住宅的房屋稅差不了多少,讓很多口袋深深的投資客即使將房子多擺個兩年再賣,也增加不了多少成本,抵銷了奢侈稅抑制房價的效果。現在連細節都還不知道 , 看看吧 ...
kai520 wrote:奢侈稅、實價課稅 這...(恕刪) 蓋好以後如果跟台北市那堆"國宅"被炒到30坪1800萬也是枉然阿還是請這些天才好好想想怎麼控制國宅的價格了這真的是一個奇怪的世界爹不爹,娘不娘,國宅也一點都不國宅了
課稅合理 要求專款專用 最好能讓大家的房屋稅減少一點 例如 合理收售老舊社區都更建造衛星都市 提升交通品質遷都中台灣 天氣好颱風又掃不到(廣告一下)補貼企業遷移中南部 製造中南部就業機會應該還有很多可以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