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經濟是很複雜的
我也讀的很爛
從來經濟學家所用的policy就那幾種
效果也就是兩種
成功
失敗
EX:
聯準會已將手上的政策工具用到乏善可陳,柏南克的多次量化寬鬆,讓聯準會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終究景氣將回到正軌,聯準會最在意的失業率數字也回到心目中理想水準時,柏南克或是繼任者何時與如何重啟中性貨幣政策,卻又對全球金融市場不造成更大損害與波動,將是未來更大的難題
但現階段至少美國景氣有復甦
葛老以前也有聯準會最佳主席的美譽......最後還不是...
彭總裁任內歷經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海嘯、歐債危機與美國財政懸崖等,但是亞洲金融市場動盪,台灣金融情勢卻相對穩定,我個人覺得彭淮南操盤功力高人一等。
總體經濟我讀的很爛,只會在其他情況不變下
有興趣的麻煩可以去多看看經濟史
聽說對股票有幫助.......
但他算很小.....咖只買的起畸零地
大咖都是外資
外資=大部份的中國資金
他們透過香港的控股公司
轉錢進來台灣
連101的大陸持股比例都比台灣高了......
還有什麼不能買
台灣房地產創新高.....
對,很多都是建商自己在炒,小建商轉賣給大建商
中間很複雜的東西我也不懂...
我只知道一轉手都是幾憶在賺
而且買方從來都是現金
沒有房貸.....
大咖的建商也從來不貸款
大咖的土地代書也從來不貸款
以前土地好賺但大家都不知道
內湖以前一坪7000元
現在一坪幾百萬,但大家都不知道
現在大家都知道建商賺很多,我想是因為媒體吧
只能說人民口袋沒錢是因為老闆不肯把賺來的錢分出來
我們公司一年賺幾千萬,年終還不到不到2個月
黑心的是老闆
只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不然像日本起薪約台幣7萬
但是.....日本的物價也差不多是我們的兩倍
朋友是留日的,每個在人畢業後(如果有在日本找到工作)
大約每個人都是百萬年薪(台幣)
但又如何,如果是日本的正式社員....每個日本人都比台灣人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