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徵私人土地, 重北輕南兩樣情! 北部人集結抗議, 南部人孤立無援!

呵呵,受主流媒體寵愛,又不受監督那群,會被爆出來都是很嚴重,他們標準已經相當低別再抱怨,即使是施政成績吊車尾,一樣連選連任,但這樣反而造成他們管轄地方不會進步。

此外有心的人會注意到,主流媒體喜歡報南部社會犯罪案件,北部好像是太平盛世,你反而要注意北部是不是真的治安比較好。

台中老胡我還頗欣賞,只是對他一直重劃台中良田不認同,台中盆地以前是穀倉之一,土壤肥沃,以後缺糧,問題會跑出來,大家總不能吃水泥過日子。

不要一桿子打翻一艘船,把所有社會運動妖魔化,10多年前反核四加遊行就被許多人渲染成居心不良,看到日本福島跟復原成本估至少2500億美元,才發現他們是先知,現在核四花了3000多億不敢用,當時北部許多人還基於意識型態挺核,被操縱成政黨對決,殊不知大台北人口7百萬人距離核一、核二、核四相當近,不容失誤。。

han172189 wrote:
早些年台中市治安全國...(恕刪)
先搞清楚區段徵收
區段徵收是因為當地政府需要推動某些政策時,徵收土地進行變更,基本上土地變更成建地分為區段徵收與市地重劃。
區段徵收時會將土地全部收回,在由當地縣市政府計算權利價值,以照附近建地公告現值比例加成原土地持有人公告現值,再將土地依都市計畫重新劃定,並以面向路寬深度等等編定配回後的公告價,於宣布禁止移轉後1年半內抽籤選地。
以上正常情況下大多都能配回40%上下的建地,除非選擇商業區或是大馬路邊的土地,配回的土地才會少於40%,如果選擇配馬路較小或是地點較偏的都會超過40%。
徵收範圍內的住戶依照徵收辦法規定,只要有戶籍在上面超過半年,持有建物面積超過100平方公尺以上,就會享有安遷戶資格,安遷戶可以在配地前由縣政府劃定的街郭先行選配面寬4.85米或是5.4米土地,如持有土地面積不足選配土地,可以依照縣政府所訂公告現值買回土地,區段徵收的時候地上物的拆除補償費有分為自拆跟政府拆兩種,自拆得人可以享有增加50%地上物補償費的獎勵。
區段徵收時優先有地主進行配地,剩餘的建地才留給縣市政府,縣政府會在所有地主完成選配地之後標售剩餘土地作為工程費,其他剩餘的才收回縣庫
土地標售會在網路上以及縣政府公布欄公告一個月,在進行公開招標。

以上有幾點可以仔細想想,
1:區段徵收的土地確實會因為土地變更翻漲,這是社會正常現象,農地的價錢確實是比建地低很多,當然有想賺錢的人都買當地的土地,就像買基金一樣的意思,只不過買基金的時候你是把錢給別人炒米炒麥炒黃金炒期貨,而感覺不是自己在炒,土地與物價翻漲其實有都跟所有人有關係,還不是人人都想賺錢,錢不會自動變多到最後還不是用變相的方式搶。
2:區段徵收的後縣政府的抵價地不是縣長說給誰就給誰,土地都是公開招標價高者得,如果縣長能指定給誰這就犯了圖利罪,當然我猜很多人會有一大堆的陰謀論說有暗盤阿,這當然我不能保證政府的清廉,不過公開招標這點如果要有暗盤的話,只有所有要標的的人都說好給一個人才有可能發生。


以下我說一個我認識的羅阿婆(羅阿嬤)的徵收歷程,20多年前竹北市屬於鳥不生蛋雞不拉屎的超級鄉村區,或許當是台灣還有很多人知道新竹縣但是卻不知道新竹縣有一個竹北鄉(以前竹北是鄉還沒升格),竹北當時土地不值錢8分的田(2400坪左右)約300萬,我自己的外婆是當事就是用這個價格買了8分多的田,竹北中華路以東的田是全新竹出了名的爛田,為什麼呢?我想沒參與過農事的人的人或許不知道土地權狀上面農地會分等級的,當時竹北的農地外表看起來很像很漂亮,但是你雙腳踩進田裡面泥土只到你的腳踝,表面上漂亮的黑色泥土下面全部都是石頭,用耕耘機去打田打的不是泥土都是在打石頭,一般的良田泥土的深度大約要到膝蓋,水路也不像南部的田那麼順暢,很多時候為了防止水被其他人偷走,還要晚上在田裡面睡覺防止別人偷水,而當時1甲多的田(約3000坪)收割的稻只能賣幾萬塊,田不值錢到你拿去跟人抵債他們還要考慮要不要收,只能說竹北大多數種田的人都是苦過來的,區段徵收後羅阿婆家裡的土地配在現在竹北自強南路的路邊約有100多坪,我問阿婆妳覺得以前種田好還是區段徵收好阿,阿婆不用想的就回答說,以前種田是為了生活,現在我在家裡旁邊種種菜是為了健康,你說我會選擇哪一個。

我自己本身是竹北人,自己的老家在我國中的時候被區段徵收(約10多年前),當時我的老家是2樓的獨立透天,前面有大約30坪的廣場是用來曬穀子的,土地持有面積為88坪,最後地上物補償費為300萬,蓋新房子也是不夠錢,也是多花了好幾百萬才蓋好,我自己的爺爺也是20年前竹北設立仁愛國中需要土地,一般徵收掉我爺爺的田約1000多坪,徵收價為每坪1.2萬元。

而隨然我沒有參與全部竹北的土地區段徵收,但是竹北也有多達7次的區段徵收,所以對於區段徵收規則也有相當的了解。
其實我想網路上大多數的人都是以新聞或是某些懶人包來判斷事情,但是這是相當偏頗的,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會牽扯到人與利益,人常常為了利益起衝突,尤其是區段徵收時,牽扯的金額大,人數也多,很多事情都會這樣變質,我的建議是尊重當地多數人的聲音,反對而沒住在苗栗大埔的人要是有機會下鄉去苗栗問問其他贊成的人,多了解雙方的意見後再想想他們真正要的是甚麼吧!

當然我是因為區段徵收受益的人,說話內容多少也是比較贊成徵收。

世界上的是絕對沒有什麼叫公平也沒有什麼叫正義,因為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所以沒有一個辦法是十全十美的,就像是父子騎驢一樣,不管如何都一定會有相反的聲音出來。
科瑞岱爾 wrote:
反而北部再怎麼出事,風平浪靜,頂多意思意思一下,除非是媒體都公布確切爆料證據像録音,但這樣事情反而做不好。林益世都能用恐嚇罪輕判。


其實我對藍綠一點興趣也沒有, 對於法官的判決結果更是沒有信心!
只不過, 當你在討論林益世這案子時也不能忘記法官判吳淑珍不是公務員, 所以不算貪汙!
(就像你說的, 北部再怎麼出事,風平浪靜,吳淑珍當時在北部...)

討論藍綠一點意思也沒有, 選輸不怪自己的實力, 卻說對方有一群死忠的支持者,
忘記其實雙方各有一群只問藍綠不問是非的基本盤, 五十步笑百步! 這不是進步的原動力!
最墮落的, 是法官心中也有藍綠的話, 那就是這個島的悲哀...

我所在乎的, 就是看到公民對是非價值的判斷要超越黨派!
我所在乎的, 就是對政治人物(或政客)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懷疑!
當他越強調這是公益, 你就進一步問自己"真的嗎?"
當他越強調沒有黑箱, 你就進一步問自己"真的嗎?"

不管是藍還是綠, 標準要一樣!


昨晚到的新聞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14/10396579.html


反南鐵東移 自救會衝進民進黨

這讓我心裡平衡多了!

streamp wrote:
請問一下專家學者是哪...(恕刪)


住戶的配合度可以有很大的彈性 同意為了建臨時性的車站拆除房屋 等現有鐵軌建成再還地即可
根本不需要用到淺盾工法 對於台南市的沙地質也不會有施工的不良影響
也不要求市府重建房屋 只要還地
甚至只要求昭開公聽會
若市府的方法是唯一的方法 也願意拆房屋不再要求還地
可是台南市府 賴市長 卻是倨傲不願溝通的態度
這是執政的該有態度嗎?
科瑞岱爾 wrote:
台中老胡我還頗欣賞,只是對他一直重劃台中良田不認同,台中盆地以前是穀倉之一,土壤肥沃,以後缺糧,問題會跑出來,大家總不能吃水泥過日子。



這跟老胡一點關係都沒有 當初在張子源跟林柏榕的時候的都市計劃就弄好了


老胡只不過 依法行政罷了 至於缺糧 真正糧倉是嘉南平原吧
逐日奔忙只為饑,才得飽食又思衣,貂皮大衣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蓋下高樓住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

lee1024 wrote:
住戶的配合度可以有很大的彈性 同意為了建臨時性的車站拆除房屋 等現有鐵軌建成再還地即可
根本不需要用到淺盾工法 對於台南市的沙地質也不會有施工的不良影響
也不要求市府重建房屋 只要還地
甚至只要求昭開公聽會
若市府的方法是唯一的方法 也願意拆房屋不再要求還地
可是台南市府 賴市長 卻是倨傲不願溝通的態度
這是執政的該有態度嗎? (恕刪)


你是鍵盤台南人嗎?

1.臨時性的車站拆除房屋? 台南車站部份東邊以成大、前鋒路和台鐵倉庫為主 南台站旁邊土地多的是
林森站現在是一個超大地下道。現在東移拆房主要是為了採明挖法直接興建永久軌

2.地下化後 軌道旁其實再還地其實也難蓋房子或大規模開發,你知道那邊多狹小嗎..
房子離鐵軌多近..
另外為何是東移不是西移?因為西邊房子根本就是緊貼,東邊還有巷道,往東移已經是最省成本
影響最小的做法,更別論未來地上還得有其他像通風口等設施
市長也已經說明過,徵收的土地未來完工後是做為公共設施使用,而非開發轉賣圖利

3.公聽會都召開幾次了....工程研討會也都開過了...Orz 自救會也不知道去鬧場幾次了
自己的訴求被打臉打到一直變...還跟仁德區的火爆槓上...

4.整個鐵路的規劃案是行政院和鐵工局所規劃定案主導,市府的角色和工作是依案負責徵收土地
要抗議也應該先去行政院啊....怎麼會先去民進黨...現在是民進黨執政嗎?

5.附上對於自救會所提出的臨時軌方案不適宜的說明簡報,可以參考看看
也許他們都不是工程專家,只有自救會才是專家吧.....
行的話那就去嗆鐵工局啊~方案是他決定的

http://bud.tainan.gov.tw/bud_sys/Upload/bud_open/20130321151317.pdf

大埔是不想被拆,自救會是嗎? 不是,他們可是自稱全力支持地下化

大埔是土地開發轉圖利財團,南鐵是嗎?不是,主體是重大公共交通建設,只有站區周邊才整體開發

大埔是縣長老家親戚家不拆,還可以抽到籤買地...南鐵是嗎? 沒有這種事情

大埔案沒有工程工法的問題,南鐵是嗎?不是,難度很高,又在市區,影響層面很大
不是去找了個不懂鐵路的規劃就行,被打臉後又一直跳針...
工程和技術方面已經站不住腳,然後最後才又在情感訴求...

台南市府除了徵收費用以外,還在南台南站旁規劃的未來副都心及小巨蛋旁用市府地專案建住宅
以成本價售給被拆遷戶.....大埔有嗎....(我媽聽了都超羨慕的...)

土地的爭議解決是應該的,但是把南鐵比喻成大埔,不倫不類!

我不是鍵盤台南人,老家和親戚都住在府連地下道附近,大同地下道附近是我幼兒時常玩耍的地方
這個案子影響台南市區的發展和交通往來,住市區的一定能體會,大家也都希望順利解決完工
但只是最後卻訴求成政黨抗爭?到底目的是什麼?見獵心喜而不是真心期待台南建設的人又有多少?
streamp wrote:
你是鍵盤台南人嗎?1...(恕刪)



那些去聲援大埔的學生和導演.....沒有半個是大埔本地人

相反的,大埔當地居民絕大多數是支持拆遷的

這些導演和學生們又何嘗不是鍵盤大埔人?您又何嘗不是鍵盤大埔人?

台南本地人當然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清楚發生在台南的事和當地人民的需求,大埔的事難道不是同樣的道理嗎?

那些去大埔抗爭的外人,我想是完全符合您文章結尾處的那些疑問的

goblinlord wrote:
那些去聲援大埔的學生...(恕刪)



我的確是鍵盤大埔人,若我所陳述的大埔與南鐵不同處有錯請幫忙釐正一下,感謝

但我不是鍵盤台南人,但是對於南鐵錯誤的陳述部分,我是認為有必要反駁一下

雖然我有支持南鐵的立場,但我沒提到台南人支持南鐵自救會是多數還是少數
大埔當地人支持多或少離我太遠,我也不熟,我也未提到對大埔案的立場

只想單純陳列比較兩案狀況的不同,並不能相提並論

看到大埔案一堆外地人支持,南鐵案吵多久了未見一堆外地導演學生來挺(有少數幾個成大學生)
但現卻利用大埔案炒作,訴求相同情況。我所想要提出來比較的就是如此




streamp wrote:
我的確是鍵盤大埔人,...(恕刪)


如果市府的工法是唯一的工法 就不會有其他的工程專家跳出來指證其錯誤
不要急著替台南市府辯駁 替賴清德辯駁
又要把責任推給別人 推給其他單位 完全自以為無辜的撇清
因為徵收權 就在台南市政府手裡
而任何其他的別人 別的單位都無權徵收台南市民的地

如果市府真的站在真理的一邊 又何必怕站出來
面對全國 面對工程界一次把話說明白 跟工程界把真理辯明白
讓這將近500戶完全信服 讓全國人完全信服
東區這近500戶也只是想盡可能的保住自己的房子而已 如果真是沒有其他方法也會接受拆屋的決策 但是只要有一點可能性 也希望保留家產 這麼卑微的心願有錯??
台南市這500多戶的心情與大埔的四戶心情是一樣的
只是不希望因為沒有絕對的必要性 就被拆了一生的心血而已
我倒想請問你 你對施工方法熟? 還是也不過是道聽塗說的

話說回頭 拆了大埔的四戶 就可以圖利財團??? 請問圖利哪些或哪個財團 又是怎麼個圖利法?
你能說個明白??還是又是自己猜 自己想的或是道聽塗說人云亦云 或者根本是有意的抹黑??



goblinlord wrote:
大埔當地居民絕大多數是支持拆遷的


據統計,2009大埔自救會成立時,加入的地主佔徵收土地面積的7成
現在仍有一半以上的土地面積是不願意被徵收,但是無法抗拒的
那4戶只是有地上物的出頭鳥,後面其他地主不該被省略的
相反的 支持的大多數並非大面積土地實際擁有或使用者
而是有機會從中獲利者

張家藥局被拆是交通因素?那為什麼前幾次徵收不早點徵掉
(她那房子之前被徵收過兩次,徵收後剩餘部分再改建,這是第三次)
除了縣府外的所有研究報告、學者都說道路計畫沒有必要再拆那三公尺
苗栗縣政府的聯結車轉彎試驗也順利通過
更別說那根本不是聯結車會通過的道路
張家不願意被拆可能也有利益談不攏的成分
因為用公告地價被徵收三角窗對他家而言損失很大,不同意徵收可以理解,也符合吳敦義說的原地保留原則
但是在台南就算是用市價徵收也因為利益沒談好,不同意徵收,所以遲遲未能動工
在苗栗就是沒談好搶在法院判決前偷拆,還說等判輸了再賠償,這才是讓人不滿的地方
也是讓人願意出來表態的主因

台南的工程因素必要性需要徵收,兩邊都還有專家在爭論
如果有合理的方法可以不徵收,我願意支持
不過看了一些資料
如果要用原地歸還的自救會版工法,反東移自救會能不能保證他們提的工法安全性?
20cm的地下結構側牆是否能跟政府版本的90cm相比?保證開挖的安全性?
要比鐵工局版增加兩公里長的拆除地區,就算不徵收土地自救會有去跟這些住戶溝通了嗎
確定這些地區的住戶願意接受這工法不會出來抗議?
還地之後,可能因為地下管線無法改建不會有人後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