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 如果你自己單身一人, 支出固定, , 公司同事相處和樂, 老董還會像對待兒子一般跟你分享人生大道理 (但是看了薪水就很清楚你不是老董兒子這個事實), 那為什麼結婚生子, 準備買房會讓人想要離職? 主要原因還是收入和支出的平衡狀況被打破,
所以當你跟老闆說想要買房, 他應該是心頭一驚, 這小子是想要來談加薪嗎? 所以一面和你推太極, 繞著勸你不要買房, 告訴你風險有多高, 年輕人要做風險管理, 但就是不跟你談到提高你的收入...
這時候, 我可以理解為什麼當年利率變動比現在大, 很多公務員卻一間接著一間買, 因為他們很清楚他們現在是甚麼職等, 平平穩穩地當個幾年又可以升成甚麼職等, 薪水會增加多少, 這些都是可以符合預期的時候, 所以雖然利率風險高, 但是對於收入增加的預期可以承受這樣的利率風險, 而樓主除了要擔心利率風險, 同時也要承擔老董不幫你增加收入的風險, 認真來說, 收入不增加對買房的影響可能大於利率調高...
但:
房價暴漲是這3~4年內的事.這時期買房的人,在台北市或新北市買1500萬的房子算是基本的,貸1000萬好了.
以借1000萬,2%利率來說.寬限期內每個月要繳1.67萬.
利息升到3%,每個月繳2.5萬.這影響說真的並不大.
但過了寬限期,即使還是維持2%的低利,卻變成5.5萬/月.這就有差了.
銀行貸款寬限期還聽說有5年的.
這些買在3~4年內相對高點的人,若用寬限期,現在還未開始還本.
所以呢,這哪有什麼壓力.一個月繳不到2萬和租房子差不多.
但開始還本才是考驗.對普通雙薪10萬的家庭來說,繃得緊緊的,要20年,不是3~5年.
我認為升息這事情根本是假議題,一者短期內大幅升息的機會不大,再者差別有限.
但3~4年前的猛漲期買入的自住客,現在開始紛紛進入還本期了,一下子要繳3倍的錢.這麼一大批人能不能20年持續正常繳完貸款,才是觀察的重點.
投資客就不在此列了,誰那麼不會賣,買了3~5年還不掉.根本沒開始還本,資金壓力低很多,升息差這一點誰怕誰.
所以呢,銀行的寬限期是投資最大的利器.什麼奢侈稅,才2年.更別說一堆鑽漏洞的方法了.
老闆 : (心一驚..是要談加薪的嗎?)...嗯...買房子要多考慮, 尤其年輕人一定要重視風險管理,未來不知道會怎樣, 萬一貸款利率升到6%怎麼辦?, 原本貸款500萬30年每個月繳兩萬多, 會拉到繳4萬多 (迷之音:其實是增加到3萬左右.不知道是老闆數學不好, 還是老闆太奸詐), 30年很長,貸款利息怎麼走沒人知道, 但要做的是風險管理
員工 : 現在每個月繳兩萬貸款可能很吃力, 如果升息到6%, 繳四萬可能繳不起 (其實是繳3萬, 但已經被誤導成繳四萬), 但是利率調整不會短時間變動很大(拿出google 找的利率變化圖, 上次所謂的大幅升息是1987~1991, 花了4年多, 才從5%升息到9%), 所以從2%升息到6%應該至少要5年以上吧?, 而且經過這麼多年, 我的收入應該也會增加到可以負擔了吧?
老闆 : (乾咳兩聲, 然後看看遠處幾位工作超過20年, 但仍然沒有調薪的老員工) ha..ha..這個...那個...(看看手錶..)都快中午了, ...我約了豐原的陳老闆吃飯..買房子要多考慮...我快來不及了..(咻..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