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服貿過了,房地產爆衝超高點,請問如何解?


房地產暴衝高點,這不就是政府的目標之一嗎?
~怎麼會去解,看看現況就知道了。
個人覺得如果服貿通過,台灣房市有可能會有成長的空間。

因為開放大陸來台設廠設辦,勢必要有不動產,才能開設公司行號,不論陸資買的事何種物件,針對"買"是絕對且必須的。

再者如果我們以正常角度來看,陸資買房買樓,若是單純從事經濟貿易行為,當然不至於影響房市太大;但如果今天是有心的陸資,假借投資名義,買房買樓,此時台灣無法管制,即便事後發現陸資有"不正當"的行為發生,被台灣趕回去,試問房子呢,還不是掛在陸資的名下,難道台灣可以"充公"或"私了"?

陸資財力雄厚,可以以各種投資名義,行買房之實,然後放個兩三年在轉手賣出,等於間接抬高房價,行炒作之實。

我想到時台灣的房市勢必又有一翻波動,我擔任仲介的朋友就接獲三四組大陸客人,指名希望花5千~8千萬,在台北市買約60坪的房子,當辦公用,難道政府可以說不要?
總結一句話:
不簽等死(必死), 簽了找死(拼拼看 還能撈到一枝草)

sseakao wrote:
陸資財力雄厚,可以以各種投資名義,行買房之實,然後放個兩三年在轉手賣出,等於間接抬高房價,行炒作之實...(恕刪)



可是自民國98年以來 台灣早已開放給陸資超過九成製造業及六成服務業項目了...

不過五年來人家對台灣市場似乎興趣不大, 來台投資企業寥寥可數耶 ...


這次服貿開放項目遠少於之前 , 實在看不出為啥陸資會因此突然對投資台灣感到

有興趣的原因 ~~
看這棟樓很多人愛用自XXXX年以來,開放了多少

可是有多少限制,一句也不提

陸資參股投資現有事業持股比率不得超過多少要不要提一下

合資新設事業,陸資持股比率又需低於多少要不要提一下

現在服貿是不是可以獨資要不要提一下


舉個例好了假設麥當勞98年推出A號餐賣119

今年將A號餐改賣79

你認為兩個會一樣嗎
是沒錯啦~~
難怪大陸會說如果我們要重新談判服貿,他們就拒絕簽署,看來這協議是乎對大陸而言,可有可無,但也很難保那些"有心人士"刻意哄抬台灣的房價。

畢竟台灣連自己都搞不國人炒房了,又哪有餘力去想國外進入的事呢~


piwu0531 wrote:
可是自民國98年以來...(恕刪)
boboice wrote:
陸資參股投資現有事業持股比率不得超過多少要不要提一下

合資新設事業,陸資持股比率又需低於多少要不要提一下...(恕刪)



p

經濟部投審會
sseakao wrote:
個人覺得如果服貿通過...(恕刪)


我認識的大陸老闆對台灣房市可是興趣缺缺

人家也不是笨蛋,漲到漲不動的房市誰要來接?

可能只有極少數的傻逼土豪才會買

買個幾十戶又能說明什麼?
預售房市買氣差,開始有建案降價,位於北市大直的「祥德大直」,之前開價一坪200萬元,由於銷售不佳,近日換代銷,改名「泰然大直」,同時降至均價每坪155萬元,開價一口氣下修逾2成。

住展雜誌今天發布最新推案市場調查,雖然北台灣不少地區仍有不少建案持續開出創區域新高價,但有些建案因銷售情況不佳,已開始選擇降價。

位於北市大直地區明水路的「泰然大直」就是一例,此一推案一兩年前推出時,案名為「祥德大直」,規畫一層一戶百坪豪宅,最初開價度每坪180萬到200萬元,但過去這一年多來,由於銷售不佳,根據市調顯示兩度降價。

根據調查,個案第一次先降到一坪170萬元,最近改由大師房屋代銷之後,案名改為「泰然大直」,平均開價則再降至每坪155萬元,足足降了2成多。

「泰然大直」案場銷售人員上午接到記者查証時,直言確是降價出售,專案經理表示,個案之前開價過高,銷售情況不佳,因此和業主溝通後,決定降低售價。

住展房屋網經理黃美瑄表示,除了大直之外,有些公共建設遲遲沒有到位的地區,也出現房價下修情形,例如新莊地區,因建設題材過度拉高此區行情,但公共建設卻過於緩慢,有些個案其實也悄悄選擇調降價格。

除了北部外,據住展調查,部份建商因轉向海外投資,為求加快結案,取回資金,定價策略也進行調整。中部就傳出有建商近期積極開發海外房地產,就調整了旗下幾個建案的定價策略。


全文網址: udn房市情報 - 房市新訊 - 趨勢報導 - 房市開始反轉? 建商降價20%求售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4&f_SUB_ID=4055&f_ART_ID=305693#ixzz2x9UMAGlt
Power By udn.com
sseakao wrote:
是沒錯啦~~難怪大陸...(恕刪)


重新談判就不簽..這句話記得備份起來

中國是出名的出爾反爾,看子弟兵 馬英狗就知道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