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商的言論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買房

甚麼叫算你本事?這基本就是一句無關痛癢的話;那其它貼文者也表示同一工作有找到47K的,你豈不先去佩服他本事?更何況你說的“本事”這詞還抵不過一個便當哩!
按你指定一條街讓人來去應徵,你看有傻子要跳進你設的陷阱嗎?難道台灣除了你設的一條街外,沒其他街了嗎?眼光就這麼窄、這麼不挑、這麼沒本事?
不敢/沒本事跟老闆爭,是你自己的問題吧?不要說你信,我也會信,老闆會說“要幹就幹,不幹滾蛋!!”
旋風 wrote:
信不信我指一條街讓你去應徵
相同職務有超過22K的算你本事

在南部
這種職務萬年不調薪已經是常態
就是跟著基本薪資走
不然可x老董就不會耍嘴皮子
結果被爆料兼公幹
想一想
一間盈餘這麼高的公司
股票讓股東賺到爽歪歪
開出來的薪資卻笑死人

其他等而下之
園區內的廠商我就不說了大笑
你要跟誰去爭論??
老闆嗎??
相信我,他會回你一句話
要幹就幹,不幹滾蛋!!

tsai5059999 wrote:
22K的薪水你做嗎?...(恕刪)

chou3972 wrote:
甚麼叫算你本事?這基...(恕刪)

同一種職務
不會有一家47K,一家卻是22K
這叫破壞市場

我當然不會讓你去跳陷阱
科工廠區隨便一條街讓你選
夠誠意了吧

tsai5059999 wrote:
22K的薪水你做嗎??
新聞效應 只有不去證實的人才相信22K
相對論問題!!
真是無言!!

要筆戰也無所畏!!我奉陪!!(恕刪)

真的很多喔~而且是正值
連22K都沒有.大概20K
我的行業會接觸到很多這種收入的人
不是不想換.是換了也沒有比較好
你可能賺太多.又成天坐辦公室
所以你不相信所謂的22K
但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
其實還不少...
chou3972 wrote:
嗯!看你的語言表達,...(恕刪)


有人被打臉了
就見笑轉生氣,真是受不了
杜撰臆測的事情勸你還是不要拿出來講
到時候事實不是這樣,會很難下台
知道幾分就講幾分,否則會讓人覺得浮誇

我有在攝影,又有在玩音響
賺的錢扣掉拉哩拉雜開銷,月存25K,沒甚麼好勉勵
至少不會像有些人創業失敗還回家吃父母老本,人各有志
來買東西的 wrote:
真的很多喔~而且是正...(恕刪)

他們不曉得
主計處那個統計資料其實是有錯誤的
主計處只會統計年平均所得(不會管你是賣命加班還是周休二日)
然後再除以12
結算出台灣有360幾萬人
月領不到3萬

卻忽略了一件事
如果把工時這項因素也算入
那數字會更可怕
因為有很多超過3萬元的
事實上都是超時加班疊出來的
所以常有報導,老闆希望給勞工多賺點
居然是希望把正常工時放寬.........

如果再考慮南北差距
南部的勞工所得會更低

好多人的論點跟我朋友很像
反正就是

現在
賺100K以上的人 笑只賺22K的人不努力 買啥屁房 住玉山不會喔

時間拉到10年後 房價又漲3倍
賺200K以上的人 笑只賺100K的人不努力 買啥屁房 不會住海邊喔

時間再拉到20年後 房價又漲了10倍
賺500K以上的人 笑只賺200K的人不努力 買啥屁房 不會住火山旁喔
(這只是舉例.當然房價不可能無止盡上漲)

資本社會的確是這樣沒錯 財富會往有錢人集中
唯一的方法 就是在制度面去使社會盡可能公平 讓下層階級的人 也可以過得比較有品質
這不就是政府存在的目的嗎??政府應該做的是.讓房價合理化.而不是無止盡炒作

我朋友甚至贊同全民炒房 財團不用繳稅 說這樣可以帶動經濟
殊不知 一旦發生泡沫破掉 死的往往是自己
而既得利益者 連陪葬都不用 你還幫他數錢數得很開心

當房子是投資工具時 就跟股票 黃金 商品一樣 有漲就會有跌 有人可以舉例只漲不跌的商品嗎??
在高點買房套住了 就說自住沒差 其實都只是安慰自己罷了 也是房仲的話術
除非你是現金買房 而且財力雄厚 (但財力雄厚的人 通常不會說自住沒差這句話 他會坦承就是買貴了)
因為這個價差 讓你犧牲了2.30年的生活品質




請問你是房仲?還是代銷?資訊完全錯誤

吳寶田買的是精華地段喔,不吃不喝15年可以買五分埔,現在的松山火車站商圈店面。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7835962305.html
同樣現在年輕人不吃不喝15年,最好可以買五分埔店面啦,真的是鬼扯蛋。
就算逼年輕人一輩子當奴才,工作30年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松山五分埔店面。
難怪年輕人想要起來革命.......薪水低+物價高+房價更高=沒有未來


另外,內政部營建署日前發佈的房價所得比15倍,是指"家庭"年收入喔,如果換算成"個人",就是要25年不吃不喝.....簡直比吳寶田年輕時更痛苦,這些建商、房仲、代銷,一天到晚給錯誤的勸敗文,根本沒有為年輕人著想。
只會怪人家不努力的人
怎麼不想想台灣產業轉型如此之失敗
我們常說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薪水如何如何
其實很多台灣中產階級或者是在網路上跟人家戰來戰去的
薪水連這些地方的倉管小主管都不如

有時候不只是自己努力不努力的問題
而是大環境就只能給你這麼樣的職缺跟薪水
不是每個人都能丟下父母跑去海外討生活的
台灣現在的職缺跟以前相比起來
高薪的職缺都跑去大陸去了
中階主管也不需要了 畢竟工廠都沒了
低薪的作業員 供過於求
你不要 還有別人搶著作
這樣的環境之下 難怪一堆人領22K

這不奇怪 時代就是這樣
我們每個人當然都有努力了
程度不同而已
但在這個時代之下 很多事情是你事倍功半
努力很多卻只能收到很少回報的

而我一眼卻看不完 wrote:
只會怪人家不努力的人...(恕刪)

雖然現在大環境確實不好,但是跟自己本身的不努力也有關係。
同一間學校同樣的專業,別人在努力時你在玩。
畢業後有人積極的求職,就算一開使新水低也願意去做,慢慢的提升自己,不論是在原本的公司還是另外求職都可以得到好的晉升機會,有的人不肯努力,嫌工作辛苦,只想做辦公室吹冷氣,真的給你找到作辦公室吹冷氣的工作,不是嫌薪水低,主管不好,每天都在抱怨,又不積極的尋求提升自己的方式,當然買不起房。

我當初剛畢業工作時,起新也不高,因為對工作不熟烯,每天被主管罵,我也是忍下來了,做到現在,雖然不敢說薪水多高(跟01上一堆動砸年薪破百的比起來差多了),但是畢竟有穩定的提昇,不但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也買房子了。

我覺得現代人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要太好高騖遠(只有一百萬的資金看一千萬的房子),本身也要節省一些(不要常常出去吃大餐換手機,我曾經有同事每2~3個月就換一之手機,過年期間一個禮拜花了快8萬在玩樂方面(沒有出國唷),像這樣怎麼可能買的起房子),這樣買房絕對不是夢。
工商時報【蔡惠芳】
麗寶建設機構董事長、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吳寶田昨(18)日表示,
政府的無作為,市場的觀望,使得「今年房市確實有點兒悶!甚至比金融海嘯的時候還要糟糕!」
吳寶田坦言,確實今年房市從1月悶到4月,從中古屋市場量縮,就可明顯看出,尤其是台北市。
期待政府有所作為,振興內需。

不是說大家都買得起嗎? 怎麼會量縮呢?
房子都在投資客手上, 隨便裝潢一下就要賺, 自住客咬牙買嗎?
幫投資客解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