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哥大 wrote:1*250%*85%=2.125我是認為很簡單明瞭 算數邏輯能力?不回?豪哥大 wrote:那個15%早就說是來自永慶房屋的資料引用有公信力問題 沒公信力永慶房屋有造假?不回?spotlight228 wrote:你犯的已經不單是邏輯的問題, 不回?豪哥大 wrote:這不叫打臉什麼才叫打臉? 扯東扯西?然後說人打臉前面都不敢回了喔
TopYoung wrote:扯東扯西?然後說人打...(恕刪) 我認為都沒問題又有什麼好回的?笨蛋才會照著有心人話走吧解釋不出實價登錄跟永慶銷售資料何者可信硬扯實價登錄剔除過高過低的異常資料還能硬拗永慶的有~~~~公信力(跟實價登錄差這麼多耶)當然叫打臉
豪哥大 wrote:解釋不出實價登錄跟永慶銷售資料何者可信硬扯實價登錄惕除過高過低的異常資料還能硬拗永慶的有~~~~公信力(跟實價登錄差這麼多耶)當然叫打臉 "數據會說話" (實價登錄這時又不算了)「這就是永和人跟非永和人的觀點差異住永和55年表達的是我的觀察懶得跟你耍嘴皮」有人前面實價登錄的資料不屑一顧現在又說公信力很好....哇... 我也想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啊P.S.永和人觀點>實價登錄>永慶
看到言語巨人 行動侏儒現象,話聽聽就算了永和不只蓋好蓋滿,八九成的房子都蓋近二三十年拿新成屋價格變動來類比二三十年的房子本來就很可笑而這也是統計數字(毋論來自政府或企業)背後的盲點而個人觀察是補其中的不足重點是永和主流的二三十年的公寓,華廈~有15%的降幅嗎?永和二三十年的住宅15%降幅~我到今天還是沒看到
豪哥大 wrote:看到言語巨人 行動侏儒現象,話聽聽就算了 原來是在罵現在的多多,看好又不進場導致市場沒量...豪哥大 wrote:而個人觀察是補其中的不足 大溼啊大溼自住沒差...有土斯有財台灣房地產港澳陸都快買了大家還不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