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將因國之收入減少而暴跌,必於一年內發生。
;房產將因少子化而緩跌,吾非神仙而不能測。

名可測其性格,卻難測其命,因起心動念間,行為改,命亦改。
先天之名為父母給,僅表父母期望,影響命運甚微。
然後天之名因其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故命運往往與後天之名相連。
若知所進退,必然已下車。

房產殷殷切切; 投資淒淒慘慘。
天道,損有餘以補不足,房產有餘而房慘不足!
房已進入主跌段,雖有貸款卻不能逆,背哉!

悲哉! ~~~~~~~~~~~~~~~~~~~~~~~~~
台灣少子化
跌的是鄉下
雲林透天80志100萬就有
今天新聞有報
也有去當地訪問拍攝
=====還是建議趕緊生幾個吧
懶人國 wrote:
台灣少子化
跌的是鄉下...(恕刪)


去年還在炒20鄉漲

台北跌了

鄉下也炒不動了

以後鄉下更便宜

誰還要去大城市打拼
少子化,跌的真得是鄉下,以後鄉下真會沒人囉!

從小區域縮影,就可以了解,新店有4個捷運站,大坪林,七張,區公所,總站..

大家都往七張擠,而且擠的水洩不通,因為它生活機能最好,有家樂福,賣當勞..,其次是大坪林...

我曾經以為區公所純住宅,密度沒有七張擠,品質比較好,房價因該較高,結果並不是這樣...

台北市跌是因為 "總價問題"

還有台灣人的想法和日本不同,台灣人不買房會睡不著.

所以,才會抱怨買不起房,就是很想買,但不想買或買不起.

雙北市的人口真的沒有成長嗎?有幾萬人到雙北就學跟就業,而且是每年每年增加。少子化真能抵銷掉每年移入雙北的人口嗎?

有人說國發會的數據,還是哪邊的數據?桃園增加幾萬,雙北大約各少了多少,數據從哪來?應該是設籍的吧?那移入雙北租屋沒設籍的呢?國發會有沒有移入雙北卻沒設籍的數據?

舉例;A從鄉下到桃園就學就業,B從鄉下到台北就學就業。桃園房價好入手,A買了並且設籍,B在台北用租的,籍貫在鄉下。這樣能說是桃園人口漲了,台北人口沒漲嗎?
樓上說到重點了,北市問題在高總價,需求其實很強(如果沒啥需求就不會有巢運抗議也不會有社宅議題了),只是民眾收入跟不上漲幅導致交易停滯,如果收入能增加,配合房價適度回檔,北市仍是許多年輕人及中生代居住就業首選.
晴天心情 wrote:
雙北市的人口真的沒有...(恕刪)
晴天心情 wrote:
雙北市的人口真的沒有成長嗎?有幾萬人到雙北就學跟就業,而且是每年每年增加。少子化真能抵銷掉每年移入雙北的人口嗎?
有人說國發會的數據,還是哪邊的數據?桃園增加幾萬,雙北大約各少了多少,數據從哪來?應該是設籍的吧?那移入雙北租屋沒設籍的呢?國發會有沒有移入雙北卻沒設籍的數據?


首先,國發會統計預測的是全台人口趨勢,
大大指的雙北桃園設籍問題,
那是地方政府的數據,
你應該先搞清楚這點!
當然有設籍的部份才能統計到,
沒入籍的人要怎麼算?

雙重國籍旅居歐美~常年在對岸或東南亞工作~
國外留學~赴澳打工遊學....等
這些都是有"設籍"但沒入住的人口,
你確定這些人加起來會少於沒設籍的人?

"少子化"的問題大家已經習慣了,
目前每年大約就是20萬出生數,
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是"人口急速老化"...

E.TTsai wrote:
首先,國發會統計預...(恕刪)


國發會預測全台人口趨勢,有沒有預測到各縣市人口移動算進去?

說到重點了,沒入籍的要怎麼算?只看冰冷的數據準嗎?這些來雙北就學或就業的算不算雙北新增的人口?這些人移入的大部分是不是就是有租屋或買屋的需求?


empirepenguin wrote:
去年還在炒20鄉漲...(恕刪)

E.TTsai wrote:
首先,國發會統計預...(恕刪)


雙重國籍旅居歐美~常年在對岸或東南亞工作~
國外留學~赴澳打工遊學....等
這些都是有"設籍"但沒入住的人口,
你確定這些人加起來會少於沒設籍的人?
-->每年是有一堆人出去,也有一堆人回台,或陸續回台,一來一往不就抵銷了嗎?

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是"人口急速老化"...
-->老人不買房子嗎?聽仲介說老人買房子不比年輕人弱,人口老化反而電梯大樓會增加需求

晴天心情 wrote:
每年是有一堆人出去,也有一堆人回台,或陸續回台,一來一往不就抵銷了嗎?


你確定前往對岸或東南亞工作或經商的每年都會有一堆人回台?
至於移居歐美的就更不用說了~~

晴天心情 wrote:
老人不買房子嗎?聽仲介說老人買房子不比年輕人弱,人口老化反而電梯大樓會增加需求


65歲以上的老人買房子不比年輕人弱?
這也算是滿有創意的說法....

照晴天大的邏輯來看....
台灣老化越來越嚴重~~
成交量應該要越來越好才是~~對吧!
真實的市況為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