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insh wrote:
一樣米本來就是百樣人
何必在個案上執著
就像多少年來老婆要買而裝神算不買的
應該不會比較少吧
所以,不論買租都好
不要貪嗔痴就好
講一個自身小例子
我汐止有間房,,,17坪,,,一房一廳,,,在車站對面,,,算是知名社區
約8年前那時租金9000元(連1萬元都租不到

經歷這幾年,,,租金從9000拉到10000,,,拉到12000,,,現在有人租到15000,,,
不要當神算,,,預測真的準,,,就不會跟寶可夢一樣從小魯變大魯再進化變超魯
也不要把以為自己聰明,,,以租待買,,,把房東當傻子,,,買的起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房子應該是不會比房客笨,,,租金是會上漲的
多存錢多聽多看多比較是對的
一直覺得田大權說的一句蠻有道理
遇到喜歡的區域房子,也負擔的起,,,就買吧
真要當神算,,租當然也ok
不要貪嗔痴就好
現在買房怕被套牢,到底何時才能進場?一名桃園房仲在PTT中發文表示,根據他賣房的成交經驗,遇過現在進場買房的8種客戶,包括:
1. 不想面對公婆、跟先生一起出錢買房的人
2. 不想做什麼事都要顧慮家人或房東的準新人
3. 承諾長輩會讓小孩有穩定生活品質的人
4. 租房子遇到惡房東,決定自己當老大的人
5. 夢想跟先生一起打造自己的家的人
6. 工作、結婚考量決定買房的人
7. 想有大空間、希望父母幫忙帶小孩的人
8. 擔心小孩被騙、買房登記兒子名字讓他繳房貸的人
他指出,其實這八種人的共同點就是「自住沒差」,並不是真的沒差價格,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才願意去承擔風險;即使未來房價跌了,他們也心甘情願,不會因為擔心實價登錄的數字下修就不買房。
不少網友看完他的分析,紛紛提出意見,許多網友認為「有強烈動機買房自住,當然就該買」、也有網友推文指出「這幾年買房的朋友都是真需求、等不了」;而房市專家賴淑惠也撰文建議,只要有能力買房就可以進場,否則錯失買房時機,只能徒留遺憾了。
此外,該名房仲也指出,如果現在還會問自己「要不要進場」的人,就代表「還不需要買房子」,代表對房子的需求與渴望還沒有高到讓自己願意承擔房價波動的風險,建議民眾不如等到自己認為「真的非買不可」再買就好。
沒那麼剛需,,就租吧,,也是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