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房價10年緩跌他提3大理由以租代買

你的言語充滿憤怨,完全無法與說法聯想,勸你不要在這種虛無論壇找茬,明眼人都看在眼裏,逞口舌之快只會讓人更偏激而已,於事無補。

不用看什麽,有無都是自己承受就好。
幾位大大太強了,話說當年買房子的時候,office裡一群年紀相仿的飯友們,大家同聲反對,其中一個鉄囗直斷,我們的房子會跌到350萬,對折!
但我考慮小孩已出生,自備款有200,
我跟老公年收入合計150,
所以,抱著對折決心,咬牙買了。

llinsh wrote:
一樣米本來就是百樣人
何必在個案上執著

就像多少年來老婆要買而裝神算不買的
應該不會比較少吧

所以,不論買租都好
不要貪嗔痴就好


講一個自身小例子
我汐止有間房,,,17坪,,,一房一廳,,,在車站對面,,,算是知名社區
約8年前那時租金9000元(連1萬元都租不到)
經歷這幾年,,,租金從9000拉到10000,,,拉到12000,,,現在有人租到15000,,,

不要當神算,,,預測真的準,,,就不會跟寶可夢一樣從小魯變大魯再進化變超魯
也不要把以為自己聰明,,,以租待買,,,把房東當傻子,,,買的起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房子應該是不會比房客笨,,,租金是會上漲的

多存錢多聽多看多比較是對的
一直覺得田大權說的一句蠻有道理
遇到喜歡的區域房子,也負擔的起,,,就買吧
真要當神算,,租當然也ok
不要貪嗔痴就好


多數人買第一間房是真的有需求,
很難碰或等到好時機.
每個人的"當年"不一樣,
光我自己的"當年"就很不同,
我"第一個當年"的住家,是長輩買的,從最高價近腰斬購入,
過了約十年因要搬家準備買新賣舊時,舊家還被殺到購入價6折,
這"第二個當年"的慘況可見一斑,當然我家人也在這個慘況中買到便宜貨.
結果一樣是當年,
第一個當年買的住十年若賣掉賠4成,
第二個當年買的住十年現在賣賺1倍.
這二十幾年來我住的城市房價波動是很大的,
北部我不知道,也許不一樣.


真是美好的當年,幾百萬就可以買房了。現在大家的收入都還是跟當年一樣。買房卻要付兩三倍才買得到。
當年買房的,負擔不重,現在賣掉還有錢賺。
當年已經回不去了,但是還有下一次的機會吧!別氣餒,連多頭總司令顏炳立都說了,房價會緩跌8年,到時候,雖然跟美好的當年比還是貴了一些
llinsh wrote:
你的言語充滿憤怨,完...(恕刪)


是你先說別人不好的,說別人不好就沒關係,別人說你就不行,真偏激,勸你還是顧好你自己吧。

不過一句話說對了,「不用看什麽,有無都是自己承受就好」。
房市前景未明,雖有專家學者認為現在進場就跟擁抱炸彈一般危險,讓想買房卻又擔心房價跌的民眾好擔心;不過一名房仲根據自己遇過的8個客戶指出,現在進場的人並不是傻子,而是有迫切的自住需求,這樣的人才是所謂「自住沒差」的實例。

現在買房怕被套牢,到底何時才能進場?一名桃園房仲在PTT中發文表示,根據他賣房的成交經驗,遇過現在進場買房的8種客戶,包括:
1. 不想面對公婆、跟先生一起出錢買房的人
2. 不想做什麼事都要顧慮家人或房東的準新人
3. 承諾長輩會讓小孩有穩定生活品質的人
4. 租房子遇到惡房東,決定自己當老大的人
5. 夢想跟先生一起打造自己的家的人
6. 工作、結婚考量決定買房的人
7. 想有大空間、希望父母幫忙帶小孩的人
8. 擔心小孩被騙、買房登記兒子名字讓他繳房貸的人

他指出,其實這八種人的共同點就是「自住沒差」,並不是真的沒差價格,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才願意去承擔風險;即使未來房價跌了,他們也心甘情願,不會因為擔心實價登錄的數字下修就不買房。

不少網友看完他的分析,紛紛提出意見,許多網友認為「有強烈動機買房自住,當然就該買」、也有網友推文指出「這幾年買房的朋友都是真需求、等不了」;而房市專家賴淑惠也撰文建議,只要有能力買房就可以進場,否則錯失買房時機,只能徒留遺憾了。

此外,該名房仲也指出,如果現在還會問自己「要不要進場」的人,就代表「還不需要買房子」,代表對房子的需求與渴望還沒有高到讓自己願意承擔房價波動的風險,建議民眾不如等到自己認為「真的非買不可」再買就好。

沒那麼剛需,,就租吧,,也是不錯的選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