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晚出生就愈不公平嗎 ? 觀古論今


Johnny_depp wrote:
五能線


我很認同你寫的這段:
「偶是覺得,應該積極的重新國土規劃,著重農業恢復景觀,反璞歸真 (因現在工業與科學園區已經太多了),整體的規劃朝觀光島嶼的方向邁進,加強觀光性交通的開發及行銷

舉例
可能點如規劃北海岸輕軌 - 日本東北的JR 五能線
包裝開發及行銷宜蘭線鐵路的小站 - 如龜山/ 大溪車站不會輸日本的某些沿海線路

這比較是區域性的發展」


我有一位同事每年至少去日本一次,他專玩日本鐵道旅遊
他一定也很期待台灣有這樣的規劃
而且雖然不知道這種規劃能不能吸引大陸或歐美觀光客
但我相信至少對日本觀光客有相當的吸引力
ldw406 wrote:
而且主要的賣點應該是人文、歷史層面


中性說法,避免政治口水

實際上,東南亞跟台灣的人文歷史連結是什麼? 除了華人同文同種外 (有些人否認)

觀光上台灣可以推銷的其中一種人文歷史,就是對岸 (這只是一種,不反對發展其他種人文故事)


這個世代過去,下一代大概也沒什麼觀光故事可推可吸引人了... 因連結會逐漸斷掉,看下面的例子就知

日本還是在推在地歷史文化

東北仙台就是伊達政宗
花卷就是文人宮澤賢治
新瀉也提過,目前旅遊版還置頂的川端康成
其他零零總總到處各地都有
如北海道三線城市的小川原脩

台灣也有這類的在地歷史人文觀光推廣,值得持續,不要因意識形態篩選掉了.

Johnny_depp wrote:
中性說法,避免政治...(恕刪)


認同
現在年輕人或許比不上以前的肯吃苦,但也不至於差那麼多。
要說以前是100分,現在也有80分。
但是房價炒高,薪水沒等比例上升是結構性問題。
以房價飆升的速度,是要年輕人多能跟??
房價漲三倍,薪水也要漲三倍。這叫老人家來就有辦法嗎?

Johnny_depp wrote:
說空泛當然沒問題,...(恕刪)



你太小看台灣的研發能力了,台灣的老闆太急於速成.若是願意給時間.台灣能研發的東西太多了
既然台灣叫矽產業,可以有更前瞻的電子產業可以做甚麼?台灣可以用石墨烯做開發前提,把相關石墨烯的合成,量產,應用
用國力做一個整合性的開發.石墨烯可以用來做機殼,電子線路,pcb板,觸控,超級電容,快充電池,顯示器,太陽能....
這些都是應用.量產性則可以開發鍍膜,塗布,噴淋,印刷,壓印,轉寫.或是添加後射出,熱壓.合成的部分則可以做得更多.
石墨烯上接枝生物奈米晶片,複合材料種種.

我的意思是考量矽產業的未來,何種技術或材料是會顛覆矽產業.用這角度思考重新開發整合性的技術.讓台灣的矽島產業
能持續維持競爭力.台灣這部分的應用與量產上,就原理的認知與設備研發.並不會比較差.這是台灣一定可以做得到的地方.

hsubruce wrote:
現在年輕人或許比不...(恕刪)

這十幾年房價漲的比物價還快,連平均薪資對比物價都可以倒退二十年了。
跟房價那更是不用比了。
物價優關民生必需,老百姓再怎麼樣還是優先顧好肚子再來談買房,收入倒退到一定程度有買房意願的人必定驟減。
現在房價開始下跌也只是修正過程而已。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仰慕者 wrote:
這是台灣目前年輕人...(恕刪)


寫的好

Johnny_depp wrote:
說空泛當然沒問題,...(恕刪)


正因為連細節都做不好,遑論做策略.再好的策略若細節不到位.就是做不好!
這個世界因為資訊爆炸,大家能比的就是細節.火車誤點,馬路不平整代表這個國家執行上根本不到位.這樣在有甚麼觀光政策
落實不了如何靠觀光發財?

就好像你現在嘴砲一堆,實際去執行發現根本喊不動.或是規劃的想法很理想.執行後發現根本達不到必須降低標準妥協.
甚至閹割掉最有意義的部分.台灣的觀光根本就不到位,要怎麼拚觀光?這就是我的問題.

台灣一向是經濟引導,由政府訂定產業方向與政策. 輔導業者去發展產業政策.並給予技術或資金上的優惠.現在如此,以後也是如此
.雖說是舊思維.不過大陸也是十三五繼續走.如果有明確的產業方向,業者自然會去找適合的技術去發展.
這十年失落的產業政策,使得企業只能各自為政各自發展.政府也沒有出來進行整合.放任業者自己火拼.終於自食惡果.
被大陸,印度,韓國各個擊破.所以,政府還是要當領頭羊,訂出一個明確的產業方向,是繼續進行工業科技化,還是商業自由化.
又或是兩者並行.但就要明確訂定發展的細節.這樣台灣還是有未來的.這個部份台灣過去執行的很成功.

hsubruce wrote:
現在年輕人或許比不上...(恕刪)

+1
kuwata.yang wrote:
正因為連細節都做不...(恕刪)


從就業人口的比例來看,多數人去從事觀光業,並不表示國家就要放棄其他產業
政府仍然可以發展其他產業,只是從事這些產業的人口會相對較少(但產值卻可能不少,甚至超過觀光業,像台積電的員工數佔台灣人口比例很低,但產值卻非常高)

台灣還是可以有某些高附加價值的重點產業,像你提的矽產業當然可以做,而且應該很值得做,但那些產業能提供的就業機會大概很有限
所以台灣還是要發展觀光業,因為觀光業才可以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
至於細節執行不到位,那就是要好好努力、改進,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雖然目前不夠好,但不做的話,永遠都不會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