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02 wrote:你那麼激動幹嗎?跟銀行借,又不是跟你借,銀行都不怕,你替銀行操心幹嘛?
那個公務員還在貸九...(恕刪)
實價登陸原本的本意是政府要避免建商 投資客亂開價 實際反應區域行情
最後卻變成一個不健全的制度下 政府提供建商與投資客 炒房的一個工具
<對於新成屋來說>
看房時建商搬出實假登錄 並口口聲聲說 降價怕對不起先前買的客戶
所以只好送你裝潢來維持總價 實際換算後單價還是下修! 難道先前買的人會不知道你含著裝潢賣嗎?
根本就是掩耳盜鈴!
另一方面 有的建商會乖乖寫出含裝潢的總價 但有的又不寫(ex:左岸x暉 vs 左岸大雄)
實價登陸的本意 不是要反映實際的區域行情嗎? 怎麼還有機會讓建商如此操作?
更扯的是 還有一個月前查得到的案件 這個月就消失! (後來得知是投資客斷頭殺出 大概是建商怕會降低區域行情)
<對於二手屋而言>
身邊的朋友就有向投資客買房時,投資客信誓旦旦的跟朋友說,他有熟識的銀行可以幫忙多貸點,只要做AB約就好! 目前朋友已經搬進去兩年了,甚麼事情也沒發生。未忠實登錄實際上真的受罰的又有多少? 罰款這麼低 對於墊上去的價格來說根本不算甚麼! 對於砍下來的房價 也不算甚麼!
-----------------------------------
實施1年半來,超過60多萬筆的登錄案中,雖有不少錯誤刊登案例,但這些案例透過陳述意見後修正補登,並沒有被罰款。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王靚琇表示,實施至今,只有3個人因為惡意刊登不實資訊而被罰款。注意只有3個人,而且是因為惡意而受罰。
2014年資料 如有誤還請指教
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119/329429/
市場的機制 不就是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折扣!
實價登陸的本意 不就是要忠實的反應區域行情? 現在卻變成讓建商與投資客操作的工具 真的還有可信度?
mark00 wrote:
身邊的朋友就有向投資客買房時,投資客信誓旦旦的跟朋友說,他有熟識的銀行可以幫忙多貸點,只要做AB約就好! 目前朋友已經搬進去兩年了,甚麼事情也沒發生。未忠實登錄實際上真的受罰的又有多少? 罰款這麼低 對於墊上去的價格來說根本不算甚麼! 對於砍下來的房價 也不算甚麼!
-----------------------------------
實施1年半來,超過60多萬筆的登錄案中,雖有不少錯誤刊登案例,但這些案例透過陳述意見後修正補登,並沒有被罰款。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王靚琇表示,實施至今,只有3個人因為惡意刊登不實資訊而被罰款。注意只有3個人,而且是因為惡意而受罰。
2014年資料 如有誤還請指教
來源: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119/329429/
市場的機制 不就是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折扣!
實價登陸的本意 不就是要忠實的反應區域行情? 現在卻變成讓建商與投資客操作的工具 真的還有可信度?
...(恕刪)
這個就跟很多公共設施做半套一樣,立意很好,但是呢~後面的稽核查證沒有相關的配套措施..這需要相關的經費
從實價登入的查詢系統發現,很多私人的網站都做得比他好..流暢度差..篩選能力更不用說..
建議大家可以從履保中心的網站去看價格參考.有些履保會有把價格PO出來.
但建商價格做假..有一方是怕買方自備款會不夠,就買不成解約,另一方面就像你講的..
所以建商做這件事....並不是只是為了不要讓低價出現..且預售屋的實價登錄,若規則沒改的話..就是建商只需要在全部預售屋售完時,才需要做實價登錄..所以中間知道價格多高多低..只有建商..所以你覺得一年還是二年後才公布不實的全部登錄價格..會影響當下正在銷售的餘屋嗎?影響不大...
中古屋九成以上的實價登錄..都是真實成交的價格做的登錄..總是會有人想偷雞摸狗..那就不多講什麼...才不像有些人講的實價登錄幾乎都是做價..如果他們有機會遇到代書..去請教代書..他們就會知道..很少會有假的實價登錄狀況..
prozach wrote:
自己去建商那看看就知...(恕刪)
你就是不會遵守的人...政府做實價登錄是站在客觀角度去做這件事...
難不成你以為實價登錄有特別對某一方有利嗎?對賣方還是買方?買方看的到的...賣方也看的到..但政府也只是公告出現..因為買賣方要不要真的做參考並沒有強制性..
老實說...實價登錄對於房市是沒有幫助的..實價登錄是當年房價又往上漲的兇手之一..房市好時..賣方就會看最高還要賣更高的人..跟投資客無關..還是你若賣房子你會看最低的然後在往下的價格去賣?
房市差時..買方就會看最低的再更低..
但每間房子並不是長一模一樣,各自有自己不同的房子條件及地環位置..但賣方會管嗎?不會..他只知道要看最高的..即使不同棟,即使條件完全不同..反之買方也是..就算想買的房子條件再怎麼好..一樣會看最低的更低...
搞得實價登錄的美意並沒有真的讓房市價格因為公開而穩定..只能說實價登錄不適合台灣的風俗民情....
至於你要不信..你就不要信..當你有一天你面臨要買房子或賣房子..你就最好都不要參考..就賣一個宇宙價..行情五十萬..因為你不相信.你就開個一百萬賣好了..看你賣個十年能不能賣掉..或者行情五十萬..你硬要出個20萬..覺得這才是行情..那就看你十年都這樣出有沒有機會買到..
實價登錄從沒跟人民說..一個固定的數字..有高有低也不會算平均值是多少.因為沒意義..條件都不同
.當你是買方時,你硬要看最低的..就說比他高都是假的.那也是你的事..
birdy0614 wrote:
還要一再地說..台灣人守法守規..政府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