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ang3 wrote: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記得小時候我家買第一間新大樓新成屋時(非祖產分的房子),父母也是近四十歲..(恕刪)


對應你本樓笑話的結語"40歲之前沒房子,40歲之後你就習慣了"

想請問樓主,您靠自己(非靠綠卡配偶、非靠祖產、非靠原生家庭、非靠地主乾爹)幾歲買房?
life2018 wrote:
對應你本樓笑話的結語"40歲之前沒房子,40歲之後你就習慣了"

想請問樓主,您靠自己(非靠綠卡配偶、非靠祖產、非靠原生家庭、非靠地主乾爹)幾歲買房?

這個 貧窮會遺傳!當然財富也會遺傳,連郭董剛創業時,也是賭上身家跟母親的支持。

人類是群居的,無論何種環境或際遇,獨行俠是無法完成,一定會有多重因素。
life2018 wrote:
對應你本樓笑話的結...(恕刪)


問個問題
為什麼你會把乾爹扯進來呢?一般人會向乾爹拿錢嗎?應該都是向自己的親爹拿錢吧?
(你以為我是女的,乾爹是SUGAR DADDY喔?)
另外我和我老婆的財產是分開的唷

回應你的問題
就不講我到底幾歲買房,因為沒參考價值(我還沒40歲)

不過我30歲時從美國搬回台灣工作,那時候我戶頭裡「靠自己工作存的錢」有台幣一千萬
這是起於我28歲某天在泡澡時,突然產生的一個想法:我20歲時沒有所謂的人生第一桶金,那我要30歲「存」台幣一千萬
(那個時候商業週刊最喜歡寫什麼幾歲存到第一桶金,我自己沒有所以覺得很不爽)

我在美國的工作是自己找的,收入OK,日子過得不錯
我自認為在美國上班時比我那些留學生同學工作更認真
這樣子,你覺得我是靠自己買不了房的人嗎?

我這輩子
還沒靠過家裡的關係找工作或是賺錢
我講了好多次,男人本業要顧好,家裡只是你進可攻退可守的支柱
天道酬勤
life2018 wrote:



對應你本樓笑話...(恕刪)

其實很多人靠自己買房的,我2016年42歲買的自用房,如果家裡沒房給我住,我10年前就自己買了...

pyang3 wrote:
問個問題為什麼你會...(恕刪)


謝謝!那你確實有資格有這樣的心態,雖然我不知你寫此文的意義在哪裡!

抱歉,會扯到你乾爹,是因為你拿出來說。

會想問你幾歲買房,是這篇發文及你只說原生父親的買房,沒提到自己。

davidhuang6452 wrote:
其實很多人靠自己買...(恕刪)


謝謝你也回覆。

我跟你及樓主一樣都是六年級,我所有的同學大多都靠自己買房了,所以我從不質疑有年輕人可以靠自己買房的。

素還真真真 wrote:
那就都用應該,你可...(恕刪)


你附了條文,但是你自己的解釋

三年後要還是符合資格才能續租,這沒有什麼疑慮

應於電腦公開抽籤後三日補齊是指一個最後補件的時間而已
(新申租的人太多事要電腦公開抽籤,所以會有一個電腦公開抽籤的日期)

內文並沒有說續租者要重新抽籤

你特意把這兩個地方匡起來腦補在一起

之前留言者已說他有電話詢問過,建議你可以自己也去問問看


你不過就是想要告訴大家,租房子就是要常搬家罷了

跟老了沒人要租房子給你一樣老套了

三年到期若不符合資格,當然不能續租

為什麼訂三年不訂六年,也已經有人回答了

有興趣就自己再打電話或是寫信去問問,不用再私訊給我了

怎麼掙扎都改變不了現在房子在跌價,租屋越來越好租的現實


最近版上多方消息越來越小聲,沒什麼好說嘴的

只剩下像說一直不買的人多半後半輩子很落魄之類的能說嘴

連遺傳都出來了,只能這樣自嗨也是滿可憐地

還留在那種一直沒買房就一定是經濟弱勢的思維的人,可以繼續自我麻痺

這年頭思考靈活,能接受新觀點新變化的人,才不會被淘汰



deapblue wrote:
還留在那種一直沒買房就一定是經濟弱勢的思維的人,可以繼續自我麻痺

這年頭思考靈活,能接受新觀點新變化的人,才不會被淘汰

所以你的重點是倡導租房不買房?租房的也會是經濟火車頭?當然租店面會有經濟沒錯!

但連自住都有問題是能談什麼經濟?就算社宅最多可租6年,其本意是鼓勵提早存頭款買房,

並非租了社宅後就可高枕無憂,政府早就說社宅的功能是中繼而已,租房肯定不是長久之計。

會選擇租房絕對有千百個不如意,不要自我催眠說不買房而選租房,是有更多的理想與抱負。


圖片來源!


pyang3 wrote:
30歲時從美國搬回台灣工作,那時候我戶頭裡「靠自己工作存的錢」有台幣一千萬..(恕刪)


真心請教

六年級30歲存一千萬回台的留美碩士,推估在美工作最多3年,考量稅及必要開支,年薪至少15WUSD,算是極少見極成功的範例,是否可以透露一下達成的關鍵(如系所、產業、工作態度)
life2018 wrote:
真心請教六年級30...(恕刪)


哎喲,我不是唬爛你的啦
你想知道的話我可以講給你聽
不過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碩士畢業後在矽谷找到工作,是電子業公司,辦到工作簽證,一開始薪水普普
不過遇到一個很好的老闆,是我的貴人
那時候老闆教我,年輕人不要計較錢,就當作繳學費給公司
並且改變了我一個觀念:機會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是留給「隨時準備好的人」
我們現在都已經離開原本的公司了,我還是當他是老大,與他有生意合作

所以那時我就很認真上班,那時候滿腦子都是工作,大家給我的稱號是「hard-working的某某某」
我曾經在禮拜五時說:什麼?今天是禮拜五?我以為是禮拜四!這樣子我少了一天衝業績!(這種鬼話我現在真的講不出來)
因為對工作充滿熱情,總是把客人的問題當作自己的問題在解決
後來我就和一個客人變成朋友,我們幾乎每周都去打高爾夫球
因為他年紀比我大二十歲,我都當他是教父在學習,後來我們合作了一個項目
而這個項目,讓我賺到不少錢,其實就是所謂的業外收入
但是我白天上班依然是在公司全力衝刺,我的職位固定有在升遷,操的盤越來越大
現在回頭看,那時候我真的很拚,是連現在的我都不禁感到佩服的那種

我是那種別人會願意合作的人吧
因為夠認真,也夠真誠,也討厭騙人
我覺得,他們可能也覺得我家裡不窮,所以不會為了這點錢坑他們
以前公司也讓我負責可以A大錢的職責,應該也是知道我的背景吧

現在我是我做自己的事業,我是自己的老闆,不然那有辦法三更半夜在這裡跟大家喇賽......
不過我承認,如果我沒有家裡的那一塊,我現在應該還在職場上賣肝吧

不過話說回來
怎麼就我一個人願意講自己的事情呢?
天道酬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