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40年,最重要最正確的決定是買房

二十年前,曾聽長輩說他們幸好在年輕的時候一時衝動,頃所有的錢去買了台北現住的房子,不然後來也買不起。之後我都是經由換屋的方式,由小到大,由舊到新,直到現在的房子。

我想在任何年代,買房都是一件艱苦的決定。背負貸款,意味著縮限往後幾年的享樂,不只是自己,太太小孩也需如此。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買房對我而言是甜蜜的負擔,
我並不鼓勵大家買房,
我主張要量力而為。
好物件不多,
現在流通的物件一堆都是拉基,
拉基還賣天價?
好物件有可能在你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出現,
無法怪別人,
誰叫你沒準備好?
誰叫你把錢拿去買拉基?
好物件大家搶著要。
lawtaipei wrote:
買房對我而言是甜蜜的負擔,
我並不鼓勵大家買房,
我主張要量力而為。
好物件不多,
現在流通的物件一堆都是拉基,
拉基還賣天價?
好物件有可能在你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出現,
無法怪別人,
誰叫你沒準備好?
誰叫你把錢拿去買拉基?
好物件大家搶著要。

高房價時代,對多數人來講,「量力而為」和「買好物件」是矛盾的,想要量力而為,除非運氣很好,不然買得起的即使不是拉基,也稱不上好;若想買好物件,就要冒險越級打怪。

想在量力而為的情況下買好物件,最實在的方式是變有錢人,不過能做到的也只有少數人。
一鴛一 wrote:

.... 中南房價非常親民

光台中74線內外附近新建案從2015以來從13萬/p飆到25萬/p

重劃區造鎮案也是用搶的...(恕刪)


建商就是用這種話術來號召北部投資客到中南部炒房的,

但中南部很多自住自用者都已習慣 1字頭/p,
對北部投資客來炒房非常不屑, 看房子都會避開投資客物件,

結果是 建商發大財,
不少投資客慘被套牢


一鴛一 wrote:

善用槓桿投報最少都有穩定2%起跳,風險來說比股票債劵安全的多...(恕刪)


說直白一點,
繳出幾百萬的頭期款, 投報卻只比穩定2%高一點, 實在很遜,
而這也是房價炒太高的後果.

高風險年代, 如果平時沒研究投資, 也就不必一定要投資甚麼, 放定存也OK,
投資專家一般都是建議要 "逢低進場" 而不要追高 ,
現在房價與股價都被炒在高點, 不必跟著別人起鬨, 忍不住亂投資
會酸言酸語的人,九成都是羨慕的!

人家不用再繳房租 不用40歲單身狗一直窩在小套房

有張房地契上面寫著自己名字,要增貸想賣掉都可以

家裡愛怎麼裝潢就怎麼搞,慢慢繳貸款的快樂房奴不適合酸民來當的。
台海危機時一時衝動首購,SARS時一時衝動買了第二房,雖然當時房貸繳的很辛苦,
景氣最差的時後買房.當時同事都潮笑我,但後來發現我買的時間點很好,
買房真的需要一點衝動,七分衝動二分機運一分理性我就買了
Tracy k wrote:
台海危機時一時衝動首...(恕刪)


衝動的太是時候,能買在上升段的中段就算運氣好,買在初升段不只上輩子要積德,這輩子也要積善。
t100390101 wrote:
活了40年,最重要最正確的決定是買房...(恕刪)


我的感想是
我這代人被買房金錢壓力綁住過日子虛度人生了
我交代小孩
以後就生個小孩
也別再買房了
房子夠住就好
甸甸賺錢教育好孩子
吃喝玩樂快樂過一生就好
gintan wrote:
買不買房每個人的遭遇不一樣,見解和想法就會不一樣...(恕刪)


推你~~
強者我朋友上個月跟我說:房子就從小間開始買,以小換大,每次換房都沒有壓力

我心裡OS,十年前剛出社會工作是有幾個能拿出幾百萬買房.....,順著這十年狂漲的勢一直換,說的還真輕鬆
今年39歲終於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去年看到今年初就買了,買的價格很滿意,預售屋。看了一年多心得。(等你跳脫一個框框晉階到下一關,視野不一樣)。自己沒有父母親幫忙,完全靠自己,總覺的40歲的我不買房,50歲的我更不可能買房。人有惰性,再來是會老。一直抱怨改變不了社會結構,就是一路往前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