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房不敢生小孩 民眾黨:高房價已成國安問題 .....加稅的時間不遠了

hahaaha wrote:
4年級在1977~1986年進入購屋主力的30歲,當時雙北房價單坪7萬、房價所得比7.5倍,等7年級到了30歲,雙北房價單坪漲到74萬,房價所達比達20.2倍,顯見年輕人要買房後娶老婆,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更不敢生小孩了。


1977~1986年 當時雙北房價單坪7萬,假設買30坪房子,房價210萬,房價所得比7.5倍-->月薪23,333 -->房貸年利率算平均10.5%,貸款20年-->每月還款20,966 (佔 89.856%的月薪)

2020年雙北房價單坪漲到74萬,假設買30坪房子,房價2220萬,房價所達比達20.2倍-->月薪91,584 -->房貸年利率1.031%,貸款20年-->每月還款105,197 (佔 114.9%的月薪)

2020年買房負擔確實比1977~1986年多,不過現在能貸款30年,就比以前輕鬆了。

2020年雙北房價單坪漲到74萬,房價所達比達20.2倍,假設買30坪房子,房價2220萬, 月薪91,584 -->房貸年利率1.031%,貸款30年-->每月還款74,609 (佔 81.465%的月薪)

不過這只是數據分析,參考就好,還有很多影響房價的因素。一個團體大了,就是會有白X,還請大家繼續支持民眾黨,畢竟其他政黨也沒啥好支持的。

70年代出生的人要有房才敢結婚,趕生小孩,在60年代出生的人還不敢有這種奢求。
這問題也不再於都市

我老家雲林西螺 西螺鳥不生蛋 農業大縣

沒啥發展 工業區也在斗六虎尾

我真想不透 西螺這邊2F透天隨便都破1000W 到底賣給誰??

如果就業好 薪水高就算了

現在連鄉下透天都是破千萬的 都市炒完了 就往鄉下囤地繼續炒
鬼扯蛋, 根本是倒因為果的路邊拉兇手.

在4 , 5 年級剛進入社會的時代, 那時候的的一般人收入有多少?房價有多少? 花在娛樂上面的? 教育上面?... 有人有趣分析過嗎?
那個時代的人及其父執輩就算是有錢人對除了基本的生活開支外,其他的需求根本是很少的(慾望不高,也不會整天打電動換手機...)
當然收入也不高,但是卻是存的下錢,小孩子的教育費用也很低.

但現在人的呢?生小孩是小事,錢花得其實很有限(全民健保,但你自己要去搞那些高級住月子中心能怪誰?)
但光是教育費用,從幼稚園開始功利的名額有限擠不進去,只能被強迫去讀私立全美語或雙語幼稚園,一年跟我要大約20萬的費用,從幼稚園到小學安親班大約就要我將近200萬.

其他的旅遊娛樂休閒支出,各位的影音娛樂裝備, 手機費 ,第四台...還要買車,維修保養...這些不見得需要的支出
搞得大家手頭沒錢, 不敢生小孩買房子?
可是大家是否有想過你是真的買不起還是想要高品質的生活而不願對自己嚴苛一點?
有去問過你的父執輩們, 當年他們是怎麼買房子的?

今天這些喊買不起房子的人請問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收入如何? 對不起這不是一個齊頭式平等的問題.
也不是學歷高就收入高的觀念. 今天很大數一些低調偏高收入者往往不是高學歷, 而是當年的那些所謂的放牛班,專科生...他們憑自己手上功夫, 一刀一槍的在社會上打下他們的江山, 而不是去開計程車, 便利商店當工讀生或去送外賣過這種隨心所欲的日子.
除了你是咬著金湯匙出生, 不然社會的拚搏是一定要而且是血淋淋的. 拚得過就有所得,拚不過就被淘汰.
沒有無條件進位的.
現在的教育制度讓大家幾乎百分百上大學 , 別忘了以前的學生人口有多少? 國中畢業後優等的上公立高中,高中生能上大學的只有高中生報考人數的10%
其次專科,再來是高工高職, 還有一大票直接是當學徒就業去了. 早年人才篩選的有多激烈.
現在的學生人口有多少? 上大學的90%以上... 大家都是人才了? 放屁...!
若按比例算, 這些五年級的可以讀到五專的到今日每個都是台清交. 那些人何德何能敢如此大言不慚社會對他們不公? 從地球誕生開始這個社會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公平, 物競天擇.我看過太多例子了.
要知道五年級生其實很多人其實都敢提早退休的, 憑什麼敢? 而且為何他們一旦說要退休公司就很頭痛?找人不就好了?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舉例而言:
由助理工程師,初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應用工程師到FAE , 最後到顧問位階不是像當兵一樣年資到了就升官. 由助理工程師到初級工程師至少要培養四年, 初級工程師到高級工程師又要3~4年, 而且不是每個工程師都能順利升上去, 中間要花多少心力和能力.
至於工程師轉應用工程師又是一大門檻, 絕大部分的工程師是撐不住的. 而FAE 這個職銜更是屬於皇冠等級的職銜, 不但要精通本職而且連帶的是要全面性的精通, 也就是一個FAE可以撐起一片天. 客戶的阿貓阿狗的事情找你就對了. 但問題是有多少大學生, 研究生是連第一門檻都過不了.
廠商不是跑大陸了? 沒工作了? 那為何那些大廠公司一天到晚在找人? 我知道很多電子公司的SI工程師起跳就是年薪200萬以上, 為何這個職缺一直在找人?
只因為"你只是學歷夠,但能力不夠"所以高薪的位置你拿不到,你還要求要錢多事少離家近...唉..無言

囉嗦了一堆, 只是說政客的話不可信, 都是鬼扯. 為何不先檢討自己憑什麼買房子?  
myfirstcar wrote:
老化,就引進就好啦

台商不是一堆小明,台灣國土又沒很大

老化,到1500~2000萬,在花18年慢慢替補人口就好啦

全球70++億,老化只是個假議題

供需問題,反正台灣>40年老房子一堆,人口少一些,這些老房子也能拆一拆

城市可再重新規劃也不錯!!!


你覺得老化問題是台灣限定版囉?
可惜全球各國都有相同的少子化、長照悲歌的問題不斷浮上檯面,尤其又以日本最為嚴重,所以台灣不是特殊禮遇國家。

然後,先看看這次的疫情振興紓困方案,政府一共花了多少錢出去,然後又花多少在國防預算佈署上。

那你覺得當大家都不生小孩了,未來的政府還哪裡來這麼多韭(稅)菜(收)可以收割?還有你晚年還要不要退休?還是就這樣打算一輩子被資方捆在職位上,永遠不停工作生產,直到倒下來為止?

台鐵就曾鬧過人力斷層問題唷~~新進的與準退休的兩者程度根本銜接不上。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煥仔 wrote:
民眾黨執政的台北

笑死瓜吉都直接直播說民進黨的議員狂擋議案

名子都念出來了,都還是民眾黨的問題?

先製造錯誤在講都是別人的錯真的很會
hahaaha wrote:
高房價已成國安問題

房價再繼續漲下去~高房價一定會成國安問題的!!
小孩出生 政府養 結婚 2人 政府送房 失業救濟領到爽 老了 政府來養老 病了 全民健保 讚

以後 稅率 90% 好了
好的簽名就是沒簽名
每次看到這種文章,點進來會看到不少人說 : 拿蘋果、吃大餐、穿好用好,難怪買不起房的言論

完全就是一副既得利益者的言論,以偏概全

任何時代都會有因為無法延遲享樂而無法達成累積財富的人

但隨著經濟越來越M化的時代,當努力到不行卻無法累積財富的人越來越多

如何保障多數弱勢本來就是政府責任

生一個小孩隨便算,從托嬰開始到上小學國中到大學,

從脫離子宮起一個小孩每個月就是至少1萬多花費

一年就算換一支手機攤下來一個月兩三千

一個小孩加上沒日沒夜工作得到的是壓力再加上壓力

一個手機花費較少卻得到較多滿足感與釋放壓力

心理衛生只會是後經濟時代越來越多人會面對的問題

而且,如果因為經濟差生不了小孩,又不消費,當多數人抱持這種觀念時

大家都很省,努力儲蓄,國內消費減少,經濟又更差,陷入更差的循環

原本養不起小孩的更養不起,原本有意願生小孩的收入更減少也養不起

人口減少速度只怕更快

會說現在年輕人都只會享樂的人,有不少是因為自己在經濟起飛年代

就算多數人努力不消費,也不會改變當時台灣經濟蒸蒸日上的事實,所以才有辦法累積財富

事實上就是自由經濟之下,M化本來無法擋

政府有一定責任要去衡平物價與房價

幫助那因為經濟成長而被犧牲的一群

faithinjust wrote:
每次看到這種文章,點(恕刪)
劍心san wrote:
你覺得老化問題是台灣(恕刪)


就不用去擔心全球老化問題啦

地球人都已70++億,少1成,少1半,也不是壞事

少子化、長照悲歌的問題就讓各國自己去處理

看能立法,自願被消失,國家給補助金給家屬可以考慮

日本人長壽,那是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次的疫情振興紓困方案,又不是只有台灣政府花很多少錢!!!

台灣算好了,去看看鄰國,國內經濟都被疫情打趴,台灣還能有不錯的內需

國防預算就不用討論了,前面10年沒啥花錢,後面就會覺得痛

國防預算是看GDP,跟國情,台灣要面對強大的敵國,這就是宿命

不生小孩是你我的選擇,人多,不等於產值就更高

去看歐洲不少<2000萬人口有多少國家!!!

退休or退而不休.....還是一輩子被資方捆在職位上不停工作生產....那也是你我的宿命

別比了,14億人口的對岸,不是說6億人RMB 1000 ONLY

台灣人喔.....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要知足了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