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提前三月升息,房地產逃命潮將至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本來不想理你. 既然...(恕刪)


你說我是假醫生
證據如下


如果我沒有收到你的公開道歉
我會採取法律行動
DIY LOVE
川普大頭貼的那個可以提告,但告不贏。反正你們都很富有,花個5萬跑請律師跑法院,就會知道是浪費時間。基本上一個醫生,不會願意花時間為這種小事跑法院,當然你要跑也可以啦。你高興就好,學點法院實務經驗。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請律師可能是南部一庭5萬,北部一庭都有八九萬,跑法院最大的是時間成本,可能有錢又有閒吧。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我意思是2018年到現在。 你在01看過我隱喻的寫石油美元有發行基礎危機的文字嗎? 這件事我跟泰瑞交換好幾次意見. 57樓是說我應該預測2020無限QE. 石油美元發行基礎危機不就是?



記得那個時候你有預測到美國會在2020會發動大規模寬鬆,

印象中你好像有引用"大公信評"的新聞報導,雖然我剛剛找了一下還是找不到當時的貼文了。

但當時你有預測美國會大規模寬鬆我記得~

===================================================================

就是在房版看到西奈大你提起"石油美元"會導致美元有發行基礎重大的危機。

才讓我開始去細想石油美元與資產價格之間的關係。
DIY LOVE
如果真的在疫情前有預測美國會大規模寬鬆,那西奈山大大和小摩星都是神,不輸印度神童。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規則3: 石油美元體系通過石油這個商品. 完成控制全球貨幣三流. (流速. 流向. 流量)
...如果有沒寫的. 這裡保留個空白補充
到這裡. 我們只要記住. 控制全球貨幣三流=美元潮汐


開卷有益!!

這一段幾乎就是費雪方程式了!!

再加上隔壁樓討論的: 縮表如何改變全範圍的資產負債表。

雖然配方不止這兩樣。。。。

但這兩個都是割韭菜的基底配方啊 ~
bbp408 wrote:
記得那個時候你有預測(恕刪)


感謝bbp408大. 是的有講到為了美債. 大公信評必需死.

那段時間主要是告警石油美元已經無法控制美元潮汐. 無法解決根本美元循環問題. 形成特里芬難題. 也就是當年金本位切換石油本位的難題. 特里芬難題肯定是世紀難題.

如今才幾年? 50年? 60年? 而已. 又再歷史重演了. 上一次金本位切換到石油本位. 動蕩了20幾年 . 這一次?

2020年的無限QE. 只是歷史重演.都在意料之中. 因此浪漫大跟泰瑞一講就能溝通. 他們知道這段歷史

如黑格爾說: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就講到這裡吧. 沒人找我麻煩. 我少講兩句. 因為困難不是已知. 是還沒發生的.....

再次感謝你給我回答.
DIY LOVE
財經老鳥。說真的,要問美元霸權何時會瓦解,應該問你,不是問我這個菜鳥。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那段時間主要是告警石油美元已經無法控制美元潮汐. 無法解決根本美元循環問題. 形成特里芬難題. 也就是當年金本位切換石油本位的難題. 特里芬難題肯定是世紀難題.....(恕刪)

目前看起來取代石油美元的有幾種可能
1.碳權美元
2.新的SDR配比,美元,歐元及尚未整合亞元(人民幣)三足鼎立
3.沒有匯率風險的某國央行數位貨幣跟電子支付,但絕不會是無主權國家認同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或臉書的libra,鑄幣權是國家的權力,尤其是大國,怎麼可能讓渡給商業公司。

這些都牽涉到各大國博弈及合縱連橫,要好好思考並預作準備,看不清楚的時候,拿真金白銀最安心,我的淺見回歸金本位制度至少可以保本,不會被割韭菜。
DIY LOVE
碳權美元要歐盟同意才能推動,歐美聯手才能用經濟制裁逼其他國家就範,但歐美真的同心嗎?2就比較可能。數位貨幣有風險,出現一個百年難得的超級駭客,全球金融就慘了。所以2是最合理的推論。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是的,重新依照經濟實力,重新劃分SDR佔比,但既得利益者(美國)會同意嗎? RCEP的執行成果,也是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好方式。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wrote:
目前看起來取代石油美...(恕刪)
美國宣布1盎司黃金兌換35美金布雷頓森林體系崩解(1944-1970)變成現在的石油美元,黃金的價格在很短時間從35直接飆升到210美元/盎司,基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及對美元的不信任,黃金幾乎短時間漲了6-7倍,歷史會不會重複或驚人的相似,請自行判斷。

美國自行宣布放棄金本位制度後,雖然找了OPEC讓石油交易以美元進行結算,但仍沒有穩定住美元跟黃金的價格,這個儲備貨幣的轉換過程一直混亂到雷根政府,依託芝加哥貨幣學派的小政府大市場的新經濟,讓ICT產業(矽谷創新經濟)提升了生產力,才穩定住黃金跟美元的價格,而下次生產力提昇的新科技是什麼,是碳權交易或是碳中和的創新科技、小型核融合產生大量能源、海洋農場、人工智能、自動駕駛電動車或太空科技跟探索海,目前個個有機會。

美國決策者一定趁著國力尚強(武備武庫存量是世界最多最大最強),還是會透過浮動匯率的美元對世界輸出國通膨,並透過通膨減少其(米國)實質負債,收割(掠奪)全世界其他國家,可能就在這次的利率循環週期來完成。

美國跟美元其實已經垂垂老矣行將就木,這次可能是美國最後一次運用世界貨幣儲備地位的收割行動,至於美元何時被取代或必須與其他大國(經濟體)分享儲備貨幣及鑄幣權,不容易判斷是一年三年五年或十年,(美金取代英鎊的地位也是一戰後建立雛形分享英鎊國際支付地位,二戰還沒結束(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獲得確認),未來肯定在某個時間發生某個重要的事件(如區域戰爭或是這次的大瘟疫)把石油美元送進棺材,而美元的迴光返照,就像前述的一樣,可能用極其激烈及不可預測方式進行。又到了可能制度轉換的轉折點了,投資理財還是保守,壓錯寶手中的鈔票可能變廢紙秤斤賣。
DIY LOVE
難得出現幾篇有內容的文,下面兩篇又拉低水平。今年3月底前,這裡的發文素質還是會以炒房團的鬧場文為主吧。反正他們永遠在講歪理,結論就是房價會永遠漲上去就對了。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獻醜,獻醜,感謝兩位專家不棄嫌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wrote:
美國宣布1盎司黃金兌,美國跟美元其實已經垂垂老矣行將就木,這次可能是美國最後一次運用世界貨幣儲備地位的收割行動,至於美元何時被取代或必須與其他大國(經濟體)分享儲備貨幣及鑄幣權,不容易判斷是一年三年五年或十年,(美金取代英鎊的地位也是一戰後建立雛形分享英鎊國際支付地位,二戰還沒結束(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獲得確認),未來肯定在某個時間發生某個重要的事件(如區域戰爭或是這次的大瘟疫)把石油美元送進棺材,而美元的迴光返照,就像前述的一樣,可能用極其激烈及不可預測方式進行...(恕刪)

要看歷史?看黃金?看數據?
二戰都拿出來講?時空背景差太多了吧
何不直球對決,直接看房價數據?
直接看房價歷史才有意義吧?

我印象中上次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是08年
上次的2008金融海嘯價格有回擋沒錯!
但是08年以前都已經升了好大一段了!
上次聽到最厲害的是2017年開始脫產看空
但數據給的答案就是漲多回少欸!



按照你的說法
搞不好10年後才會出現經濟泡沫!
就算出現經濟泡沫要跌多少呢?
漲100%跌50%?
經濟泡沫之後經濟不會再復甦回漲?
黃金不會生小黃金

房地產會產生租金

股票會增值

不喜歡買實體房地產負擔稅負成本

或者沒資金在各地區買多間分散風險

可以買房地產ETF

下圖是印鈔通膨持有黃金、美國房地產、台股、美股的10年年化報酬率

也是它們這10年對抗印鈔通膨的成績單

報酬率用定期投入來談,單筆投入黃金輸更慘

黃金抗通膨沒錯,但只有年化4%報酬率,幾乎堪堪跟通膨打平而已

房地產則是年化11%報酬率


但重點來了

黃金報酬輸房地產就算了

stdev還跟房地產差不多

愈空頭下跌損失居然還是房地產的近兩倍

也就是說過去10年的印鈔通膨時代

持有黃金的風險溢酬低於房地產

卻還要承受下跌比房地產高的風險


當然做為一個長期投資的資產配置者

兩者都可以持有,但黃金佔比不應該高

話說台股表現也很優異

年化有14%

當然這是過去10年持有各類商品對抗通膨的成績單

未來10年也許是黃金大贏房地產跟股票也不一定

但最好不要單壓一邊

小孩才做選擇,我們全都要


一鴛一 wrote:
黃金不會生小黃金房地(恕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2017~2021這5年看空者跟投資者的差異

在2017年初300萬融資1倍投資大盤、房地產ETF(已有計算貸款利息)

結算到2021/12(原幣計算)

台股最終獲得1500萬
美股最終獲得2500萬
房地產最終獲得700萬

長期投資大盤僅僅5年300萬可複利到1500萬

而抱著現金以及認為黃金是對抗通膨利器的

現金最終獲得320萬
黃金最終獲得460萬

現金被通膨吃掉,黃金只是堪比追上通膨

而這些只是投資大盤ETF跟房地產ETF,只投資5年

若是高手投資個股,那獲利更可觀(我只推ETF)

就算明天馬上崩盤腰斬再腰斬

最終獲利也遠高於黃金、現金

我很想強調印鈔通膨時代

低利率真的要好好使用

很多人一直看空錯過這5年財富增長的機會

甚至排斥投資者,不信任在股票、債券、房地產市場獲得成功的人

實在是憾事


以上只是過去5年各類商品成績單

未來5年也許黃金、現金年化報酬率會贏過其它商品

但我還是老話一句

做好資產配置以及風險管控

建立現金流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遠比預測未來重要!


---
台股、美股、美房地產




現金、黃金
浪漫狂狠亦仁亦俠
恭喜你大賺錢,不要一直泡在網路,建議你也多去戶外享受人生,這兩天坐車到花蓮二日遊,心曠神怡,又不用自己開車,舒服^_*
一鴛一
很棒唷~ 小弟跟太太小孩也是常常趴趴走喝下午茶^_^ 不過最近天氣比較冷都在家玩steam^_^
一鴛一
升息樂見其成[拇指向上]
hermas
原本說升3次,現在升4次,會不過完年又增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