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買不起房 蔡英文:政府一定為人民解決住的問題

如果打房政策一波波的推出後

結果選前民調還是沒有明顯的上來

選前之夜舞台上再手牽手齊喊:抗中保台 抗中保台 抗中保台........

狂喊勝選咒語就是有「笑」

那最後?

最後你還是會含淚投給她啦


選後隔天再上01續罵高房價 $

一切都不會有啥改變的

不要再幻想了 
世界上最邪惡的政府,就是將人民變蠢,還讓人民自覺幸福。

在民主國家操作並不難,只需掌控多數媒體經營權,透過媒體不斷宣傳帶風向。

不丹號稱全世界最幸福的窮國,據說北韓人認為平壤是全世界最進步城市。

看到別人不可思議的思維時,警惕自己!
Trillionaire2020
台灣房地慘也差不多。Mobile01看多了,都會以為台灣房地慘只漲不跌,是超穩健的暴賺標的。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leo5566 wrote:
記者翁嫆琄/台北報導(恕刪)

從現在起直到年底選完為止

除了會看到陸續推出打房政策外

也不排除拉出幾個「罪狀嚴重」炒房大戶

祭旗給空空看

以示高層打房的決心


祭旗了 然後台灣高房價問題呢?

你說勒?
黑羽斷翼 wrote:
人就是喜歡活在虛假之中=-=
先不談房子建不建的起來

畢竟如果真的徵收土地 直接在西部城市全部興建20~50萬戶社會住宅或國宅
光建的成本就2兆以上了..
還要土地..真當錢花不完嗎??

而且土地還不能在非市區..只要不夠熱鬧..一定只有被公幹的命
這土地價錢一定教破天際去了
這情況下

要建50萬戶的社會住宅
痴人說夢


這個 首先 你知道台灣一年的稅收多少嗎?
2021年稅收2.8兆元 衝史上新高
其中 光是電力系統中 只占一部分的風電 都預計花上2兆了....
2兆風電大投資 區塊開發明年Q1啟動

因此 光是台灣一年稅收就能達成 而且政府徵收土地 是用公告現值 並非實價唷
況且平原地區很多地方能蓋 國家甚至可直接重劃成建地興建(包含農林地)

而且社會住宅跟國宅並不是無償的 也就是能回收資金
仍是有租金收入跟販售國宅的收入(國宅有租售跟標售2種)

只是會較市價便宜許多 人力成本本就有維持
(因為國家有營建署跟工務局能蓋 造橋鋪路挖隧道都做得到 何況造屋? 整體成本也較低 )
國家本身 有能力蓋比單一建商更多間 可以進貨成本壓低 並免除營業稅收
成本只會更低 不可同日而語

再來 人口跟土地都比台灣小的新加坡 國家也能蓋有約100萬戶
要求20~50萬戶 相形之下根本是小case 只是要不要做而已
為何80%的新加坡人住在公共組屋?

將新加坡想像為低稅天堂的遊客,見到如此巨大的公共組屋系統,必定會十分驚訝。然而,建屋發展局(HDB)是新加坡經濟和社會政策的關鍵,是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基石,也是非常吸引人、卻又十分棘手的模式。

建屋發展局成立於1960年,以取代英國殖民者的城市計畫機構。建屋發展局一開始的目標,是為貧窮家庭建造出租房屋,但在4年內,就轉為建造向民眾銷售的公共組屋。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稍後寫道,他認為,房屋所有權普及化,可以讓每一位公民與國家利害相連,也能讓華人、印度人和馬來人更加緊密。政府利用權力取得許多土地(目前政府擁有新加坡約90%的國土),並逐步將新加坡人從平房村落移往混凝土高樓。

今日,新加坡約有100萬戶組屋,大多聚集於核心區外圍的新市鎮。每一年,政府都會出售新一批預售組屋,主要銷售給首次購屋者;每戶皆為99年的租賃權,並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出售,但成功申請者必須等上三、四年,房屋才會建造完成。

p.s選舉又快到了 單看政府有沒有心 要不要做而已
看看居住正義 安居樂業 是否仍只是口號
不然再等10幾年後 等新生兒數不到10萬後 國安問題才會浮現

維基百科看一下
政府在2000年以前 也曾蓋出17.4萬戶國宅(完工數)
當時在80年代 有陣子遏止了房價一路上漲的情況唷
維基百科-國民住宅

1976~1999年度
合計 174,891戶數

這是台灣曾建起來 並完工後的出售型國宅數
nicewawa
101年1月4日土地徵收條例修正公布,其中第30條第1項規定:「被徵收之土地,應按照徵收當期之市價補償其地價。...」近10年來徵收案都不是用公告現值加成補償了
月幻星空 wrote:
這個 首先 你知道台灣一年的稅收多少嗎?
2021年稅收2.8兆元 衝史上新高
其中 光是電力系統中 只占一部分的風電 都預計花上2兆了....
2兆風電大投資 區塊開發明年Q1啟動

因此 光是台灣一年稅收就能達成 而且政府徵收土地 是用公告現值 並非實價唷
況且平原地區很多地方能蓋 國家甚至可直接重劃成建地興建(包含農林地)

而且社會住宅跟國宅並不是無償的 也就是能回收資金
仍是有租金收入跟販售國宅的收入(國宅有租售跟標售2種)

只是會較市價便宜許多 人力成本本就有維持
(因為國家有營建署跟工務局能蓋 造橋鋪路挖隧道都做得到 何況造屋? 整體成本也較低 )
國家本身 有能力蓋比單一建商更多間 可以進貨成本壓低 並免除營業稅收
成本只會更低 不可同日而語

再來 人口跟土地都比台灣小的新加坡 國家也能蓋有約100萬戶
要求20~50萬戶 相形之下根本是小case 只是要不要做而已
為何80%的新加坡人住在公共組屋?

將新加坡想像為低稅天堂的遊客,見到如此巨大的公共組屋系統,必定會十分驚訝。然而,建屋發展局(HDB)是新加坡經濟和社會政策的關鍵,是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基石,也是非常吸引人、卻又十分棘手的模式。

建屋發展局成立於1960年,以取代英國殖民者的城市計畫機構。建屋發展局一開始的目標,是為貧窮家庭建造出租房屋,但在4年內,就轉為建造向民眾銷售的公共組屋。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稍後寫道,他認為,房屋所有權普及化,可以讓每一位公民與國家利害相連,也能讓華人、印度人和馬來人更加緊密。政府利用權力取得許多土地(目前政府擁有新加坡約90%的國土),並逐步將新加坡人從平房村落移往混凝土高樓。

今日,新加坡約有100萬戶組屋,大多聚集於核心區外圍的新市鎮。每一年,政府都會出售新一批預售組屋,主要銷售給首次購屋者;每戶皆為99年的租賃權,並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出售,但成功申請者必須等上三、四年,房屋才會建造完成。

p.s選舉又快到了 單看政府有沒有心 要不要做而已
看看居住正義 安居樂業 是否仍只是口號
不然再等10幾年後 等新生兒數不到10萬後 國安問題才會浮現

維基百科看一下
政府在2000年以前 也曾蓋出17.4萬戶國宅(完工數)
當時在80年代 有陣子遏止了房價一路上漲的情況唷
維基百科-國民住宅

1976~1999年度
合計 174,891戶數

這是台灣曾建起來 並完工後的出售型國宅數




2.8兆

是年年都2,8嗎?

不是..

而且大哥..你自己貼的新聞自己去看一下

台灣那時說了明年要花2兆在風力發電上了

而且問題來了

你認為建要2兆的情況下

土地要多少錢??

年輕人可是不接受鄉下和郊區的

不然建在甲仙吧..看要幾萬戶都行..旦你去住嗎?(甲仙區目前上新聞的一坪才4800..還需要建嗎XD)

所以如果年輕人只接受市區..加上去目前的情況

市區的土地成本一定是遠遠大於房子的興建成本

基本來的3-5倍吧..如果正市中心又要近捷運..3-5倍都不夠....

如果你跟我說市區土地不值錢..那我也沒什麼好講了..對吧

如果真的加一加來的隨便來的8兆到12兆好了...

台灣收2.8兆

台灣不吃不喝..少一點也要近3年的稅收

問題是...台灣有辦法不吃不喝3年

就為了救那群整天在網上鬼叫的年輕人嗎??

沒辦法

更簡單點講

憑什麼要救那群年輕人??

稅有付的比較多嗎??沒有...

對社會有比較大的貢獻嗎?沒有

那對世界有什麼特別的助力嗎??沒有

還是有錢的人活該

報應

誰叫你有錢

誰叫你不躺平

拿整個台灣的未來去換一群扶不起的阿斗

意義是什麼??




PS:另外給你科普一下常識

土地徵收條例第30條規定

被徵收之土地,應按照徵收當期之市價補償其地價。

下面是完整條文...這時代..鬼才願意讓你用公告地價收吧

第 30 條
被徵收之土地,應按照徵收當期之市價補償其地價。在都市計畫區內之公共設施保留地,應按毗鄰非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平均市價補償其地價。

前項市價,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交地價評議委員會評定之。
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經常調查轄區地價動態,每六個月提交地價評議委員會評定被徵收土地市價變動幅度,作為調整徵收補償地價之依據。
前三項查估市價之地價調查估計程序、方法及應遵行事項等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在科普一個常識...

你用你說的1976~1999年度建的國民住宅去看

看在當年..真的建在市中心的有幾戶??

大多都是找塊沒人的地方就建了

現在很多的國宅在市區

都是幾十年發展的結果

而不是當年就建在市中心

旦你問問年輕人願意嗎

我現在找塊沒人的地建

週邊幾公里保證你連便利商店都找不到

你願意買嗎??

當年的很多國宅就是以這情況去建的

當年是求有就好

現在年輕人會讓你那麼好過嗎??

你敢建那些地方..

一定上網幹你全家祖宗十八代..連你家的畜生都不會放過的...



還有..真的自己貼的資料麻煩自己先看過行嗎

你知道國宅為什麼不叫好也不叫座嗎?

一部份是因為他當年一口價..沒的談的

一部份是因為他的地點真的都不是太市區

所以那時代..會接受國宅的人大多生活條件不是太好

你知道國宅為什麼停辦嗎??

你自己的網頁有..濫用社會資源

如果真的那麼好..為什麼會被公幹到停辦??

(1986-1989年)預期大量推動國宅興建,但由於資金運用困難、土地取得困難等因素,使國宅興建緩慢,數量也不如預期;不過因國宅政策與房屋市場供需無法配合、價格相較同等級昂貴等,導致1990年代國宅仍大量滯銷,為了促銷也不斷放寬購買年收入資格標準,最後因為社會上普遍抗議政府濫用社會資源,再來也接近選舉,為了平息民怨,於1999年底決定停止興辦國民住宅。2013年,為配合《住宅法》之施行,廢除《國民住宅條例》。
nicewawa
還有國宅建築品質糟到嚇人也是原因之一
西部延岸可見的巨型風力發電機

風力發電這種大風車

光是十幾年前的行情價

蓋在地上一支6千萬元

蓋在海上一支2億元
黑羽斷翼 wrote:
對2.8兆是年年都2...(恕刪)
甲仙就古早高雄縣

當地盛產芋頭冰跟芋頭產品⋯

時間回到快二十年前

有次頭腦就忽然想到⋯⋯

然後騎車去甲仙吃芋頭冰跟溪蝦

台南往甲仙路程爬升會經過南化水庫

甲仙附近有條南橫公路

延途續騎可到東部的台東池上

人生就這麼去過甲仙一次⋯⋯
黑羽斷翼 wrote:
對2.8兆是年年都2(恕刪)

引言回復太長篇贅言 就略過了
稅收因應物價通膨 之後只會越來越高 基本都會在2兆以上
還有 台灣法人稅收占比也拉高囉
所得稅占比 達四成以上
台積今年繳稅500億 占全營所稅額11%

為何少子化是國安問題?
因為未來若是沒有人口 就沒有勞動力
沒有人口也沒有稅收 一個未來沒有人口 只有土地的地方
不能稱之國家

新生兒數從70年代的40幾萬 80年代的30幾萬
90年代20幾萬 現在是15萬左右
之後只會更低 慢慢減到10萬以下
喪失勞動人口

國家想辦法讓人民安居樂業 解決國安問題 在經濟上是自救
當然短期來看是沒什麼 要放到50年後 人口減半以上
台灣50年後恐剩不到1700萬人 中壯年扶養負擔大增
且人口結構改變 國發會推估顯示,2020年總扶養比為40.2,到了2070年,扶養比攀升至102.0,意味著每1位工作年齡人口都要扛1個依賴人口,由此可見,人口結構的改變,將對青壯年人口帶來沉重負擔。
但到了那時 房價一坪就算炒得再高
沒有人來住 又有何意義?

歐美光生育率降到1.4以下就開始緊張 提升相關育兒優惠
先進國家生育率低?事實證明法國、英國、德國都比台灣高 出處:信傳媒

台灣則是降到1.1 還沒積極處理
按目前生育率遞減方式
50年後可能一年不到3萬新生兒了

歐洲國家跟新加坡 很多也是住社會住宅跟國宅
並不靠炒房 重心放在實業經濟唷
瑞士人不買房子的故事
新加坡房價收入比為 4.7(5年左右能買房) 80%的人住在社會住宅

投資客你不用替他們擔心 真正的高手
除了房產外 投資實業 股票 債券
基金 甚至虛擬貨幣市場 都有本事獲利
不一定非房產不可

國宅當初會停賣 是因為房價反轉 無利可圖
且多數人都已有房屋 過多房屋 滯銷形成浪費
才造成停建的

很多國宅雖非都正市區 但也並非偏鄉
像是台南 當初也蓋了不少
在北區(大道) 東區(大鵬) 南區(大林跟新建國宅)以及新營新市都有興建
這些都在熱鬧市區 並非都是偏鄉唷

但是台灣目前沒很積極推動 看看中央蓋的數量就知道
可能要等新生兒數降到10萬以下 才會有感吧

會引國外跟台灣曾蓋過的住宅數量
只是單純述說 政府做得到 端視有沒有心跟要不要做而已~~

至於投資 看看理財 尤其股票那邊 一堆神人等級的
獲利不會輸給房產的(就只是轉換下投資項目) 資金不用集中在房市
順便給新生代年輕人機會吧
月幻星空 wrote:
引言回復太贅言 就略過了
稅收因應物價通膨 之後只會越來越高

為何少子化是國安問題?
因為未來若是沒有人口 就沒有勞動力
也沒有稅收 一個未來沒有人口 只有土地的地方
不能稱之國家

如閣下所言:引言回復太贅言就略過了,用你這幾句回文就好。

「月底吃土族」上看401萬人!魯蛇連自己都快養不活了,哪來稅收越來越高

少子化是國安問題?那麼多子化前10名全在非洲,他們應該都是國富民強對吧?

生不滿2個的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日本,大概就快滅亡了。

G7的七大工業國全因為少子化不能稱之國家!這未免也太搞笑了吧?!

都什麼年代了還在沒有人口就沒有勞動力?那還要全自動化的無人工廠幹嘛?





圖片來源!


月幻星空 wrote:
引言回復太贅言 就略過了
稅收因應物價通膨 之後只會越來越高 基本都會在2兆以上

為何少子化是國安問題?
因為未來若是沒有人口 就沒有勞動力
也沒有稅收 一個未來沒有人口 只有土地的地方
不能稱之國家

新生兒數從70年代的40幾萬 80年代的30幾萬
90年代20幾萬 現在是15萬左右
之後只會更低 慢慢減到10萬以下
喪失勞動人口

國家想辦法讓人民安居樂業 解決國安問題 是自救
當然短期來看是沒什麼 要放到50年後 人口減半以上
台灣50年後恐剩不到1700萬人 中壯年扶養負擔大增
且人口結構改變 國發會推估顯示,2020年總扶養比為40.2,到了2070年,扶養比攀升至102.0,意味著每1位工作年齡人口都要扛1個依賴人口,由此可見,人口結構的改變,將對青壯年人口帶來沉重負擔。
但到了那時 房價一坪就算炒得再高
沒有人來住 又有何意義?

歐美光生育率降到1.4以下就開始緊張 提升相關育兒優惠
先進國家生育率低?事實證明法國、英國、德國都比台灣高 出處:信傳媒

台灣則是降到1.1 還沒積極處理
按目前生育率遞減方式
50年後可能一年不到3萬新生兒了

歐洲國家跟新加坡 很多也是住社會住宅跟國宅
並不靠炒房 重心放在實業經濟唷
瑞士人不買房子的故事
新加坡房價收入比為 4.7(5年左右能買房) 80%的人住在社會住宅

投資客你不用替他們擔心 真正的高手
除了房產外 投資實業 股票 債券
基金 甚至虛擬貨幣市場 都有本事獲利
不一定非房產不可

國宅當初會停賣 是因為房價反轉 無利可圖
且多數人都已有房屋 過多房屋 滯銷形成浪費
才造成停建的

很多國宅雖非都正市區 但也並非偏鄉
像是台南 當初也蓋了不少
在北區(大道) 東區(大鵬) 南區(大林跟新建國宅)以及新營新市都有興建
這些都在熱鬧市區 並非都是偏鄉唷

但是台灣目前沒很積極推動 看看中央蓋的數量就知道
可能要等新生兒數降到10萬以下 才會有感吧


稅收因應物價通膨 之後只會越來越高

旦建設也會因為物價通膨 之後一樣只會越來越高

總不可能稅變多了..支出變少了吧..

認真一點行嗎??

所以現在的2兆..可能已經買不起40年前的2000億的東西了

時代不同了


而少子化和社會宅在我眼中完全沒關係

就這樣..

爽還要更爽..

你真當建的社會宅就能解決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在享樂開銷上已經遠超越他們收入該有的支出的問題嗎??

了不起就是讓年輕人有更多的錢去爽而已

有能力的人..在什麼時代都是有能力的

沒本事的人..在什麼時代都一樣沒本事

年輕人認不清現實

只想爽

我不反對

他去爽他的

不要把他爽完的代價轉個身

就要這社會幫他買單就好

這社會不欠年輕人任何東西

不想生不要生

不勉強



一定會一群人鬼叫這樣台灣沒未來啊

少子化跟世界末日一樣

旦先看看香港多少人口就好

748萬

新加坡多少人口

568萬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4%E5%9B%BD%E4%BA%BA%E5%9D%87%E5%90%8D%E4%B9%89%E5%9B%BD%E5%86%85%E7%94%9F%E4%BA%A7%E6%80%BB%E5%80%BC%E5%88%97%E8%A1%A8

人均GDP...

新加坡是72803

香港是49613

台灣是多少...人口2300萬以上的人口也...謝謝你..33004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在這三個區域中...人口最少的新加坡有因為人口少而活不下去嗎??

沒有...他反而是人均GDP最高的一個區域

人口最多的台灣呢??反而比慘的..連人家的1/2都沒有

不是人口多才有末來..才有希望??

少子化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只要是比較先進的國家都有這類的問題

想生的多..麻煩把人民弄的愈苦愈好

最好吃飯都吃不飽

晚上就沒錢出門去享樂去爽

只能關在家..

然後3天2頭的給你斷電..

完美的狀態是連保險套都買不起

你看會不會有少子化的問題

(這世界出生率最高的前十個國家..我沒查就能告訴你..應該都會有這一類的情況和問題存在)




最後..自己的人生..請自己去面對和負責..而不是一味的要這社會幫你負責...


蘇格拉底..

「孩子們,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無法重複的選擇。」
面對無法回頭的人生,我們只能做三件事:鄭重的選擇,爭取不留下遺憾;如果遺憾了,就理智的面對它,然後爭取改變;假若也不能改變,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後悔,繼續朝前走。
神奇天鵝
5 分俸上 ! [拇指向上]
lucifer076
感覺似是而非.....若什麼努力都無法改變買不起房的問題,那要這政府作啥?大家都知道可以改變,但當權者與財主相結合,一手拿財主錢、一手騙選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