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ap2010 wrote:
最新回報shiwei...(恕刪)
喔?前輩還在跟一堆人大戰啊?後學都沒力了,那個"住信義區的偽正義者"前後矛盾、邏輯錯誤的言論已經讓我頭痛欲裂,不想再說什麼了...
人的念頭很奇怪,明明除了虛無飄渺的東西外,任何東西在這個世界上都有價格,包括你我的"生命",一個一個月賺5萬元,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他每一小時的生命就是約當284元台幣;而醫師就是很殘酷的比你多一倍。要抱怨生命不平等?大概只有等上天堂下地獄去跟各自的"老闆"訴苦而已...同樣的,難道我們要去抱怨,天殺的歐美,讓你旅遊時用數倍於台灣的價錢買麥當勞果腹?房地產也是這樣,當台北成為全台首善(不用來爭辯首善的定義,更不要來用個人的因素定義都市的好壞,在工商社會下,台北確實就是首善)的時刻,就註定台北的房價也會是最高的,不高興?硬要政府打房?也可以,但除了我們現在馬上公投"被統一",跟隨著對岸的腳步,馬上宣布台北的房子只能賣20萬一坪這樣的雷厲自宮手段外,很想知道,這裡抱怨台北房價"買不起"(至於單純嫌太貴的人,不見得買不起)的人,有多少比例是能夠在資本、自由主義的架構下,在假定打房有效的遊戲規則下,就能夠擁有搶進台北市的本錢?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是,台北的勞動人力有多少,就有多少的潛在買房者,套句常常崇尚"菁英教育"的"教育人渣"的意見,你是在跟千千萬萬的人競爭..還好反向思考的結論是,台北根本、也永遠夠不上國際都市的邊,否則這千千萬萬馬上搖身一變後面要加上好幾個零...有個最常見也最容易討論的例子,就是民生社區,房子又老又舊,在這個社區內,沒有任何公共便利設施如電梯的房子遠多於有的,以一個房子的角度來說,實在沒有任何吸引買房者的能力;但當你走在民生社區,那兩倍寬於一般台北市的人行道、良善的交通設施、更別說站在晴朗午後站在人行道上,在高聳老樹蔭下,會有置身於外國的優閒錯覺...等等,讓人覺得生活在民生社區真的是一種享受,更別提民生社區內有個富錦街,有多漂亮,請大家直接搜尋她的照片就知道。回過頭來,在這個社區,你願意用多少錢來買?現在開的很離譜,或許該是跌價的時候,但如果在我認為40萬就"值得"入手的情況下,請問其他人不高於這個價格是要如何跟我搶?何況就算房價下跌趨勢下40萬我也沒把握買的到。更別說富錦街,版上就有人願意以60-70萬一坪買入...。房價要下跌,或許是正確的,但要跌到"買的起"??你我都出社會有些年了,難道我開頭的例子不能讓你醒悟?你還是作著以小博大的美夢?月薪五萬的,對著十萬等級的報怨,十萬的又對著百萬的嘆息...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每個人有每個人"現在"的位置,郭董草創時期,連奶粉錢都有拿不出來的時候,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是大家從小到大被教育的,現在的大企業家,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一開始就自誇(對照草創的規模,不是自誇難道是老實嗎?)自己可以把事業做到這等規模的,還不是摸著石頭過河?買房子不也是這樣?套房、兩房、三房...;外圍、圈內、核心,除了上有"橫"產、家有貴夫貴妻..等的人,誰是有本事一出社會就有這麼多的選擇?
ginthdiana wrote:
喔?前輩還在跟一堆人...(恕刪)
我沒有要跟大家大戰啦! 我非空也非多方 (房價漲跌又不關我的事)
只是看不慣一堆人假正義之名在網路上炒房(覺得很討厭)
最討厭的就是如王老師一樣的預言家
說穿了多空兩方其實都只在為自己一方目前利益考慮(有些人原本看空買了房可能又看多人)
只要是合理合邏輯分析我都不會說啥啦!
只是如果有人如預言家一樣說兩年後會漲一倍或跌五成都在胡說八道,
很討厭
只能說目前年輕一代 7 /8 年級生
生長在比較優的時代沒有苦過,
(不是全部)有些就比較嬌(不想吃苦又好高騖遠)(她們最想就是不用努力賺錢,一出社會就能買車買房最好)
明明就是天方夜譚
我只知道我要努力自己賺錢就對了(天下沒有白吃的晚餐)
抱怨 名牌包太貴 或 房價 太貴一點 都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