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頭喊空害人沒買到便宜房子是不是跟投客一樣可惡?

小弟也是三年前沒買房子的人生失敗組。
不過我覺得既然三年前錯過時機,現在該做的就是『等待』下一個時機。
已經漲起來的東西再去追價,只會造成再一次的失敗。
sebastian' 9000萬 wrote:
我敢講我公司是0借款。

況且借款是用來榨取平民百姓血汗錢最可恥

所以,一家公司0借款是常態? 表示這家公司很優質 ?
放眼全台灣 或 全世界, 有多少比率呢? 0.01%? 0.001%? 0.0001%? ...
你的公司規模多大呢?

您對建商有負面意見, 我是予以尊重.


peterlin82 wrote:
小弟也是三年前沒買房子的人生失敗組。
不過我覺得既然三年前錯過時機,現在該做的就是『等待』下一個時機
已經漲起來的東西再去追價,只會造成再一次的失敗

我是2008年底買房,算不上勝利組,但總算在台北市有負擔得起的棲身之所.

人總是有個盲點,股票,房子,基金...總想買最低點. 但有誰知道何時是最低點呢?
是等事後價格彈升,越升越高,這才確立過去某個價位是最低點.

不管過去幾十年何時買屋, 在買的當下,總是覺得貴,沒有人覺得當時買的價錢
便宜或非常合理. 2008年時,幾個也在看房的同事也說還會再跌,別買.
他們是對的,2009年初,股票與房價都見新低, 我買貴了一些,也被內人唸了多次.

2009年底,股市已暴漲千多點, 房市也走高, 他們也說只是反彈,會再回落.
這次,他們錯了. 我當時買的價格38W/P與現在的成交價差了一倍, 如果要我現在買,
我是負擔不起,連看屋都不會來看, 就是買不起. 五年過去了,他們也買房了,
不過都是在新北市與桃園,不是當初2008/2009年所設定的台北市中心.

"等待"是門功夫, 機會是等來的,但機會一樣會被等走的.
最大的困難是當現在預設的 "時機"到來,會不會又有想買最低的念頭出現,
想再等等,再等等,再等等...


Katong wrote:
這個樓是有趣的一篇文...(恕刪)


最糟的其實是那個副市長
標準的喊空地皮王
他憑什麼當副市長???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Katong wrote:
2009年底,股市已暴漲千多點, 房市也走高, 他們也說只是反彈,會再回落.
這次,他們錯了. 我當時買的價格38W/P與現在的成交價差了一倍(恕刪)



真的假的 5年 38變76??

請問是哪裡? 有點難以置信
Katong wrote:




所以,一家公司0借款是常態? 表示這家公司很優質 ?
放眼全台灣 或 全世界, 有多少比率呢? 0.01%? 0.001%? 0.0001%? ...
你的公司規模多大呢?

您對建商有負面意見, 我是予以尊重.


...(恕刪)


近30人。我給票皆是月結現金票。

至少秒殺一票月結六個月的上櫃市公司
wered wrote:
常看到有人批評一邊喊空,一邊又買房
剛好看到這一則報導
可以讓大家參考一下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130309/34876404/
三間房子都是2000年以前買的,樓主卻是從2008年才開始聽他的話~~
為什麼那麼笨,自己有那麼多房子卻拼命喊空?
...(恕刪)

隱隱約約似乎聽到了巴掌聲。
9000大...那個聯邦與宏泰...不都是用現金買地與蓋房嗎?

peterlin82 wrote:
小弟也是三年前沒買房...(恕刪)


這種東西那有成功失敗組的呢?

2003年剛買房的我也是勸原本同在租屋的同事也買一買.... 那個時候的房價就真的租不如買...
但同事也還是覺的貴 (現在回想起來, 若2003年的房價都覺得貴了.... 看來也只有時間倒轉回30年前才是合理的房價了)

所以哪時算貴哪時便宜真的沒個準......

但綜觀這幾年身邊的人....
越想要買在最低點的, 要能保值的, 要生活機能好的又要便宜的幾乎都還在看房...

反而那些就只是因為想要買來自住的同事 一個一個買...

心得是: 算的越多越難下的了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