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不是火車頭, 那什麼才是火車頭?

是火車頭沒錯
但是
依需求真的那麼多嗎??
產品的利潤有合理分配嗎??(水果那一家就沒有)

bikemonk wrote:
房地產當然不是火車頭...(恕刪)


不能認同你再多了!!
http://www.moneydj.com/iquote/iQuoteComment.djhtm?a=1&b=837

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還是土石流?

許多人都認為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房地產的景氣好的時候,負責放款的金融業能賺到錢,負責蓋房子的營建業能賺到錢,大量的從業人員,從建築工人、房仲業務或代銷公司,也都有工作,就像是一個火車頭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的情況是:房地產熱絡了快十年,台灣的經濟也停滯了快十年。有錢的人發現,炒房地產比經營事業更好賺,當然就不願意花心思好好經營事業,結果有許多產業就因此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機。

有能力投資的人,自然會選擇報酬最好的資產去投資,原本可以把資金挹注在一些新興產業上,結果房地產的狂飆,讓他們認為房地產才是最安全而高獲利的資產,結果小從新創事業大到上市櫃公司都等不到資金來投資,甚至許多企業還把手頭上的現金拿去買房地產而不願意在研發或機械設備上投資,產業發展的機會就這樣被房地產給扼殺了。

如今,不但是住宅房地產、商用房地產,連工業區的地價也開始狂飆,需要工業區土地的企業甚至有錢都買不到想要的土地,甚至有不少工業區三年來的漲幅超過100%,原本一坪可能只要五萬元以下的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一期園區,今年的價格已經飆昇到每坪15萬元,甚至不輸給一般市區的公寓每坪價格了,而龜山、中壢等北部的工業區,甚至每坪要價達到20萬元以上。

房地產不但吸走了大多數的資金,也造成了企業發展的空間取得更加困難,而房地產的炒作卻幾乎不用繳稅,使得政府的稅收也總是跟不上預算支出。看來房地產對台灣而言,根本不是經濟的火車頭,而是土石流。

schwantz_lin wrote:
以下為網路上的文章,對於房產是火車頭這句話倒是滿貼切的。
為什麼說貼切,因為炒房產這件事就是你賣給我,我再賣給他,狂增GDP,但對於提升整個國家的競爭力則是一點幫助都沒有。差別只在於,每次交易時政府都能抽到稅,所以政府也不太想管炒房這件事了。


兩個聰明的經濟學天才青年,經常為了一些高深的經濟學理論爭辯不休。

一天飯後一起去散步,為了某個數學驗證的證明兩位傑出青年又爭執了起來,正在難分高下的時候,突然發現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

甲就對乙說:「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願意出五千萬。」五千萬的誘惑可真不小,吃還是不吃呢?

乙掏出紙筆,進行了精確的數學計算,很快得出了經濟學上的最佳報酬率解:『吃!』

於是甲損失了五千萬,當然,乙的這頓加餐吃的也並不輕鬆。

兩個人繼續散步,突然又發現另一堆狗屎,這時候乙開始劇烈的反胃,而甲也有點心疼剛才花掉的五千萬了。

於是乙對甲說:「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給你五千萬。」

於是,不同的計算方法,相同的計算結果--『吃!』

甲心滿意足的收回了五千萬,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點心理平衡。

可是突然間,兩位天才同時嚎啕大哭:鬧了半天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卻白白的吃了兩堆狗屎!

他們怎麼也想不通,只好去請教他們的教授,一位著名的經濟學泰斗為他們解釋原因。

教授聽了兩位高足的故事,沒想到這位經濟學泰斗竟嚎啕大哭起來。

好不容易等情緒穩定了一點,只見經濟學泰斗顫巍巍的舉起一根手指頭,無比激動地說:「一億啊!一億啊!我親愛的同學,我代表國家感謝 你們,你們僅僅吃了兩堆狗屎,就為國家的GDP(國內生產毛額)貢獻了一億的產值!」
...(恕刪)


正解
最近一次停權時間-->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10-09-04 。 累計停權次數-->10次

wwefan wrote:
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還是土石流



同意, 買了房之後, 只能少吃少喝, 少消費, 那有促進經濟什麼發展,
賣了房賺了錢的投資客, 就去買更多房子..賺更多錢..



wwefan wrote:
http://www...(恕刪)

房地產價格高漲
除了現有生產事業不思振作

有意開創事業的資本家
因為高不可攀的土地成本
也紛紛望之卻步 逃之夭夭

louissvs wrote:
人類每天的基本需求都...(恕刪)


哈哈哈哈哈哈 ....

還是乖乖做你的春秋大夢吧!
『法律,是保戶懂法律的人!不是保護每一個人!』如果需要法律諮詢,只有付費,沒有免費~ 一 一+
net9999 wrote:
火車頭?

你什麼時後看到房子可以載客開在鐵軌上的?

圖~我要圖~

把圖貼出來八~~


國外真的有人把火車改裝成房子來住

因此就算房地產不是火車頭~

至少也可以稱做火車




正確的說法,建築業是經濟的火車頭。

這裡的建築業,指的是蓋房子這件事,因為蓋房子需要大量的建材、運輸、人工,外加買了新房子後需要許多傢具裝潢,所以建築業的景氣,可以引領許多產業的發展,因此是經濟的火車頭。

但建築業不等於房地產業,房地產業指的是藉由買賣土地,發起建案,以及買賣房地產等行為。房地產跟金融相關,但不一定等於建築業。畢竟買地、養地,或者仲介房屋、代銷房屋,這類的經濟行為,是單純的金融活動,不等於建築業提供住宅。

房地產業不是不能存在,台灣的問題在於土地的開發許可,以及公共投資所帶來的工程受益,沒有控制。土地開發許可,是宏觀的居住環境品質調整,也是避免土地炒作的利器。而工程受益的回歸公有,更是讓公有資金能夠永續再生的手段,主要體現在土地增值稅的實價高額課徵。
之前已經有人說過
少林足球不是一個人踢出來的
經濟是群體活動的結果

如果一個國家,建築之外的其他產業一片蕭條
建築業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對經濟有甚麼貢獻
充其量只是像現在一樣,提供籌碼,讓炒作者你賣給我我賣給你
然後提高創業與生產成本
對經濟活動有害而無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