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漲個不停,最起碼會一路漲到2020年


爆發戶 wrote:
雖然我房子,土地一堆...(恕刪)


認同!!

但~你在這邊幹嘛,還不快去炒。

JINDERLANDOFFICE wrote:
這篇這麼多人回回的內...(恕刪)


是喔!!那你不趕快去買

買越多,越有競爭力!!
JINDERLANDOFFICE wrote:
回頭看看6年前,喊漲的文章.
一樣依堆人酸的可以,如今只能說人家猜中了.
就是漲....
...(恕刪)

6年前(2007年)當然房價看漲的機率很大,因為很可能一年之後兩岸關係會.....,而且房價才漲幾年,那時的中央政府還賣了在台北市的國有地七千坪以上給財團。

不過2年後(2016年)房價看跌的機率很大(不知會不會提早反應?),因為可能二年之後兩岸關係會.....,而且房價也已經漲超過十年,還漲到很極不合理的價位。到時房價跌卻讓會人無法高興,因兩岸關係壞掉而讓房價跌,新台幣、台股、台灣經濟也跟著一起大跌,到時就好玩了。

現在的經濟有比六年前好???
如果你說房地產我認同
如果是其他則一面倒
六年前比現在好太多了
看來要讓經濟好
就是要讓房地產倒
兩方原來是對立的

老花農 wrote:
6年前(2007年)當然房價看漲的機率
01可愛的地方就是壁壘分明,尖銳真實,人人平等.

現實生活中,一定職位,年紀後雖然好像每個人都聽你的話,一天到晚是,是,是
但我知道那是假的,是被逼的.

發這文的用意不是要挑起對七年級或八年級的批判.
我們都知道對自己負責,認真工作過生活的年輕人絕對比鬼混的多.

文中已提到,買不起房是不可能的,
現在部分年輕人的問題是想比較的東西太多.
你想一個拿頂級手機,開貸款雙B,穿專櫃名牌的人想買房時會買低價二手屋嗎?

他會不會想,如果我住這裡,連請朋友來家裡都不好意思,
會笑我裝闊,被看穿我是假有錢.全身上下都很有看頭,只有房子...

問題就在這裡.
三十年前房子蓋的都差不多,現在光一個馬桶就很有的比了.
一棟房子真的要搞得很有面子,是要實力的.
從區域,建商,建材,裝潢,很多很多.

但要能住,好住的房子就很多了,
舉台中中區來說,昨天就看到電線桿上貼一間透天 4房2廳只要380萬!
但很多人會覺得,中區,光報門牌就讓朋友笑..

先求有再求好,以小換大,以舊換新,是所有腳踏實地的人必走的路.
面子,會害一個人做出錯誤的判斷.
畢竟人人想住帝寶,但台灣就那間而已.
我是爆發戶,不是暴發戶.性格火爆的爆.有錢的暴發戶另有其人不是我.

AndyLAN999 wrote:
其實可以算給各位大大...(恕刪)

Andy大大算出來的結果,我發現這個人的月開銷是36000元,而且尚未包括日常飲食,水電瓦斯,孝敬雙親等等花費,也就是能這樣花錢的人,薪水至少4~4.5萬元,算很不錯的收入了.假設他節省一半過活(總是要有愛情友情吧),剩下一半用30年房貸來買房子,這樣能買的價位就只能到500多萬,在雙北這樣的房子應該蠻小間或蠻舊的.
股價會說話,實話實說。151515。
andylong19810406 wrote:
現在的經濟有比六年前好???
如果你說房地產我認同
如果是其他則一面倒
六年前比現在好太多了
看來要讓經濟好
就是要讓房地產倒
兩方原來是對立的

...(恕刪)

現在經濟當然沒有六年前還沒有發生金融海嘯、歐債危機時來得好,六年前的歐美消費力可是很強,蘋果電腦的ipad、iphone也還沒問市、、、、

房地產會倒,要看是因為什麼原因而跌,而且也要看是在什麼國家發生,種種變數會有不同程度的傷害。

所以如果台灣房地產倒的原因,是因為未來兩岸關係出問題(不知會不會提前反應?),那就不只是房地產倒,連新台幣、台股、、、、都一起倒,台灣經濟將比現在還慘。
嚇唬誰阿你

老花農 wrote:
現在經濟當然沒有六年前還沒有發生金融海
這是從聯合報歷史資料庫看到的房價新聞,從77、78年間開始到81年間,新聞資料很多,無法詳細列舉,僅列出摘要供大家參考。

整體來說,房價約在79年產生變化開始明顯下跌,但並沒有崩跌,80、81年以後,也是逐步緩跌,但偶而還是會有高房價出現來測試買氣拉抬房價,買賣雙方就是不斷的拉鋸。

有趣的是,在民國77年,國民所得不高的情況下,竟然1坪也賣到40萬元,記得95年左右,在本波房地產沒起漲前,臺北市地區有許多預售案1坪開價還不到40萬元。

房價其實也是商品,會漲也會跌,沒有只會漲的神話,至於在漲跌之間,就看個人的能力,在適當的時間進入買房就好。


(文章太長且為避免違規,修剪一下,請見諒)
*************************************

**當時投資客與建商也是台北房價炒完以後,南下炒房。

77年5月11日的聯合晚報1版報導:

台北客南下炒地皮 高雄及台中也都有屢創新高的建案推出

*************************************

77年6月13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台北市建案競爭 每坪逼近四十萬元

*************************************

台北縣的房價也屢創新高。

77年9月15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大台北地區的房市上演撐竿跳﹗利多消息一波波 永和地區的房價也屢攀高峰

*************************************

當時許多人也被逼的去外地買房。

77年9月17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不論台北市區﹑中永和地區﹑內湖等地﹐房價均居高不下﹐中產階級購屋只有往南或更偏遠的地方了﹗

*************************************

78年4月7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房價打不死!買氣嚇不退﹗大台北地區十餘預售個案調高售價﹐照樣好賣

*************************************

到處都創新高啊。

78年5月7日經濟日報12版報導:

台北市南區房價創新天價 一樓店面每坪128萬元

*************************************

78年仍預估79年房價會繼續上漲。

78年12月1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79年房價上漲成份仍居多

*************************************

79年1月12日經濟日報報導:

大台北地區房價一年漲一倍,近三年來,北投區漲幅達五倍,大安區平均每坪單價47萬

*************************************

79年後房價開始反轉。

79年5月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湧現低於市價3成行情


*************************************

79年5月7日聯合報5版報導:

五年來單月交易量最低紀錄 大台北預售屋上月只賣出100間

原因是賣主仍迷戀高價位時代 ,拚命開高,「有行無市」

*************************************

79年8月2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上半年大台北房價明顯下滑 預售屋每坪降至廿六萬元以下

*************************************

79年11月2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平均跌幅16% 大台北房市慘!三峽淡水掉4成,但前年(指77年)進場投資客,長期抱著還是贏

*************************************


80年時,淡水已經在炒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議題了。

80年3月1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市 跌幅達三成,未來要看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興建計畫

*************************************

房價雖有下跌,但建商還是會不斷推出高價房來測試買氣的底線。

80年4月3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價見風轉舵又漲了 部分業者嚐了甜頭抬高售價 高房價的‘不合理’情況再現

*************************************

80年8月8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子在前幾年極盛時期曾經飆到1坪30萬元 現在預售價格只有15萬元

*************************************

三不五十還是會有高房價出現。

80年12月3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台北房價又上漲 台北縣預售屋已找不到5百萬以下的房子 台北市也出現45萬一坪高價位預售案

*************************************

81年2月9日聯合報13版報導: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推出每坪五十萬 一戶四千萬的高價屋 買主不知在哪?

*************************************

81年5月12日經濟日報19版報導:

因政策面打壓及房屋供給量過大 預售屋滯銷 建商將過寒冬並退場觀望


*************************************

81年5月13日聯合報11版報導:

利空一波波 房市慘淡淡 銷售率探底

原因是政府抑制房價措施不斷 行情已呈疲軟 央行調高重貼現率後 再雪上加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