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超厚建築結構用板(CNS SM570M):鋼板
抗拉強度達 570 MPa 以上,板厚可達 80 mm,具有低降伏比、窄降伏強度範
圍等耐震性能,銲接性良好。
低降伏鋼消能元件於耐震設計之應用
國內鋼鐵公司已成功地研發出一系列之新鋼鐵材料之後,結構鋼材之受拉降伏強度,
可由最低 100 MPa 變化至 500 MPa 或更高,
由於低降伏強度鋼板為一種低降伏強度(約一般鋼骨材料之 1/3)與高延展
性(規範伸長量>50%;為一般鋼材之 3 倍有餘)。且具有防衰減能力之鋼材特
性,目前被運用於鋼板剪力牆,亦可設計成阻尼器之運用。國內鋼鐵公司[3]
8已可生產極低降伏強度制震鋼板(CSC LYS100):鋼板之降伏強度低於 130
MPa,做成剪力牆、消能器等制震元件,可發揮吸收地震能量,以保護主結構體之安全。
低降伏鋼制震剪力牆
(3)高韌性、可銲性鋼(SN 鋼)於國內之研發產製
1995 年日本阪神地震發生後,SM 鋼板(熔接結構用軋鋼料)的規格被公認
無法適用於所有的建築耐震構材,日本通產省工技所已於同年 11 月公告取消
SM 材適用範圍中的「建築」項目,目前日本鋼構規範則規定耐震構材應使用
SN 材(建築構造用軋鋼材),其中 SN400B 及 SN490B 除基本性質分別與 SM400
及 SM490 相近外,還具有狹降伏強度及低降伏比之特性,更適合使用於耐震
構材;造成層裂原因之一的 S、P(硫與磷)雜質含量標準也較為嚴格,故較適用
於使用潛弧銲等高入熱量銲接之組合型鋼;而 SN400C 及 SN490C 則對鋼板厚
度方向之性質與超音波檢驗有額外之要求,規格中並再降低 S、P 之成分含量,
則特別合適用於鋼板較厚之巨型構材,或需使用高入熱與高束制性銲接之構
材,對於國內結構用鋼材之研發,或相關標準之建立,應請業界及早因應。
耐候鋼、耐銹蝕
耐候性鋼材係添加耐蝕合金元素,改變其腐蝕化性或產生緻密之保護膜,
以致於在使用環境中,不影響原有之性能,且具有耐蝕性。如貨櫃用耐候鋼、
結構用耐候鋼、海洋結構用鋼、抗硫酸露點腐蝕鋼與抗高溫氧化用鋼。
另以冶金或化學方法被覆一層或多層金屬或非金屬材料於鋼材表面,以犧牲或保護方
式來防蝕。如電鍍、熱浸鍍鋅鋼片與其後處理技術。
國內鋼廠 已可生產耐露點腐蝕鋼板(CSC SCR-TEN3):
鋼板具有耐硫酸及鹽酸露點腐蝕功能,
適用於製作焚化爐之煙囪、煙道,經查已有高雄岡山、
嘉義鹿草及宜蘭焚化爐工程使用,未來在高濕、多鹽分之地區,重要橋梁、建
築結構亦應有應用發展之機會,值得營建業界關注。
耐火鋼
鋼結構建築雖然具有重量輕、施工快、空間大以及舒適美觀等優點,但防
火性能差。特別是美國 911 事件世貿大樓的倒塌,鋼構建築的防火受到了更大
的重視。
普通建築用鋼在 350℃以上高溫時降伏強度相當於室溫時降伏強度的
2/3;550℃時降幅更為明顯,難以滿足設計要求。
為提升普通鋼構架抵抗火災的能力,大多噴塗耐火塗層。噴塗工作費工費時,有害身體健康,影響工期,
且增加建造成本。此外,耐火塗層厚度較大,使用不久或有出現龜裂剝落現象,
其真正的防火能力大打折扣。耐火鋼的研發和應用可減少耐火塗層的厚度,甚
至可以取消耐火塗層。目前耐火鋼在日本已獲得廣泛的使用,國內耐火鋼之開
發應用亦應積極研發生產,以增進營建結構耐火的安全性,降低建造成本。
冷軋型鋼建築結構系統
優質的輕型鋼構低層住宅(Steel House)[4],應具有安全耐震、耐風、耐火
及耐久、科技(系統化及模組化)、環保(隔熱、防潮且建材可回收再利用)、健
康(綠色建材)及省能(隔熱及氣密)等性能。目前美國、歐洲、澳洲及日本等先
進國家已普遍引用於低矮建築之中
metta-sati wrote:
是的
所以我前面才說 鋼構 台灣的技術起步比較晚
不過一般人不會去蓋SRC 多數就是日式鋼構屋
梁柱用 型鋼
樓板用 鋼承鈑+水泥 或是木地板
牆面用 各種不同的複合材料 或是 各種磚 各種高性能板材
這才是一般人蓋透天會使用的
透天蓋SRC是可以 只是要花錢
鋼構也不是全是優點
才會造成發展幾十年普及率還是不高
鋼構無論材料到施工到附屬工程(如耐火材料包覆等)到後續維護充滿了可能弱點
要避免這些弱點~都會造成成本增加
例如
1.台灣哪來礦產煉鋼?鋼構在台灣其實是種進口材料
2.鋼構製程要求高,不如水泥就石灰石燒一燒來的簡單
3.鋼構接合多,焊接、螺栓施工品質高,人力成本高很多,較高品質的銲接甚至連施工空氣濕度都有限制。
4.不耐火,防火材料塗覆也是成本,施工品質也要顧,品質不好不耐火很常見。火一燒如果造成局部降伏應力重分配,結構會瞬間崩潰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