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y_depp wrote:



拉賽 跟 鬥的...(恕刪)


首先,請你拜託不要引言全部複製貼上
我不是那種會竄改文章的人
你這樣太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啦,而且佔版面

我為什麼說樓主違反人性呢?這也是以我自身經驗啊
我是海歸,27歲開始在上市公司上班,年薪從沒低過百萬
但我很清楚,年薪百萬是用命在換的(當時不那麼覺得,現在回頭看覺得自己真廉價。但也不能否定公司給你的歷練很有價值)
所以理論上,我是樓主文中最適合的年輕人
有收入,有閒錢,有腦子
可是,當時像我這種人,拿到錢後,真的沒什麼人拿去學投資,被家裡逼去買房子的比較多

一,時間真的不夠。下班都幾點了,躺在床上還在回email。我也去上過投資課,但你說K線圖這種不常常看,能累積什麼功力?半吊子玩肯定賠,不如不玩。

二,自我補償心態。美其名是社會菁英份子,但你也知道,老闆開會幹你像幹狗一樣,更慘的還會莫名背黑鍋。工作上有淚不輕彈,所以一定從物質面補償自己。

三,賠錢經驗。自己在業界,又做主線產品,一定會覺得自己走在消息尖端,買的一定準,一出手買一定有一百萬。可是,十個有九個都賠,賠個三十萬就發現,切,早知道拿三十萬去買支水鬼也爽。我手上還有一百萬未上市的股票,還是我五折賣給你?三折也可以啦。

四,本業的報酬。那時候一分紅就是幾十萬,努力當企業螺絲釘的報酬不輸自己去投資。再來,男人都想在組織裡往上爬,這不是錢的問題,是面子尊嚴問題,被主管誇獎,被同事欽佩,那種獨當一面的爽度根本用錢買不到。完全投入於工作,我根本就沒有心力也不想去看股票。到目前為止,所有我遇過的有在非玩票性做股票的上班族,工作表現都只能被我評為「一般」。他們不會有致命失誤,但絕不會有拼命去做,超出本份職責的表現。但我相信樓主應該是本業和投資都能顧好的高手。

五,業外的報酬。我在美國時和朋友合作了一個項目,結果是我在30歲戶頭裡就累積了四十萬美金以上。不過這可以算是例外不算,因為那是天時地利配合下的結果,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賺錢的機會,我有幸抓住了。

其他種的年輕人呢
收入低的,只夠買水餃股,漲也賺得少,大部分人也懶得為那麼點錢投入
家裡天生有錢的,那更懶得管了

所以我說,樓主沒考慮人性,是不是有點道理?
能像樓主這樣子堅持的,我認識的同儕裡面真的只有兩個

再來,你說小孩的事情
這是我對自我認識所產生的結論
都幾十歲了,總該了解自己吧?
難道像一般人一樣,時間到了就學別人結婚生子,之後再來後悔,小則個人幸福喪失,大則社會問題產生?
我光看朋友親戚照顧小孩那模樣,就能肯定這不是我所要的
假如我是同志,難道要交五個女朋友才能確定自己不喜歡女人嗎?

這種一定要跌倒才能明白的人對我來說算次等了

不過,看你回文說在幫我上新人訓
大家都打滾超過十年了,這好像有點說不過去
想必應該是哥你錢比我多,見識比我多,connection比我多

我和樓主在喇賽中也是彼此慢慢reveal自身的background
敢問兄台是否也能分享一下?



您該不會是天母大戶何大哥吧?哎呀講半天,是我啊,哈哈哈
saya wrote:
所以買房或買股,時間點真的很重要,事無絕對,以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做決定,才是最重要的。...(恕刪)

+1

雖然樓主有些不錯的觀念,不過覺得saya大看得更遠。

一切都在波浪裡,有波谷、波峰。有短波也有長波或超長波。
看似明顯,其實沒人處處抓得準。所以要量力而為,才能經得起太早或太晚的偏差震動。
怎麼都沒有人發現盲點。
假設08金融風暴時,一間三房500萬,股票股價10元每年股利5%。

同樣資本下

A 買房子,每個月付房貸,10年過去了,A的房子漲到1500萬。

B 把錢通通買10元股價存股,用A同樣房貸的金額每月定期額買
進存股,10年過去了,股價也漲了兩三倍了(這十年股、房市都
是大多頭,怎麼只算房市漲不算股價漲),每年還有股利5%複利。


現在兩個都覺得高點要賣出。

A 要負擔買賣房子相關費用及4%房仲費,明年有併入所得費用,
現在房子超難賣雖說值1500萬,實務上1400賣一年也不一定賣得
掉。

B股票脫手容易,只需買時扣費用,每年股利併入所得,我們就算
在金融風暴時買至今算他只漲一倍好了(有些漲了2-3倍以上捏)。


假設A運氣超好房子很快輕鬆脫手,A不見得賺的比B多,就算比B多
也多不了多少,如果運氣不好掛半年到一年都賣不掉,還得在往下
修。

在金融風暴時買的股票到現在都不漲,勝至跌,你也太倒楣透頂了
吧,這麼倒楣的人就算去買房也是買到凶宅、維冠、產權不清的房
子吧

看清楚問題點,別在被有心人士繞進去,問題點在"時機"。

時機對買房賺多少賺多少都對,但都早已被賺走了,現在時機進場
接只是刀子,讓那些跟你說當初買房賺多少的人跑而已。
講的每個人投入股市都會賺錢一樣。
sbu2010 wrote:
怎麼都沒有人發現盲點...(恕刪)

同意, 時機點很重要, 你講的也比較貼近實際案例, 股市有波浪漲跌, 房市也有, 如果真要比,假設操作都是完美, 房市15年漲三倍, 股市 2002低點進, 2008高點出, 再2009低點進, 2017高點出, 豈止是三倍。

中間每年還有股利息 。
我只是屏除這些房價股市漲跌因素, 用最基本的台股值例率來看這兩種投資。
我講的挑個好股,比如金融股,中華電,一些大到不能倒的公司,
就算要倒政府也會下去救,時間點對,按部就班下去操作,就算漲
得很慢的如金融股,獲利都不輸買房,只要不是借錢買股,就算金
融風暴來著放著領股息也不怕,風險比買房小多了,就算被裁員也
可賣個幾張支應一下。

假如現在買房貸個8成,明年萬一金融風暴來了,房價腰斬,公司大
裁員,沒錢繳房貸,房子被銀行收回,2成頭款沒了,還欠銀行3成,
除了跑路還是跑路,買房風險大到這種地步,嚇死人了,10年前不是
有1-2年時間一堆老實小家庭就是上訴那種狀況,不懂財經貿然在錯
的時間點買房,辛辛苦苦存n年頭款一夜之間全沒了還到欠銀行錢,那
時台灣的凶宅不是瘋狂暴增嗎,當時的新聞還歷歷在目,死也要死在
自己辛苦一輩子買的房,老婆小孩帶著在家裡烤肉不願房子被銀行收
走...哀,想當年新聞心情就沉重起來了。

萬一買下去房價開始漲,想獲利了結賣掉,夭壽喔~政府要抽45%的稅,
比買漲得最慢的金融股還難賺死了。

算一下時間每約10年一次的金融風爆,時間好像差不多了。
sunnight123 wrote:
講的每個人投入股市都...(恕刪)

這我該怎麼回? 買房子就沒人跳過樓嗎?
投資時機很重要, 尤其是房事, 如果你是用雪球股的概念投資股票, 其實時機的因素就不是那麼critical, 股市漲賺價差, 股市跌就只賺股利股息。
網路發達, 上網google 雪球股, 一堆理財教學,不然上投資理財版, 請教 F大 跟 Weber 大。 拿一筆小錢, 跳一隻雪球股, 閉上眼睛滾個三,五年, 你就了解複利的威力。
sbu2010 wrote:
算一下時間每約10年一次的金融風爆,時間好像差不多了(恕刪)


好像是勒, 逢高思維,是可以考慮獲利了結!

sbu2010 wrote:
算一下時間每約10年一次的金融風爆,時間好像差不多了。


短期很難找出下一個黑天鵝 產業來說網路泡沫過..金融風暴...次貸... 歐豬
基本都經歷過了

下一個大概要靠中國崩...不過人家又很會維穩

不過本來就是預測不到啊....呵呵

himan.chen wrote:
六年前開始我就不委屈自己住在自己不喜歡的地方
今年入住新家 也是兩年新, 實價登入要破4000W(台北有錢人真多lol),月租36000


4000萬北市新屋也大概4x坪權狀或更小
室內大概3x坪或更小的電梯2-3房... 月租36K ok啦

其他地方老華廈就有機會36K 租4xP 大四房
基本差不多...看需求隨便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