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9 wrote:
有房地產投資收益,
...(恕刪)
我都快50了,在險惡的職場打滾多年才知道什麼叫叢林法則,叢林法則就是誰靈光誰就能生存下來,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公平正義?獅子怎可能跟羚羊談公平正義呢?那靈光是什麼?就是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嗅到危機就趕緊跑,而且要跑要快,不要落在後面,就這麼簡單。投資房產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真的要做就要做功課,別人去上夜店,自己沒事就要去搜集資訊,眼光才會獨到、精準。買房其實是買土地持分,不是那一間房子,房子是會老舊的,但是土地不會。台北市羅斯福路沿線老公寓的土地公告現值可能是房屋的20倍以上,只要想想這道理就知為何總是有人要買房了。如果要當包租公,下新莊和龜山是可以考慮,原因不再說了。房客可以挑,最優質的房客是現在最流行的一對男男,他們一般都有正當工作,兩個會分攤房租,愛乾淨而且白天不會待在家嫌這嫌那,這是秘密..,祝福各位。
米田共青 wrote:
你們知道 現在普遍...(恕刪)
這個 樓主呀 現在房市下修已經是進行式了 可以拿這3年對高點2014年
開價跟實價登錄對比 會直接發現明顯下修約1~2成左右 而且仍在持續中
且因為離回穩的30萬交易量還差很遠(看看這幾年交易量下滑情形 根本就坐溜滑梯)
現階段 不只投資買盤收手 連看多的多多都純喊不買了(原本多多跟投資客是主力)
目前到7月 六都交易量約11萬多 要努力喊多多們出來 在剩下5個月買到18萬交易量 到達30萬戶後
就有機會回穩 有機會不再下跌囉
台灣自有住宅率86%+空屋率20%+建商出清手頭70~80%存貨+平均一戶生不到2個
再加上有人繼承超過2棟 別說期望買了 有些還特地倒貨出來賣
只能幫 給期望房價上漲的板友QQ了
1998~2014是多頭市場 怎麼喊空還是漲(此時交易量超過30萬)
2015~2017是空頭市場 怎麼喊多還是跌(此時交易量不到30萬)
提供台灣近20年來 買賣移轉棟數作參考(ake999網友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