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taipei wrote:
趨勢的確是逐漸消弭濫竽充數的坪數,
奸商唯利是圖,
政策法令先行,因勢利導,奸商沒辦法從中搞鬼,消費者買到的東西才會正常。
有鄉民曾舉例,
350ml鮮奶標示1公升
果汁純度20%卻標100%
公設持份登記給買房的人,就是虛坪制,你一定是花錢買虛坪,賴不掉。
公設持份不登記給買房的人,就是實坪制,你可以當成沒買虛坪,公設是送的,高興就好。
真實坪制,公設不可計價,合約不簽公設持份面積,權狀也不登記公設持份
公設沒買,不登記給你個人,天公地道,誰都不吃虧。
就怕公設買了,沒登記到,權益沒了,還樂呵呵以為百分之百果汁,傻 B 一個。

有錢人花錢買大公設,精打細算人花錢買實用公設,應該都要登記.跟實坪計價一樣可以分開談.實坪計價先列出來可以先讓兩方篩掉各取所需.

Dr.Corgi wrote:
你為什麼覺得
虛坪制的時候 一虛坪單價20萬
實坪制的時候 一實坪單價 不會 變成 33.33萬?
虛坪時1000/20=50虛坪 假設公設比六成(夠灌水了吧) 那實坪只有30坪
實坪時1000/33.33=30實坪
房價是市場機制,屋煮、建商自己定的,並非法定
並非 虛坪改實坪時 單坪價格不能上漲
既然可以上漲,那一坪從20萬改為33.33萬,一點都不難
我最後一句說的是"你怎麼能確定50虛坪換成實坪是30實坪?"
換言之, 虛坪真正被灌多少水你不知道
所以你只能假設50虛坪換成實坪是30實坪, 20萬改為33.33萬是合理
但你這個"合理"是建立在原本的虛坪就沒有被灌水的前提之上
都講到這麼白了...
高委員就是要求政府改規修法
讓建商不會去蓋一些消費者根本沒必要的公設來灌水房價
讓各種房型公設比趨向合理, 消費者則能避免花冤枉錢去買沒必要的公設
不是公設不合理, 是公設比被灌水而不合理
公設買不買, 登不登記, 送不送這些才都是煙霧, 是假議題
新聞連結貼了, 怕有人不點進去看內容也截錄出來了
但就是有人要裝做看不見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