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William wrote:正派建商:1,不炒作(哄抬)房價。2,不偷工減料,做好品質。3,不賺取暴利,若不能物價超所值,起碼要做到物有所值。4,給消費者最適當的買房建議,減少買錯房的風險。5,做好產品(房子)的售後服務,重視消費者意見。(恕刪) 請問一下你有做都更嗎?如果一塊地大家都差不多簽完了剩一間臨路透天要開天價才同意簽字你是要默默的用天價吃下來(成本自己吞或是偷灌到每坪售價)還是堅決守住大家的利益放棄那間透天改推ㄇ字型的建案?
我們真的有不少案件就是不跟釘子戶妥協。就是一些建商的讓步才讓當今的釘孑戶愈來愈多,也傷及整個都更改建市場。我們過去一直很低調,不張揚,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公司。我們寧可努力做事,少做廣告,而把省下來的錢用在更好的品質上。
以大樓來說,你最終一定要成立管委會,那麼公設可不可以就掛在管委會名下,讓每一戶住戶當成為當然的一股股東,以此方式來解決公設登記,與大間住宅做功德買公設的問題因為每一戶都是一股的當然股東,所以管理費也是以戶計算,大家都繳一樣的錢
以停車場來說,機車一區停車場,汽車又一區停車場,有沒有發現,車道這個公設重複浪費了如果建商帶頭,取消機車停車場,然後把汽車停車格稍微加大,改成多用途車位,同時可以停汽車,也可以停機車,是不是就可以減少部份的公設比例?
短期內預售屋市場說不定反而可能產生最後一波銷售熱潮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在立法院已經完成三讀程序了,預期預售屋的炒作將成過去,在預售屋轉讓受到限制下,預期未來預售屋市場將大受影響。但因修正案不潮及既往,所以「短期內預售屋市場說不定反而可能產生最後一波銷售熱潮。」
我看到未來更好的發揮空間呢。平心而論,我認同內政部的做法,花敬群的做法不是在打垮房地產業,而是在扼止炒作。重建一個健全的房地產市場。以後,炒房的、亂蓋房子的將不再有生存空間。預售屋市場將只留下真正有實力、蓋好屋的。我看到未來更好的發揮空間呢。
lawtaipei wrote:不溯及既往,殺傷力大減,日出之前,群魔亂舞。 不溯及既往並不意外因為一旦溯及既往, 那些投資客連下車都不用想下車了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 大概會恨民進黨一輩子等到成屋再賣?手骨不夠粗的撐得到成屋嗎?小建商先撐不住爛尾怎麼辦?等到成屋市場行情早已不如以往不是一樣?更不溯及既往自住客就會接手嗎?賠15%回給建商, 小建商不就死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