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

這篇是給版上很想買房,卻又一直哀怨自己買不起房子的人看的。
這篇如果不是位醫生寫的...我不會想再回文第二次......

有一本暢銷書叫「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說實話,這本書的內容極盡資本主義,通篇暢談錢的好及賺錢方法。書中將人分成「有錢人」和「窮人」,分析比較兩者想法的差異。Mobile01上的許多爭論,也正是源於這種「有錢人」(買得起房子的人),與「窮人」(覺得自己買不起房子的人)的思想差異。
其實單就喜歡涉入不動產的有錢人...他們買房子的理由就千百種...有人的確換屋需求...有人是沒曉得誰告訴他說一輩子要有兩間房比較保險的觀念....有人拼命不斷置產卻是為了第二代不是自己...有人平日節儉跟甚麼一樣卻只買房買地獲得滿足...還有人閒閒沒事收一條街的租...更多人...當成金錢與慾望的遊戲而已......

例如,有人會說「台北市隨便一間房子就一兩千萬,我怎麼買得起?」。但這句話的反向意義是「只要在台北市隨便有一間房子,就有一兩千萬的身價,怎麼會買不起?」。台北市有數十萬間房子,就有那麼多人有這樣的身價,當這些人要換房時,就已先站穩一兩千萬的基礎了。
這句話的反向意義...是這樣解釋的嗎...另外...沒有一兩千萬的人受到了生活過程中經濟權利的排擠效應之後...這二者的基礎早更已是天差地遠了...回過頭來說...在台北市隨便有一間房子就有一兩千萬身價的那些人...早期憑個人努力白手起家的...我絕對欽佩也必須讚揚(包含中獎券.簽六合彩.遇到朋友跑路.聽到飆股明牌.在鄉下賣祖公產給你資助在台北買房...卻還是公開說是靠自己省喫儉用碰上好機緣先行置產的這些人...我都算一起欽佩與讚揚...)不過...未來的年輕人到底怎麼辦...現在遭遇的情況合理嗎......

自己沒辦法達到,不代表別人也沒辦法。
一直設定自己買不起,那就真的永遠買不起。
你去不斷找資料來驗證自己買不起,為什麼不去找資料讓自己能賺更多的錢來買得起!

其實...很多有錢人可以買得起不只一間房子的那種人...大部分不太會老實告訴我們...他的第一桶金賺到手的真正因素...不過基本上繼續去挖掘這些資料的確是必要的...賺不到錢...也要長知識以足慰藉心靈......

你的心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
「你的收入,只能增加到你最願意做到的程度!」~~這是書中說的。
有網友說:22k怎麼買得起房子?心中的哀怨積累成仇富,從而去推翻其他人分享的自身成功經驗。如:
「先買小房再換大房!」-->你是投客嗎?
「炒股理財很好賺!」-->你是有內線消息嗎?
「想辦法去打工增加收入!」-->我已經忙到死了,被剝削到底怎麼有空?
「家裡長輩有提供財力支援買房!」-->去!你命好!我去投胎比較快!

不要說22K...就以你的醫生職業為例...假設你今天第一年離開醫學院...眼前是如此大環境(選擇居住在大台北)...你會如何態度來面對與符合自己的生活期待(包含住屋的相對品質選擇)...我想應該不可能一致吧...我其實比較在意的是未來年輕人的發展景況...不然希望大家為人父母...房子都要幫小孩買好...而且分財產還不能重男輕女......

很想問,被這些負面思想淹沒,會比較快樂嗎?發表負面想法來尋求溫暖,號召「無產階級革命」的行動,真的就能讓你好受些嗎?
書云「有錢人與積極的成功人士交往。窮人與消極的人或不成功的人交往。」

你念書的時候應該都適逢一些學生運動或社會運動啊......

如果你是買不起房子的人,在這裡結交了更多買不起房子的人,又只是讓你更買不起房子。
我很喜歡看一些網友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從而學習。如果認為炒股炒房致富「不道德」,那就選自己可以做得到的成功方法啊!總不能愛財又要裝清高又不肯付出,憑什麼政府要分配一間大安區的房子給你啊?

你在文意中夾雜隱藏了...有些人賺錢雖然不道德.卻是一種成功的方法.即使是愛錢的.但坦白不裝清高.而且我們是有付出的(其實這裡文意邏輯有點不清楚...窮人愛財又要裝清高所以不肯付出?你不是說選自己可以做得到的成功方法多的是...所以窮人選了他們的方法啊...算了...最重要夾雜的應該是...我們終究就是成功的人的這項價值觀吧...)另外...我認為大安區的房子是比較貴...但並沒有都比較好...至少應該有一些人看法跟我一樣吧...大家不是都想要讓政府把人都擠在大安區吧......

我有錢嗎?還好,不窮,收入是台北市的前10-20%家庭。領著有錢人視為零頭的薪水,卻已是22k的好幾倍。
我是做什麼的?不搶不投機,只是個累到爆壓力超大的小醫師,這工作應該沒礙到人吧!
網友OS「難怪你可講這麼多廢話!你不是22k怎麼能理解22k的苦!」
啊!但我也不是一下就到現在這樣程度。因家境不好,從小就立志要賺錢,不管怎樣也要擠身中產階級。因為覺得從商致富機率不大,所以想說當個醫師,有個穩定收入應該會不錯。但我不夠聰明,總共重考兩次才考上醫學系。苦讀七年畢業後,又再花四年當個沒天沒日的住院醫師,歷經千百次考試後終於拿到專科執照。然後現在過著對病人畢躬畢敬,隨時提心吊膽擔心會因為一個失誤就賠掉畢生積畜的生活。

這裡...我想用比較客氣的語氣來討論...您的過往努力所彰顯的價值...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您很可貴的分享並把自己走過的痕跡串連起來以提供一種經驗,讓自己還有他人都比較能夠看清楚人生未來的方向與道路...這串連起來的未來方向與道路...是挑戰是體驗...都可讓我們減少進入社會迷宮的失誤...這種成功的條件才是您真正要與我們分享的吧......

如果自己的薪資不優,先想為什麼自己只值這個價?是因政府開放太多大學,造成大學生失業潮嗎?
這...大哉問了......

正面想法的人說:「那我要比其他大學生優秀,或做其他人做不到的事。」
負面想法的人說:「這是政府的錯,害我的文憑不值錢……..推論到最後要不是希望均貧(房價下跌90%),就是希望共產主義統治台灣,好每人發一間房,而擁有超過一間的房要殺頭!」

正面想法不錯...不過...一個人的蜜糖...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尤其是社會階級的操控...你也很喜歡用一種自己的推論去論述問題...我覺得討論事情要能尊重與周全民主內涵的多元選擇......

唉!就連中共都去抱資本主義的大腿了,這般期望怎麼可能會實現。
你可以怪社會不公,但要了解不管是誰當家,社會永遠都不公。聰明人要想怎麼樣活下去。
買不起房,先去買這本「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來看吧!別被負面想法淹沒了。
買房的第一步,就是從現在開始就去看房(我沒說你要去買房)。看房只有時間成本,沒有資金成本,就算看個二、三年也沒關係。從不斷看房中,你才會才知道何時是高點何時是低點,怎麼樣叫買貴怎麼樣叫便宜。你若看到很多自己買不起的房,就會激勵自己要去賺更多的錢。
「你的收入,只能增加到你最願意做到的程度!」
你的心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

其他的...留給其他人了......
恩~開完會總算言之還算有物!!

自從版大看了武林秘笈"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後~
所以版主變有錢了......

食神好棒阿~~~~
恭喜阿拍拍拍.............

marcus200115 wrote:
是是是, 您的教法想...(恕刪)

我總是覺得自己在金錢上窮(因為慾望無窮),但人窮志不窮嘛.我們可沒有仇富心態,也不會劃地自限啊,今天窮明天有錢不就好了.更何況我們也從來沒有看不起窮人啊(但看不起眼高手低,怪東怪西,22K要住大安區的人渣)
我們還在成長中,照著計劃一步步走,一步步修正,最終實現的機率是可期的喔.
不像大哥,大家看到您的發言和心態,可以斷定...如無意外,託您觀念的福,大概可以窮一輩子無疑了.
當然,網路上誰都可以是有錢人,您當然也有權力說明自己是多麼有成就,領三個人(寮國人?)的薪水...不過沒有人會相信的.
您再怎麼自我催眠,夢還是要醒,日子還是要過的,在現實生活中好好把握青春吧!
??????你有什麼理由認為抱怨房價太高的人就是思考不正面的人??????

就拿你舉的李幸長先生

當他辦無殼蝸牛運動時抱怨過房價太高.照您現在的說法是不是他思考不夠正面?

最高潮時甚至弄到一堆人睡忠孝東路.那當時他的思考值不就負面到破表!!

可人家現在也創業成功.也是出來再抗議房價太高.這又算是什麼?

思考要正面這句話本身是對的

思考要正面所以要努力工作向上這句話似乎也沒錯

但思考要正面所以要努力工作向上因此不要抱怨房價過高這句話是大有問題的

就像是說

我愛妳 妳愛他 所以推論 我也愛他 一樣的不合邏輯

-------------------------------------------------
當然成就不能全以金錢來橫量

年輕時也總是很努力的工作.希望升遷.希望有錢

您說的那本書''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小弟沒有拜讀過

倒是另一本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我倒是看過幾遍

年輕時更看過許多類似的書

直到我老爸跟我提到一句話之後我就再也不看了

他說世上最賺錢的事就是''教/叫人怎麼賺錢''


譬如說;賣基金的;投顧老師;算命師;教人炒房地產的;搞直銷的高層人員;賣勵志書的....不

勝枚舉.



僅提供您做參考







morfaq wrote:
我總是覺得自己在金錢...(恕刪)


是是是, 遇到對自己不利的,就忘了自己說的話(引您前面說的"小弟很窮,沒有好學歷,沒有好家世,不喜歡有錢人,但不諱言羨慕有錢人,我也想朝經濟自主的目標前進.成為心目中有錢人的方法很多"), 不敢面對現實,就是這種心態導致貧窮.所以前面也對你講過,天助自助者,你不自助我也無奈何. 您自己保重啦~至於您繼續想像與您想法不同的人就是窮人,這也只好由得您繼續想像,在這大家比真相的站裡,我已經秀了好幾次我這不算多但還勉強可以的家產與收入,自己都覺得真是無聊,也因我不是版主這種首發自稱醫生的站員.您若無聊請自行搜尋, 或者您就繼續在夢裡作夢吧.
我可以相信版主的文章是正面, 但在01裡一定會被有心人,藉題傳達或慫恿現在入市

或提到當初SARS和金融風暴怎麼勇敢下手現在獲利,但想深一層知道SARS或金融風暴

房價是有大下滑的,但奢侈稅到現在房價並沒很大變動,投資客一樣再找替死鬼.

我承認一般人買房子很難買到最低點,但自已要知道決不能買在高點!
本來已經有點懶得回應了,不過看到版主及Biber大及幾位網友的回應,忍不住又手癢

我真的還滿認同兩位的觀點,所以也想分享一下小弟家裡的經驗,有興趣的就參考參考,不然就當我大放狗屁,繼續抱怨也無妨

小弟的媽媽小時候住在嘉義,家裡並不富裕,從小就知道沒辦法靠家裡,中學畢業後,外婆是希望媽媽工作貼補家裡,但我媽媽最後決定一個人北上台北,在圖書館靠土司k書了幾個月,考上當時的師專,因為當小學老師可以有一份還算穩定的收入

我爸家裡也沒錢,白天爬電線桿做電工,晚上唸書進修,之後考上當時的台北工專夜間部,也是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我爸媽剛結婚時窮得很,在內湖租一間公寓中的一個房間而已,類似現在的雅房

我媽後來決定買房時,身上只有200塊,和雙方父母家裡各借了5萬塊當頭期,在新店七張買了間總價36萬的24坪公寓,那時大約民國65年左右,那時的七張真的偏遠的很,沒辦法,他們當時只買得起那

我爸媽省吃儉用,在兩年內硬是把10萬借來的錢還完,6年後把貸款還清,後來把七張的房子賣掉,換到景美,買了間公寓,約200萬,之後算是漸入佳境,在這住了20多年,小弟的成長過程都在這

我爸媽的故事並不特別,小弟家目前還過得去,不是突然發了財,全是靠父母一點一點的省下來的

但正因為他們並沒有什麼特別過人之處,給我的啟示卻更大,我相信他們能做得到的事,一般人只要有心,也都可以做得到,誠然,父母那一輩,正好搭上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年代,和現在的年輕人所面臨到的困境完全不一樣,但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困難,幫自己找理由並無法解決問題

從小弟父母的經驗,我一直覺得,買房子除了基本的經濟能力之外,觀念、決心、及毅力都是很重要的

看著手上提著LV包包,一年一定得排一次出國旅遊慰勞自己的人在抱怨買不起房子,還真是滿好笑的,不過別誤會,我沒有任何指責的意思,人生不是是非題,而是選擇題,這沒有對錯的問題,只是你怎麼選擇的問題

當然,也有很多人非常努力,也省吃儉用,但還是很辛苦,買不起房子,我只能說,很遺憾,您可能要再努力一點,再更省一點,或是多想想自己還能再做些什麼,畢竟這是個現實的社會,而現實總是殘酷的,「人一能之我十之,人十能之我百之」,當先天條件不如人時,我只能建議更努力點,畢竟靠老天、靠政府,都不可靠

小弟我目前正在為想換大一點的房子而努力著,我也希望房價低一點,我可以更輕鬆點,也可以有更多的閒錢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像相機、汽車、手錶等等.........

不過沒辦法,看來這兩年辛苦點是免不了的了......

拉拉雜雜寫了一堆,其實有些東西,之前就有想分享了,只是懶得寫,畢竟寫這些還挺花時間的

所謂信者恆信,不認同的人也還是不認同,不過人的觀念會變,今天不認同的,不一定過幾年就認同了 (也不一定,我的想法也變了...)

像小弟我也不覺得自己是個多正面的人,我也絕不會動不動的要人正面思考

我認為,認清現實比正面思考重要多了。因為認清現實,我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我手上有什麼,才能思考我應該做些什麼。這是門很難的功課,我不覺得我做得很好,有時也會情緒上來,想破口大罵,但我努力去做,畢竟,情緒發洩完了,問題還是得面對。

相信天會降甘霖,我寧可用自己的雙手,看能不能挖個井出來


marcus200115 wrote:
看不慣負面否定的文章...(恕刪)



"另外如果職業是寡佔,是領人民錢的,遇到批評麻煩你們閉嘴,因為你們要嘛是
不符合公平正義的自我封閉市場,就跟中油一樣,因此少在那邊對大家在現實
社會裡遇到的競爭講三道四,因為你們根本沒資格談競爭. 要嘛是領全民的錢,
你領老闆的錢還在那邊跟老闆兩句來三句去,老闆明明覺得你不值這個錢,你不是
提出我為什麼值這個錢,而是在那邊一副不然你來咬我的嘴臉的話, 老話一句,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甘拜下風啦" <-- 這.......@@

誠心建議, 你要不要尋求一些協助啊.........(either medical or anger management assistance)

我看到你前文提到, 你收入不錯, 已有幾間房子, 擔任管理職, 應該已經是不錯的發展了不是嗎? 怎麼會有 "若不無恥, 心再大也是在家裡睡覺而已啦!” 的這種偏執的感慨呢?

我想你的成就應該跟無恥無關吧? 還是你在懊惱, 自己應該要更無恥許多, 那今天的成就更是不可限量...?

---------------------------------------------------------------------------------------
寡占 (oligopoly) 在經濟學上的定義我記得是, 一個市場裡的某種服務或產品, 僅由少數的參與者提供; 而且這些都是很"世故"的參與者: 通常除了彼此對於對手了解甚詳之外, 競爭策略也非常即時/動態的隨著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而快速修正.

我想你說醫生是寡占事業的意思只是說能當醫生的人比較少啦, 對吧? 我們應該全民有房住, 不過我們還沒達到全民當醫生的境界~ XD

但是如果你覺得醫生這行業是"不符合公平正義的自我封閉市場", 那真是很呆啊....一個自我封閉, 又不在乎公平正義的市場, 怎麼還會允許每一年還有幾百個新人透過聯考這個機制來加入他們的既得勢力範圍呢? :p

-------------------------------------------------------------------------------------
你的例子倒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耶; 賣油的好像就是中油跟台塑, 有沒有法令規定其他公司不能進入這個不符合公平正義的自我封閉市場呀? 哪位知道的請說明一下? ^^


sean1972 wrote:
??????你有什麼...(恕刪)


你好啊~ 我覺得你提出跟前文對立的意見時, 很理性而且用字遣詞又很有風度, 這樣真是棒!

至於你提到的 "你有什麼理由認為抱怨房價太高的人就是思考不正面的人" <--- 我真的看不出來原PO 有這樣的意味, 我覺得他要表達的是, "抱怨房價的當兒, 請保持正面的思考, 規畫自己在逆境中的求勝之道" 吧~

像你舉例的李先生, 就是一位在忠孝東路覺得很幹完了之後, 回家偷偷(XD)思考要怎麼翻身的一個例子.

當年露宿街頭的活動, 我還記得報紙寫有二十萬人參加耶!

樓主不就只是好心的提醒大家, 那天晚上有另外大概十九萬多個人, 幹完了回家繼續幹, 一直幹, 幹到後來心裡除了幹氣啥別的都沒有~ 這樣就笨了.

人絕對可以一邊很幹一件事情, 一邊正面的思考自己的有利行動的; 這我覺得不衝突. ^^
eddie1999 wrote:
"另外如果職業是寡佔...(恕刪)


網路很方便, 請見"不過朝野立委認為,煉油業為特許行業". 另外利用中古
行會的型態來進行冗斷叫不叫寡佔? 也許我用的名詞有錯, 那麼高明的您認為
這種型態,有錢有人,市場缺的要命卻不准人家開醫學院,不承認他國醫學文憑的
在經濟市場叫什麼?

另外,前面就有講,我長期跟老闆級的混,甚至有些認識時還在當小咖,
現在是百大企業CEO. 長期看就知道這些人的處事方法大同小異, 你認為
那是偏激? 講白點, 白手起家的老闆那個不偏激? 你還真以為他們
在演講場合, 在書裡講的是真的喔? 真是....

至於什麼原PO沒這個意思,後面版主補了一篇你總該看懂了吧,還是你連
版主補了一篇都不知道?

另外,你寧願讓幾十萬人上街頭,更不知幾百上千萬人幹得半死,卻覺得
這種情況不需要檢討政府的施政? 不懂耶? 您是要表示什麼? 而現在
已經讓政府檢討施政了, 您還認為這種方式沒有效,不知道您到底想表達什麼?
在現實裡的有效是"幻覺",您的幻覺才是真實? 不懂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