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真的是維護居住正義?

ginthdiana wrote:
喔?前輩還在跟一堆人...(恕刪)


我講一個例

1999年碩畢 找到新店的工作 家人資助200萬買了一間4xx萬的老公寓
我朋友笑我笨 說買這地方幹麻 用租的比較划算啦

2007年底 新店房地產大漲 我被挖角去新公司 在內湖 賣了7XX萬
那時候我朋友還繼續在存錢租房 但是每個月薪水被房租吸走 存不到200萬
而我賣掉房屋的時候 還給家人200萬
2008金融海嘯買了大同區的老大樓...
那時候我朋友又說 金融海嘯後遺症才要開始 台灣會跟美國一樣大崩盤 不要買

但是我還是傻傻的買了...

後來2010年初賣掉 也是賺了兩三百萬...
因為結婚要比較大的空間 所以搬到石牌去 住在父母家附近
石牌這邊因為科學園區的關係 到現在為止漲了15%

我朋友還在等...還是繼續租房子
存款350萬了吧 還是不敢結婚...
他還是說 房價一定要泡沫化了!等者看吧...


就是我朋友這種心態阿...
他一直想住大安森林公園附近
這幾年每個月花兩三萬租房子...
他在等待那附近跌到一坪30萬的時機

而我傻傻的買鳥區域的爛房子 一路這樣買...
量力而為 或許有天我發了 我也可以買大安森林公園的房子
現在當然買不起 反正一步一腳印走就是了
這裡的網友不可能買不起房子
只是買不起你很想要的房子 那你可以先退而求其次

雙B大家都想要一台 但是剛出社會就想開雙B 就算去貸款也吃不消
就先買台中古車來開阿~不就是這樣嗎?
買不起台北市 可以先買外圍區域 再慢慢買回來
買不起大樓 可以買小公寓...
但是感覺有些人 就是存有"政府要打房了 三年後我就有便宜的大安區電梯新大樓可以買"的想法...
是不是太天真了

rsc1234 wrote:
我講一個例1999年...(恕刪)


讚啦!
這故事說明了人必須要正向思考 才會有美好人生 (恭喜你能有美好人生)
正向的人就只知道努賺錢改善自己生活 (努力過自己美好生活)
另外一種自認為時機永遠不對(認為東西都太貴都不對,最好是四千萬房子能賣我兩千萬),(不自我反省老是覺全世界都欠他) 愛抱怨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抱怨中度過 (最可悲的人生)
老實說,我也認為現在房子太貴,其實我從1995年就認為台北房子太貴一路到現在,到桃園打拼十幾年,
現在可以反攻回台北了,我覺得去預測房價對年輕人來說,稍微無聊,年輕應該別太介意生活機能,交通等
有的沒的問題,應該要有一卡皮箱闖天下,哪裡有錢哪裡去的氣魄,等累積足夠實力,再來考慮房價高不高,
買不買台北市的問題.
外來客, 請不要來搶北市房!
這是給在地人獨享的.

RV180EFI wrote:
寫了這麼多,結果一點...(恕刪)

lienly wrote:
外來客, 請不要來搶...(恕刪)


他好想沒說要買台北
他是說幹嘛一定要買台北(誤會很大)
你好像沒辦法限制別縣市人不能買台北喔 (就算你當上總統也沒有權力喔)

uwap2010 wrote:
他好想沒說要買台北他...(恕刪)


是可以的
有些人很想跟對岸統一 說對岸的打房很厲害
他們有所謂的限購令

要在當地有戶籍 滿五年 並且有繳稅的人才可以買當地的房子
北京上海是這樣做

但是這措施一出 那些想買房的人也只能回老家了
rsc1234 wrote:
是可以的有些人很想跟...(恕刪)


那是對岸,非共產國家應該很難
那就等真的被大陸統一才可能了
他就慢慢等吧!
房地產不是一般人能夠炒的, 除非他有兩棟房子. 第二棟才能賣在高點, 有資金後,逢低接手. 像是小房換大房的一般大眾, 小屋賣在高點, 大屋也幾乎買在高點, 或者是賣在低點買在地點. 這兩邊的差距是不會變小的.

用維護居住正義這句話, 很容易弄起民粹, 煽動輿論. 但是房地產實質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 有剛性需求的地方就是會漲. 有資源者看準了這個剛性需求就是有機會得利, 任何一個民主社會的國家, 是不能禁止任何人或是公司買賣房地產的 (除了金融保險業, 要有一定的金額準備率, 這部分屬於金管會), 政府也只能透過, 第二套貸款比例, 增加投資客的操作槓桿金額, 以及透過奢侈稅, 讓非自用的投資客, 降低他們獲利的百分比, 減低投資客短期換手把房產炒上去. 試問政府還有什麽手段可以阻止熱錢進入到房地產呢?

政府要降低房價的方法有很多

  • 空地稅, 或是空地原價買回 (阻止財團囤地養地)

  • 中央政府遷都離開台北 (減低剛性需求)

  • 台北市政府遷到關渡平原 (減低剛性需求)

  • 禁止土地貸款 (增加財團炒作養地成本, 如美國, 土地是不能貸款, 只有地上物件可以貸款, 但是這個影響的範圍太廣大)


  • 重點是在政府肯不肯執行, 以及如何實際執行. 每一次執行一個方案, 房價都會下跌, 政府也要考量銀行是否受得了.

    房地產急跌 -> 大量的不良資產 -> 流動性危機 -> 金融風暴 -> 企業倒閉(無薪假) -> 失業率上升 (無實質收入) -> 內需降低 -> 陷入通縮危機 (日本失落的二十年)

    特別是現在經濟在慢慢復甦, 目前台灣政府打壓房價的預期值大概是10%~15% 而已. 多了可能傷害到經濟, 少了民怨太高無法連任. 政府也怕傷害到財團 & 銀行, 這個就是空地稅或是空地原價買回, 台北市政府以及很多地方政府根本不敢執行.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rsc1234 wrote:
    ...他們有所謂的限購令

    要在當地有戶籍 滿五年 並且有繳稅的人才可以買當地的房子
    北京上海是這樣做.....(恕刪)


    繳稅證明可以買得到 (北京上海無法, 但是很多其他地方是可以的), 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中央的政策, 地方無法同時也不願意落實.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