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個實際的案例給大家好好想想

看數字就知道.....砲文!
還害我認真看了~


chaing1220 wrote:
我講個實際的案例給大...(恕刪)

管妹在偷懶喔,這種射後不理文也該掃一掃了吧

還是又有不能說的秘密.....
投資一定有風險申購前請詳閱官員財產申報書
那是你運氣好~生的早~像現在那些剛出社會沒多久的人,在台北市去哪找總價400萬,自備款50萬的舊公寓,就算現在手頭上有150萬的自備款也買不起台北市任何一間房子~
看到這很多人會說:那是你自己愛住在台北市,可以搬到外縣市去啊!!每天通勤1~2小時很正常啊!!
但是當你我的"工作,親人,朋友"都再台北市的時候,你會想搬離開你熟悉的環境嗎?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願意

來吧~正義魔人~砲我吧
一百年前,整條街都他家祖宗的,他每天吸鴉片還買了個官當,最後•••
這些故事都真的也非常有道理,但沒人能確認一樣的模式會導致怎樣的下場。
不過借錢想不還真的比較困難,這倒是很肯定的經驗法則。
我的感想

會不會是歷史高點(因為年輕人根本買不起台北與新北)。



chaing1220 wrote:
我講個實際的案例給大...(恕刪)


所以30年前開計程車跟飯店掃地一個月可以還7萬房貸

30年後開計程車跟飯店掃地可以還幾萬房貸 ?

你估算一下!!

chaing1220 wrote:
我講個實際的案例給大...(恕刪)


你現在可以去起會,然後借信貸,看能借多少就借多少再去買房啊,這樣你30年後就不會再後悔了....

30年前我們上一代,每個人都有能力,硬撐去買房,因為當時房價所得比沒那麼高,唯一差別只有好歹命而已,好命的買到台北市,不好命的買到一些鳥不生蛋地方,在30年前,有房住就好,大家都是苦幹實幹上來的...

30年後,房價所得比創新高,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會苦幹實幹的去賺錢養家了,只想著一步登天,在網路發發言,當當房仲,看能不能趁著炒房賺一大筆,然後自己創業提早退休....

前一波有賺到的恭喜你們,沒賺到的,勸大家去找份穩定有前景的工作,台灣有太多好高騖遠的年輕人想透房仲發財,在僧多粥少情況,又遇到房市,經濟下滑,今年大家年終可能會領很少,趁早預防,不要到自己辛苦耗在這行又領不到什麼錢,再回頭連轉行的資本都沒了....

大家加油吧,有信心的房仲們也加油,市場是殘忍的,撐不下去快走,別把自己搞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那現在呢??
你有辦法跟你媽一樣買同樣的房子給你的小孩讓他也無後顧之憂嗎??
看完整篇文章後,就只有一個感想....
真的在著急了!!!
大家都不想當最後一隻老鼠~
我覺得本篇當勵志文~這故事看看就好o
民國70年台北市的內湖全新公寓約100萬(不過還是要看地點或是建材或是樓層)~利率也是高的嚇人(當時民國70年房貸利率多高我是不知道~不過後來我有看到銀行繳款通知書時~利率約9%)~一般國民月平均所得~也差不多就在一萬元左右(看行業~也有鄉民貼圖了)~以樓主爸媽的工作性質~在當時要能月付7萬元?還有養家養小孩?還真不是一般小老百姓所能做得到的o(真佩服...)


行有餘力就買房當存錢~這點沒錯o
不過現在這個時機(價錢)~不是挺好的~有急需才有衝的必要(或收入高)~否則先租屋會是比較好的選擇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